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方寸之中大造化——记金石篆刻(齐派)第四代传人“李一刀”

时间:2018/1/19 作者: 辽宁王忠新 热度: 92863

  “李一刀”得脑瘤了!这消息一下惊动了省里的有关文化部门,赶紧加快了对“李一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什么录像的、文字资料整理的、实物搜集的,纷纷加快了脚步,笔者也被加入到这个“抢救队伍”。那何谓“李一刀”?名李铁,1954年生,乃金石篆刻齐(白石)派第四代传人是也。


  一、“李一刀”与齐派篆刻第四代传人的渊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可无论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什么练武的、唱戏的、变戏法的、鉴定文物的、舞文弄墨的、澡堂子修脚搓背的,包括装神弄鬼的,无不与师承有关,故师承就成中国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名师出高徒;高徒高传承。


  要问李铁与齐派篆刻第四代传人如何“流转有序”,那就得先从陈旧说起。陈旧(1912—2002),原名煜印,字仲璋,号印子,一名旧,曾为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特聘(名誉)研究员,沈阳印社顾问。先生自幼酷爱金石书画,拜王光烈(希哲)、徐延年(柏春)为师,20岁拜齐白石入室弟子周铁衡(德舆)先生为师,并有幸受齐白石大师点拨。70年恪守勤恒,诗书画印造诣颇深,自成一格,谓辽宁省第一代篆刻家。


  而李铁小时候,总去姥姥家,姥姥家比邻东陵(沈阳清福陵),那时学校没多少课,他就经常到东陵去“野”。东陵有很多石碑和散落的刻字石片。那年月正时兴用刻刀在胶合板上刻印宣传画,李铁也用锯条磨了几把刻刀,可他独对在石头上刻字感兴趣,后来才知道,最初照猫画虎学刻的是梅花篆字。而这刻字的喜好,他就再没断过。


  (启蒙老师孙仲毅为李铁题词)


  说起正式从师学篆刻,那还是1975年从农村回城,李铁经常给工厂出黑板报,父亲的好友孙仲毅(曾任中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可能看出“孺子可教”,经常对他进行点拨,孙仲毅就成了李铁篆刻的启蒙老师。孙老书的法可比他当过的大学党委书记出名,从孙老的教习中,李铁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印从书出”。


  后来孙老感到这小子东西刻的不错,于1982年年初的一天,让他拿几方刻印,引荐给了篆刻名家陈仲璋(陈旧),就是这样一个机缘,让李铁和陈先生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了。陈先生一瞧,还挺上眼,不仅写下拜贴,还将拜帖刻为石印,正式收李铁为唯一的入室弟子。李铁自然有空就往陈老家跑,看陈老如何行刀,听陈老讲解如何游刃,还跟陈老学诗学画学书法。按陈老的话讲:光专注刻印,那是刻字匠,篆刻一定要入诗、入画、入书、入刀,李铁心有灵犀。陈仲璋为其题词“铁生篆刻,陈氏真传”。


  (陈仲璋先生为李铁写下的拜帖)


  这一学就是20年,陈老待李铁是徒是儿,李铁尊陈老如师如父。当师母患骨癌的人生岁月,李铁像亲生母亲一样侍奉,临终为其穿上衣服后,陈老先生扯出一张两米长的宣纸,挥毫在上面写下几行禅语(师母原是尼姑,跟师傅学书法后还俗,无儿无女),李铁将题字盖在师母身上,戴重孝送走师母最后一程。当陈老先生2002年12月20日于沈阳病逝,李铁治丧更像操办父丧,又戴重孝送终。这番有情有意,一时成为传颂。


  遵从白石老人将学篆列为习学刻印之第一:“初学刻印,应该先讲篆法,次讲章法,再次讲刀法。篆法不明,章法、刀法不准。”为更好追求“印从书出”,李铁还经常到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沈阳市文史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沈延毅家,听沈老天马行空般讲书法人生,讲金石篆刻。至今李铁还保留沈老耳提面命的40分钟讲课录音。李铁还与沈延毅先生共同创作了一些书法篆刻合璧的艺术作品,那都是后话了。


  这转眼就到了20世纪初,国家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铁自然被纳入视线!经调查考证,现场篆刻,专家评审等系列程序,2015年7月22日,辽宁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金石篆刻(齐派)”榜上有名,李铁也被认定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派)篆刻第四代传人,他也是东北地区唯一金石篆刻类(齐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李铁对齐派篆刻的心领神会


  是齐派篆刻第四代传人,又经30多年修炼,该如何理解齐派篆刻,该传承齐派篆刻点什么?若长话短说,李铁最得个中三昧:


