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用方圆来概括和表述人生处世的方法和原则。
这是否是受到古铜钱的启发,是生活离不开钱的因素,还是受地方天圆的影响,就无从考证了。
不过提到人生方圆,就不能不想到古铜钱。一枚小小的古铜钱,外面圆圆的,中间是棱角分明的方孔,却寓示“外圆内方”做人的道理。方和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定义。方,做人正派、处事正直、为人磊落……圆,处事灵活、注意方法、讲究策略。方,有棱有角,敢做敢当,与众不同。圆,随机应变,韬光养晦,与众和谐。不过也有人认为,方,不谙世事,不识大体,逆流而为;圆,圆滑透顶,见风使舵,自私自利。但方与圆,既对立,又统一,是公认的。
说到人生方圆,我们不能不想起,近代两个名人,他们颇有研究,并且学以致用,很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一是黄炎培的方圆论。
可能人们对黄老的兴衰周期律比较熟悉,对他的方圆论,知道的不多。其实他是方圆论的大家,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么说的。1939年,黄炎培的儿子黄大能考中官费留学,准备到英国。临行前,黄炎培把自己的座右铭:“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重新添加了几句话,手书送给黄大能,这就是著名的36字箴言: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黄大能解释说:“这个座右铭是教育我怎样待人接物,其中‘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就是说如果认为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事,就应像钱中的方孔那样方正,应该坚持,如果是对人处事,就应和若春风,也就是要‘圆’。但是这里所谓的‘圆’,却不是‘圆滑’。在原则问题上必须要像‘秋霜’一样的严肃,在待人处事上,则应像‘春风’那样和气。日常人际关系的矛盾,多似牛毛。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则相信矛盾解决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实际上“和若春风、肃若秋霜”这八个字也与方圆相连,“和”有圆意,“肃”有方意。所以这个“和”就不单解释为“和气”两字了。至于“肃”字当然是指严肃。但深一层看,却还包括了“坚持”,乃至“刚正不阿”。
这就是黄炎培著名的方圆论,志圆行方,外圆内方,说白了,就是说做人做事要能屈能伸,善屈善伸,这是做人和处世的一种境界,要做到它,却不是容易的。
另一位就是纪晓岚的方圆论。
纪晓岚身处清朝由盛而衰、由治而乱的时期,在复杂多变的封建官场中,他随机应变,方圆相济,上得天道,下媚黎民,生前显赫,死后流芳。他传奇般的成功就在于他巧妙地将方与圆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了天理与人性、品德与才华、生活与事业、为官与为学等一系列问题看似对立却高度统一。他认为:
就事业与生活而言,事业宜方,生活宜圆。
就思想与行为而言,思想宜方,行为宜圆。
就天理与人性而言,天理宜方,人性宜圆。
就品德与才华而言,品德宜方,才华宜圆。
就为官与为学而言,为学宜方,为官宜圆。
他还认为,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从两位名人的方圆论中我们不妨借鉴很多经验之谈,一个人你如果过分方方正正,与世对立,与人对立,棱角分明,很可能会碰的头破血流;如果你过分八面玲珑,圆滑透顶,心计太多,也必将众叛亲离,孤家寡人。因此,做人必须有方有圆,方圆相济。也许一个人,可以外方内圆,可以外圆内方,但不可以或缺一项。
其实中国何止这两位名人讲方圆,1973年毛泽东曾经对邓小平说:“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这不是最高明的方圆论吗?
从历史上看,一般而言,方者必命苦,却英明留世;圆者必享福,却留骂名于世。
公事宜方,私事宜圆,家庭事更要圆中有圆。作为公事,你应该公事公办,应该讲原则,讲公德,将公道。私事,就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对于家庭的事情,就更没有必要那么认真了。因为家庭是一个不需讲理的地方,因此就没有必要辨别是非,圆满就好,和谐就好。媳妇与婆婆,没有道理可讲,只有包容和理解,更没有是非可言。丈人和女婿,也是这样,和谐就好。硬要把是非观念放在家里,就必然乱套。
一个人的恋爱婚姻,也有方圆之道。你不必选择最优秀的,也没有最优秀的伴侣,他(她)不一定是最棒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最适合的就是最理想的。如果你一定要追求完美,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人的一生来说,要先方后圆。如果年龄轻,就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会一事无成;如果年龄大了,还很唐突莽撞,就显得不成熟。因此,前半生,要有个性,要积极乐观,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后半生,却要老成持重,稳如泰山,肚大能容。
从佛家的角度看,方,是执着;圆,是舍得。
从道家的角度看,方,是有为;圆,是无为。
从儒家的角度看,方,是进取,圆,是保身。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领导圆,对群众方;对富者圆,对穷者方;对别人方,对自己圆;对弱势者方,对强势者圆,这是另类的方圆说了。
总之,方圆相济,是成功者的必然选择。对于一般人来说,方易做;而圆却很难。人生告诉我们,不管易和难,我们都必须做到,只有这样,才是圆满的人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