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揭开金瓶梅的面纱——两个武松不一样

时间:2016/12/5 作者: 春风杨柳 热度: 110417

  《水浒传》十之八九出在元代末年,直到明嘉靖初年(1522年),才由机构和贵族府第刻印。《金瓶梅》初期靠抄写流传民间,刻本在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可见《水浒传》比《金瓶梅》早近百年。

  

  看了《水浒传》再看《金瓶梅》,就感觉到他们写的武松不一样。同样是打虎英雄,同样是为了哥哥报仇雪恨,却有迥然不同的表现,让人感到十分诧异。

  

  《水浒传》里的武松是一个顶天立地,有勇有谋,浓墨重彩描写的英雄。

  

  武松因醉打本处机密,逃奔柴进。后去清河县看哥哥,在阳谷县路遇一家酒店,面对“三碗不过岗”的招旗,哪里服气,敲着桌子要酒,硬是喝了18碗,并吃了七八斤上好的牛斤,微醉只身要上景阳冈。酒家告诉武松景阳冈有虎伤人,晚间不宜上路。作为江湖好汉,有一身武艺的武松当然不信,行不到半里,见山神庙贴着官府布告,这才确信。原来景阳冈确实有老虎伤人,等闲之辈三五结伙,也奈何不了那大虫。于是县衙贴了布告,要百姓单人夜晚不得擅自过岗,也算衙门的善举吧。

  

  事已至此,武松只好硬着头皮上路,到了山岗果真遇到了老虎。武松巧妙地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然后左手紧紧地楸住老虎的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五七十拳,打得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迸出鲜血,呜呼哀哉。

  

  那阳谷县百姓,听说一个壮士,打死了景阳冈上的大虫,好不称奇,全城轰动。老百姓是擦肩叠背,闹闹嚷嚷,屯街塞巷,都来迎看。武松身披红花好不威武,既得到奖金,又升官做了刑警队长。

  

  武松为知县送车仗到东京回来后,见哥哥已经火化,连问潘金莲:“我哥哥得什么病死了?”“却赎谁的药吃?”“却是谁买棺材?”“谁来扛抬出去?”得知是何九操持。为了取得证据,先请何九,再找郓哥,取到了哥哥火化后的残骨两块和西门庆送何九的10两银子。人证物证俱在,武松告上县衙。无奈县官已被西门庆买通,推脱不受理此案。武松又设计宴请王婆、潘金莲和街坊邻居开银铺的姚二郎、开纸马铺的赵四郎、卖冷酒店的胡正卿和卖馉饳儿的张公,逼迫潘金莲当场坦白交代了与西门庆通奸并杀害武大的经过。王婆见潘金莲交代,只好如实招认。武松并令胡正卿做了记录,让潘金莲、王婆点指画字,同时四邻居作证签名。武松当场杀了潘金莲,随后又杀了西门庆,将两人头祭奠哥哥。粗中有细的武松并没有图一时痛快,而留下活口王婆,押王婆带上何九、郓哥及四邻居往县衙投案。最终东平府将王婆刮刑,武松收监,何九、郓哥和四邻居释放。尽管告状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英雄形象却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金瓶梅》里,武松打虎经过是在对话中轻描淡写略过。当武松做了清河县都头之后,替县令到东京朱太尉那里送礼。从东京回来,得知哥哥被西门庆和潘金莲害死,找到郓哥作为证人,告到县衙,哪知县令已被西门庆买通,不受理此案。武松告状无门,只有私自行动,找西门庆报仇。在狮子街王鸾酒楼没有找到西门庆,却将衙门皂隶李外传打死,西门庆是有惊无险躲过一劫。武松误杀了李外传,在地方保甲面前,毫无反抗,束手就擒。武松归案,最后刺配孟州牢城充军。充军期间,得到小管营施恩照顾,施恩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酒店,被蒋门神打伤。武松替施恩杀了蒋门神,施恩给了武松100两银子,让他逃到安平寨刘高处。因为太子确立东宫,而大赦天下,武松这才回到了清河县,重新做了都头,再次为哥哥报仇雪恨。他给王婆一百两银子将潘金莲卖下,谎称娶她回家。晚间武松设宴请潘金莲和王婆吃饭。潘金莲戴着新首饰,穿着红衣服,搭着盖头,满心愿意。武松借机逼迫潘金莲交待毒杀哥哥的经过后,杀了潘金莲和王婆,仓促而逃,临走的时候,把迎儿扣在家里。迎儿掩面道:“叔叔,我害怕!”武松只給了亲侄女迎儿一句话,道:“孩儿,我顾不得你了。”赶五更出城门,投十字坡张青夫妇那里躲了起来,后做了和尚,最终上梁山为盗。

  

  《水浒传》里武松是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以后,带着王婆主动投案。虽然入狱仍然威风凛凛。《金瓶梅》里的武松误杀了李外传后,在地方保甲面前,束手就擒,多次受刑,口口声声喊冤叫屈。

  

  《水浒传》里武松杀潘金莲,有理有据有节,光明正大;《金瓶梅》里武松杀潘金莲,是借机和潘金莲结婚的方式,将潘金莲骗到家中,有骗婚欺诈之嫌。两种形象昭然若揭。

  

  尽管《金瓶梅》因为情节需要,不能安排西门庆被杀,但对武松的行为描写也过平淡,看不出英雄本色,这让细心的读者多少有点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两书中的武松出生地和案发地都不同。在《金瓶梅》里,武松和武大郎都是阳谷县人,武松是在清河县当都头,案发地也在清河县,那年34岁的武松杀了32岁的潘金莲。《水浒传》里,武松和武大郎是清河县人,武松在阳谷县当都头,案发地是阳谷县,那年武松26岁,潘金莲23岁,西门庆28岁。

  

  通过《金瓶梅》和《水浒传》对武松描述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书的作者不同的英雄观,也折射出对英雄的不同态度。平心而论我还是赞成《水浒传》里的武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