  (李铁治印)


  一是将诗、书、画、印皆收方寸。李铁说,齐白石别号“三百石印富翁”,诗、书、画、印皆为四绝,可先生自认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通常诗、书、画、印,诗歌排序第一,印排序最后。从陈仲璋先生的教授,刀法要服从书法,服从构图,更服从作者的诗意。那从另一个角度看,治印,不也是对诗、书、画的总收?白石能把绘画、书法中的原理和诗的意境气势,随心所欲地运用到篆刻,才能厚积薄发,才能独步“独造”。


  二是“单刀法”成就篆刻一派。李铁说,篆刻以刀为笔,独特的刀法,独特的篆刻风格,才形成独特的大家风范。齐白石刻治一面下刀,能同时保留刀口线和刀口对岸线,被称“单刀法”。齐派篆刻皆以单刀入印,但齐派金石篆刻把原先江南北派的十多种刀法,融会贯通成冲与切两种刀法。“单刀法”起刀较重,收刀较轻,笔画右边平滑,刀痕整齐光洁利落,左边呈现自然缺损,有细碎石印。刻出的印,险峻潇洒、简逸雄肆;盖出的印,有书法中的“涨墨”之韵。


  (李铁治印)


  三是以自然为美不拘泥章法。李铁说,齐派篆刻讲究章法,要虚实相涵、奇正相生,对比强烈、有疏有密。可大道若虚,大象无形,真正运用起来,齐派篆刻又不拘泥章法。如,白石先生构字,就不刻意讲究横线笔画的高低比例结构,写字布局只顺势在不对称中求整齐,力争在大局上取胜。有些刻字故意少笔,就如吉祥的“祥”字故意少一横,“富”字故意写成秃宝盖,寓有意于无意,显出一种特别的风韵。李铁还说,齐派篆刻尤以残缺为美,有时刀出章外,也不做弥补,还故意打破印章边栏,让石料成缺匮崎岖之貌,这种“破边烂”正凸显自然形成的“破壁美”。


  真真有大章法,才无章法;是大家,才无定法!


  100个读者的眼中,或许有100个哈密雷特。就是在中国少有的几位齐派篆刻传人中,对师承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才是“各有灵苗各自探”。


  三、“李一刀”在“六变”中应运而生


  李铁师承齐派,但齐白石先生有句名言:“似我者死,变我者生”,却成了李铁的座右铭!那么,李铁如何在“变我者生”?对此,李铁 “独造”出“六变”。


  一变:自创刻刀,将圆杆刀柄变方杆。古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话说:人巧不如家什妙。按哲学的观点看,不同时代的划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用什么生产!


  在继承齐派篆刻的“单刀法”中,李铁自创刻刀当属不凡。李铁以前买过几种刻刀,似乎与孙悟空“龙宫借兵器”有点像,就是感觉有点“轻”,都不适合自己去表现“齐派篆刻”的 “起刀较重”,冲、切有力。后来经反复琢磨,他尝试用方锉磨成刻刀,既锋利,又有劲。


  而且,李铁用方锉自创出的刻刀,独步天下的,将以往圆杆的篆刻刀柄,变成方杆的篆刻刀柄。这一“独造”使齐派篆刻运刀的冲、切力道更足,出刀更重,刻出的印,更险峻简逸、凝重自然。


  二变:将多把刀变成“一把刀”,一气呵成。一般搞篆刻都有几十把刀,有刻大印的刀,有刻小印的刀,甚至刻一方印都要用几把刀。可李铁无论刻多大的印,也无论刻多小的印,也不论到哪去刻印,就是这一把刀。可谓大小由之,伸缩由之,变化由之,动静由之。


  用这“一把刀”刻印时,李铁先用刀点个点,试试软硬石性,找找用刀的感觉后,一出刀极快,那真有公孙大娘舞剑之势,心到手到,意到刀到,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冲切都不反复!“李一刀”,也就成了李铁的代名!“李一刀”,在金石篆刻界就声名鹊起!


