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光棍节又要到了。今年的光棍节与往年不同,不再是11月11日这一天,而是自此一个月!
将光棍、光棍节和商超联系在一起,大概缘于这么几个词:耶稣、大学生、马云、电商、网购达人。这几个词联合催生出另外相关的两个词:零售及其代表商超。
据说,光棍节的产生和耶稣的诞辰相关:有人将耶稣出生的那一天公元1年1月1日作为光棍节。光棍是独立的一个人,不论几个阿拉伯数字1都像立着的棍子。二者有共通之处。至于耶稣本人是不是独身并不重要。后人据此将阿拉伯数字1出现最多的时间1111年11月11日作为最大的光棍节。将光棍节和大学生联系在一起,纯粹是巧合,是大学生学习环境优化和时代进步的结果:原来每个寝室八位同学,逐步让渡到四位同学。八位男生在一起的时候不容易统一身份,四位男生在一起几率相对提高,再者,寝室空间也相应增加。还有,大学对大学生谈恋爱乃至结婚政策的解禁。四个男生在一起除了学习,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恋爱、结婚。如果恰巧四个学生都是单身汉,那就是四个1。公历纪年每年365天,出现1的机会最多的就是11月11日。如过春节一样过11月11日这个光棍节,时间的节律上不快不慢,刚刚好。
如果光棍节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也就仅仅是光棍节而已,至多是单身汉们自嘲的话题之一而已。将光棍节和经营销售联系起来的是马云,具体说就是马云的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时间是2005年。
让一群充满冲动、激情和活力的人群与消费联系起来,让他们成为花钱的主角,充分激发他们的冲动和热情,早日完成恋爱、结婚的愿望。这就是马云式的网络达人的思维。要不怎么说网络达人都是人精呢。
2011年,在网络达人的挑逗、诱惑、煽动下,借助互联网这一无限平台,利用打折、优惠、赠送、返券、抽奖、送红包等营销手段,将那些以光棍自居、天天粘在网上的网络达人率先培养成为网购达人。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让人送货上门的消费形式充满时尚潮流,显得脱俗而另类。之后,网购成为买东西的新的时代表现形式,网购也以其爆发性的增长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以至于到2013年光棍节,力挺商超、卖场的王健林与马云对赌:
马云:传统的商业零售模式正在受到电商的猛烈冲击,有望十年内超过零售业,成为主流销售业态。
王健林:十年内肯定达不到这样的局面。否则我愿意拿出一个亿和你打赌。
至于十年之后对赌的双方胜负如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当年的光棍节那一天,电商网购平台销售额较上年增长了260%,达到191亿元;重要的是网购平台已经从淘宝一家发展到遍地开花;重要的是光棍节从一年只有一天发展成了一个月。
一个月的光棍节结果会是什么样?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预测,除非到最后一天过去。
最乐观的是各路电商们,最悲催的是各地的商超们。
就像是一对冤家,零售商中的代表商场超市从电商诞生即成为对手。开始,商超们是迷茫的、高兴的,看到成群的小年轻光临柜台,比比这个、试试那个,又是看又是记,以为新的消费群体出现了。但马上他们最不乐意看到的一幕出现了:这些人只是看,只是记,但并没有出手的意思。他们尽管两手空空,但表现出来的仍然是兴尽而归的样子。
让商超们醒悟过来的是进商超的人在增加、销售额却在同比例下降。原来这些小年轻们把商超当做了他们的试衣间、对比室。他们在这里比试,到电商那里下单。
终于有一天,电商们感觉到了与11月11日这个光棍节带来的寒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模仿那些“光棍”们,在网上购物消费。
电商说,我们之所以快速成长,得意于传统的流通渠道成本太高,消费者的钱很大一部分花在了流通环节,没有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我让消费者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值钱的货;消费者说,电商让我省了钱,也省了力。足不出户,货送上门,真正有了上帝的感觉;商超们说,电商靠投机上位,夺了我们的饭碗。他们偷税漏税,质次价高。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也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或者为商超背书、或者为电商站台,打开口水战。
争论归争论,电商们靠着光棍、靠着光棍节一路疯长的势头没有谁能阻挡得住。
剩下的就只有电商们的笑和商超们的恨了。
支撑电商笑的是各路网购狂人们。跟着电商笑的是那些将网络销售作为销售通路的企业家们:再也不用看经销商的脸色了;站在商超背后、与商超同样不爽的是门店店主们:门前冷落,店租不挺。
当然,商超行业也有人精。他们看到生意越来越难做,开始回头追查原因,一直追到开始来店里的那帮小年轻们:既然他们来店里的目的是“只尝不买”,那就索性让他们在这里品尝个够。和商品生产厂家合作,将原来的“专卖店”变成“品尝店”、体验店,成为上游厂家的“售前咨询处和服务处”,其盈利模式也不再是传统的首先靠消费者的购买力,其次靠厂家的返点率,而是直接从厂家那里找提成,在区域销售业绩里边找成就。
面对吃香的光棍,商超们不能仅仅是恨。
挥着鞭子赶马车的是“大把儿”,没有了马车鞭子,学会坐在驾驶室内开动拖拉机,仍然是“大把儿”。判断是不是“大把儿”,不是看你手中是不是拿了鞭子,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华丽转身”。
2016年11月1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