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长篇小说《金山》带给当代作家的思考

时间:2016/10/15 作者: 老榆树 热度: 99635

  我不是作家,尽管看了不管什么书总要思考一番,但不代表作家的思考。本文题目的意思是,建议作家们都来看看张翎的《金山》,并联系自己的写作态度和具体作品认真做一番思考。


  当代作家太浮躁了,急功近利,产量高,水平低,有些作品几乎让人无法卒读,更谈不上让人进行什么思考了。老榆树发在电影网上的“读文学杂志《大家》2004年第二期”和“读文学杂志《小说选刊》2009年第七期”两篇日志仅是个人看法,是对局部的小说作品的认识,至于当代文学的总形势、大状况,网友“蒋星将天”转发的“鲁院学员‘会诊’当下长篇小说”的日志是一篇很好的总结,建议大家在网络上查查看。我是非常支持这篇日志对当下长篇小说的总结的。


  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能让当代作家思考什么呢?我看首先思考的就是写作的最基本的技术、方法问题。这话是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的,原话是“张翎结结实实地给国内作家上了一课,她交(教)给我们的是基本的现实主义写法的ABC”。


  《金山》是一部什么书呢?“这是中国人的海外秘史”,从1872年的同治年间写到本世纪的2004年,从中国广州开平和安乡的自勉村写到加拿大的温哥华,通过一百多年的时间跨度,纵横几万里的世界景观,讲述了方氏家族五代子孙的命运流转,风云聚散,也见证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诡谲变换,立体地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磨砺和融合,内容丰富,细节真实。为了这“细节真实”,作者真是饱经艰难周折,不仅到各个国家图书馆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还要国内、国外地去实地考察,正如作者所说,“我需要了解粤剧历史中男全班和女全班的背景;我需要知道最早的唱片公司叫什么名字;我需要明白二十世纪初的广东碉楼里使用的是什么枪枝。”“有时为一个三两行字的叙述,我必须在网上、书本里和电话上消耗几个晚上的时间。”


  当代作家、写手们,请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写真实的历史、反映真实的生活吧,发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中国文人精神,短时期内出不了书也没有关系,中国的政治总会一步步宽松起来的,被本质虚弱的强势者恶意地掩饰、篡改、掩盖和割断的现实生活和历史真相总有还原的一天,民主、文明的政治是大势所趋,作家们、写手们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吧,不要辜负了人民的期待。反映真实的生活,揭示真实的历史,人民会永远感激和记住你们的,像感激和记住巴金、老舍、莫应丰、谢晋、李慎之、季羡霖等等大师一样地感激和记住你们。


  下面,还想补写几句:


  看完《金山》后,接着又在2010年第八期《炎黄春秋》上读到曾在北师大女附中就读过的五位六十多岁的女士写的文章:《卞仲耘之死的另一种陈述》,她们调查、回忆了她们的女校长卞仲耘在文革中被学生活活打死的前后情况,让人极为震撼,因而也更有历史价值。这些年来她们一直在问:“为什么一所优秀女校的学生会成为施暴者?是什么样的教育导致我们中的一些人做出那样伤天害理的事?”最后,她们说:“今天,我们五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经历的校友走到一起,共同完成了一个久蓄于胸的宿(夙)愿――把真实的记忆留下来。我们深知,道德激情不等于历史真相,群体义愤不能代替理性思考。没有哪个人可以垄断历史的解释权,也没有哪个人可以完全、永久地真理在握。”


  希望正常的、正直的、爱国的、有责任心又有写作能力的中国人,赶快拿起笔来,冲破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们的种种封锁,抢救、回忆、记录、著述反映历史真相的作品吧,唤醒民族的觉悟,提升民族的素质,加快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设步伐,造福子孙,也造福全人类。


  这五位值得尊敬的女士是:冯敬兰、刘进、叶维丽、宋彬彬、于羚。


  注:作家张翎,女,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并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邮购新娘》、《交错的彼岸》、《望月》;中短篇小说集《雁过藻溪》、《盲约》、《尘世》等。其《余震》被冯小刚拍成电影《唐山大地震》。


  老榆树是在2010年第二期《长篇小说选刊》上读到张翎的《金山》的。


  写于二0一0年九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7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