  三变:变弯为直,变繁为简,篆法独具。“金石气”离不开“笔墨神”,金石篆刻以篆书入印,通常将正字写到贴上,再拓到印面成反字,这叫“贴上石”。齐派篆刻直接在印上写反字,叫“字上石”。李铁秉承白石先生顺势构字,大局取胜之道,在直接写“字上石”时,变“弯”为“直”,如对于字结构中带“弯”的“凸”、“用”、“月”、“刀”等,对衣补、犬又等笔画带“弯”的偏旁等,则直接取直。将叠字类的“品”、“畾”、昌字等,按主笔莫丢,副笔可减之规,简化成一刀而就刻成。如此笔墨章法,让篆刻出的印章,更显冷峻挺拔。


  四变:将印章变图章,雅趣跃然。无论看李铁的《铁石斋印谱》,还是看李铁未入印谱的刻印,人们最大的感觉就是,大量的印章咋都像图画?当篆刻家们都专注于文字刻章时,李铁的刻印竟将大量图画,并将大量的成语、诗词等,刻成上万枚极具形象性的印章,这绝对是李铁篆刻的一大特点。这也是李铁对齐派金石篆刻,“要入诗、入画、入书、入刀”的传统,于传承中又一“独造”。


  虽然将图画入印,自战国始有,又称肖像印或象形印。除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祥四灵”入印。但像李铁这样将图画、成语、诗词等入印,并以印章系列传承文化,其篆刻之多,内容之广,钻研之精,文化之厚,意味之深,情趣之雅,可谓当今篆刻界执牛耳者也!


  五变:将篆刻变学者型研究,章显文化。一些声名遐迩的大文化人缺文化,这已是当今文化界的一大“美谈”。而扎实的于学者型研究中刻印,这是李铁篆刻的又一凸显。且从工匠型刻印转向学者型治印,李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其成名之作就是临刻、创作整理完成了清代宫廷贡品《百福图》、《百禄图》、《百寿图》的篆刻长卷。这出自明代武宗官提学副史善书法的孤品三卷篆刻图,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遗失,1988年李铁在一位老先生处见到此图残卷,就开始了临刻补遗,于1994年全图300印方临刻完成,其中,李铁补刻99方印,全卷仅篆文就80余种,恢弘大气,法度森严,令人叹为观止。以后坚持学者型治印,就成了李铁篆刻的主线和方向!


  (《百寿图》局部)


  六变:将刻印由“慢”变“快”,气势夺人。无论写诗、绘画、书法、作文,甚至习武,动作迟滞都是败笔。为此,如何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流畅,那是至关重要。得益于“一把刀”、方杆柄、“字上石”,“弯取直”等,这使李铁治一方印的时效能提高一倍,更使李铁继承齐派篆刻风格的出手更有力道,冲切不显迟滞,游刃气势夺人。如此这般,李铁才能刻下2万余枚印章,现手存也有6000多枚印章。从姓名字号印、斋馆印、书简印、收藏鉴赏印、闲章、专题系列章等,可谓包罗万象。


  “六大变化”令人惊叹!专攻中国篆刻艺术,并有所“建树”的篆刻家,一般都有“印谱”或“印存”留世。若翻阅李铁的三卷本《铁石斋印谱》,则能清晰看到这“六大变化”跃然纸上,不由令人惊叹!


  老一辈书法、诗词大家,沈阳文史馆馆长沈延毅题词:程邃遗风。程邃,何人?乃明末清初篆刻家、书画家,诚实正直,崇尚气节,是品学兼优的一代才俊领标!


  中国美协副主席韦尔申题词:铁笔无枯。


  中国军博馆长郭得河少将题词“熔秦铸汉,壮我军威”。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赵长青题词“卓尔不凡,雅俗共赏”。


  中国书协副主席王梦庚题词:中华精英。


  东北书画研究院院长朱川题词:登攀。


  当代书画、金石篆刻大家爱新觉罗恒山题词:铁笔动乾坤。


  北京京华印社副社长孟庆贤题词:铁笔生花。


  辽宁省文化厅长、省文联主席郭兴文题词:熔秦铸汉 重器摩崖。


  ……


  中国著名鉴赏家启功等近百位中国文化、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界中,个个堪称大家的响当当人物,纷纷题词,所言,绝对不虚!


  四、像白石先生那样用印章传承大文化


  与“独造”性传承齐派篆刻刀法、章法的精妙之外,李铁更注重像白石先生那样,用印章传承大文化。当现代篆刻家主要刻名章和闲章,而李铁受早年临刻、创作整理完成了清代宫廷贡品《百福图》、《百禄图》、《百寿图》的影响,标新立异的以刻成套文化印章,去承载系统文化。


  若出个考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过多少兵种?恐怕没人说全。李铁通过研究调查发现,中国的骑兵仅保留一个营,工程兵只有雷锋生前所在团。看到很多兵种悄悄消失,李铁决定以篆刻的形式将其永久保存下来。2012年“八一”建军节快到了,李铁耗五年之功刻成的作品《百兵图》问世,他用108方印回答了有108个兵种组成。由于《百兵图》填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记载的空白,对中国军事研究有特殊贡献,2012年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少将馆长郭得河收藏此图时题词)


