2018年1月16日,根据《2018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发表讲话:政府不再是住居用地唯一的提供者,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更有甚者,经济学家曹远征、徐洪才等人在电视新闻中对《2018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内容的解释就更不像话了,他们说:“住房供地,政府将不再垄断”。这些人多么无知、多么没有常识!他们的意思是说:之前,中国政府一直都是“垄断”住房供地。
中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土地是国家的。国家对土地的支配权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只有在资本主义国家财产私有制情况下,才存在私人“垄断”之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怎么能用“垄断”一词来形容呢?他们这是污蔑共产党。
把国家的土地私有化,这是变相卖国。是殖民者的手段,殖民者最害怕的是团结而强大的中国,想殖民中国就必须把中国分裂成细碎而分散的个体。
根据文件精神,将来任何人或团体都可以参与到房地产的开发项目中来,个人把国家的土地瓜分完了之后,中国就成了细碎而分散的个体了。殖民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姜大明、曹远征、徐洪才等人大概是从来不学历史,殖民者的手段首先就是从霸占土地开始,在印度被殖民的历史中我们能看到英国人是如何玩转土地,从而吸取一些教训:
英国武力征服印度之后采取的掠夺方式便是:第一:对外贸易由它垄断;第二:垄断一些重要商品的内贸;第三:(也是英国人增加收入的更重要的手段)就是榨取土地税。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榨取税收,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实行短期包税制,谁出价高,土地就包给谁。税额因之被急剧提高,农民收入不足以纳税,遭到监禁、拷打,被迫成群结队逃往。
当英国从印度攫取了财富,英国人正是利用这些财富转动了英国蒸汽机的轮子(用机器制作纺织品);和建成了一个又一个工厂用来制造坚船利炮。在这之后,英国的殖民方式就转变为下一个“倾销商品”的阶段。
为了便利英国的纺织品占领印度市场,首先需要摧毁印度传统的手工纺织品,为此,英国政府和被殖民的印度政权一起实行“差别关税”政策。英国纺织品进入印度只征收3%左右的象征性关税;印度棉纺织品输往英国却征收50%以上的重税。结果在世界上享有棉布故乡盛誉的印度市场上却充斥着英国棉织品,印度被英国当成了倾销地。
英国制作纺织品需要棉花、生丝、黄麻、菜籽等原料,他们就在印度就地取材。为了在市场上方便获得这些东西,就必须改变印度农业的自给自足性质,为此,殖民政权又实行地税改革,(在上一阶段榨取土地税的时候,土地价格是疯狂上涨;而到这时候,地税就拼命降低)以种植更多经济作物。推行这样的政策使印度千百万的手工业者破产、农民失去土地越来越多。英国人发了大财;可是留给印度的却是饿殍遍地、民生凋敝。
殖民者的目的:首要任务是掠夺财富。
笔者的母亲是乡下地主出身,解放前她小时候,外公外婆把她送到城里去读书,当她在学校穿上乡下人穿的丝绸衣服,她的同学们就嘲笑,她便向外婆吵着闹着要穿和同学一样的、机器制的棉织品做的衣裳。不用说,那机器制的棉织品就是外国的倾销货。
洋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干着和在印度同样的殖民的伎俩,而我们中国人却没有像印度那样,把这些被殖民的历史用文字记录下来。想知道殖民者都干了些什么,得从印度的历史书中去找依据。多么悲哀啊,一个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民族是会再次失败的!
殖民强国使用炮舰打开了一个又一个亚洲国家的大门,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所有这些不平等条约大都包括以下内容: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自由贸易和住居;低关税率和协议关税;治外法权等。
针对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是不是逐步的在帮助洋人实现他们的愿望?深圳特区算不算是治外法权?;“开放通商口岸”不用说,现在到处可通商;“允许外国人自由贸易和住居”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洋人越来越多;这些现象都可以用“世界交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这样冠冕堂皇的词句搪塞过去。
可是“低关税率和协议关税”我们能用怎样的词句搪塞呢?外国商品输入到中国,关税一再降低,这是什么意思?这些人想干什么?
在北京,凡是牵扯到房屋、房租、房产的案件都一律不再在法院审理,而是另辟蹊径、另外找个地方进行“治外法权”使那些房屋中介公司的恶棍们的犯罪行径得到豁免。嚣张气焰如此明目张胆。
中国已经开始走向深渊变成别人的殖民地了。
如果这次修改《宪法》,谁敢在“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这几个字上打主意,那么,无论谁(官员还是专家)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2018/1/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