  如果再出个考题:中国有多少龙形?恐怕也没人答全。李铁20年前就专题性系统研究龙文化,在迎接十二届全运会在沈阳召开之际,他费时1年零3个月,篆刻出136方龙纹形象印,制作出一幅长4.2米,高1.35米的《百龙图》,拥有5项“世界第一”:金石界第一次;龙种类第一多;龙纹展示第一全;龙文化体现第一广,龙的历史第一长,把中国的龙文化起源推进到公元前6000年-10000年前。


  为篆刻成套文化印章,去承载专题系统文化,李铁每次都要查找上千种资料,还经常自费在全国各地查访宫殿、皇陵、祠院、庙宇等进行研究。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国女首领华胥,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在篆刻《百圣图》时,他亲自找到华胥故里。他在做了实地考察走访后,为擦亮历史照耀未来,为更好地传承华胥文化(华夏文化始于华胥),李铁充满激情,也肩负使命感地篆刻出《百圣图》的第一枚印章--华胥始祖圣图。


  在40多年的篆刻创作中,李铁创作完成了《百兵图》130方印、《百龙图》100方印、《百圣图》100方印、《百佛图》100方印、《百寿图》100方印、《百福图》100方印、《百禄图》、100方印、《百拳图》156方印、《百和图》100方印、《百茶图》100方印、《百戏图》100方印、《钟鼎文百寿图》100方印、《钟鼎文百福图》100方印等,还有《军史图》、《避难图》、《清帝玉玺图》、《兵法三十六计》等16个专题系列篆刻。并创作篆刻出文天祥的《正气歌》、《黄帝铭》、《阴符经》等12个系列篆刻,其《正气歌》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如此呕心沥血地用印章研究、补遗和传承文化,李铁可谓争着先鞭!2015年3月,李铁以“数量最多的金石篆刻(齐派)组印‘百图’系列作品”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五、在刻公益印章中传承公益公德


  作为文学艺术的一条铁律:人品大于艺品!唐代颜真卿是中国书法界楷模,更是中国人的楷模。安禄山叛乱,他合家起兵抵抗,全家30多人战死。劝谕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被李希烈缢死。而秦桧、严嵩等大奸贼字写的多好,皆“功而不贵”,被拒绝于大书法家行列之外。为此,传德大于传艺,这是师承文化的根本!李铁的公益刻章,就成他一道浓墨重彩。


  2001年为国家足球队征战世界杯全体队员治印35枚,其印谱为沈阳故宫博物馆收藏。2004年为奥运会所有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刻印54枚。2008年在北京召开奥运会时,为所有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刻了一方印,这幅作品现被奥委会收藏。李铁还为奥运会35项运动,分别刻了71枚构图奇妙的图章等。


  贺张学良先生90大寿所治印章,已被辽宁省近代史博物馆收藏。羊年《辽宁日报》请李铁围绕钓鱼岛刻一方印,李铁刻下的图章是一只大公羊占画面主体,脚踏钓鱼岛,犹如弯刀的犄角将一个红日快抵出章外。这枚独具创意的印章,被一企业家从辽报重金购得收藏。“现代清明上河图——东北第一街中街”37米国画长卷,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徐炽、著名画家秦永春、篆刻家李铁等联袂公益创作等。


  为更好地传承篆刻艺术,李铁还带着篆刻文化走进了沈阳市和平一校,义务为学生们上篆刻艺术课,每周两课时教学,分文不取,10年风雨无阻,精心培育桃李,这项公益活动能否成中国之最?


  如此大量投入文化系列和公益系列篆刻,并准备将其篆刻作品交国家收藏,这耗尽了李铁的有限财力,至今一家三口仍在不足80平米房中蜗居,现今又患脑瘤,生活陷入之窘迫,不由令人唏嘘。


  结束语:对于李铁的病情,大家都很关心。李铁的脑瘤被确诊后,自今年10月病情突然加重,头疼不能入眠,一度失语,大脑失忆严重。专家诊断:若手术也很难去根,且因脑瘤所处位置特殊,手术风险很大,现正保守治疗。惟愿有关部门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能对李铁的治疗和生活给与关怀。


  笔者曾由衷祝愿李铁先生早日康复时,李铁好长时间,才苍凉地说出两个字:“但愿”!笔者闻听,不由鼻子一酸!


  (本次采访多亏李铁夫人张影所做大量的“翻译”和介绍,不然,这次采访任务很难完成,特此鸣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