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背笼人家

时间:2016/8/30 作者: 流星雨liuxingyu 热度: 74094

  “小背篓圆溜溜,歌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多少次睡在背篓里尿湿了妈妈的背,多少次爬出背篓来我光着脚丫走,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这首纯美质朴的《小背篓》被唱响了大江南北,把湘西的背笼唱遍了全世界,唱出了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唱出了儿女对妈妈的一往情深。


  湘西背笼,是用竹子编织而成。乡亲们世代与山峦起伏的高山相伴,道路崎岖狭窄多险,挑担不方便,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背着背笼,在蜿蜒的山道上与背笼结下不解之缘,成了人们运载物质必不可少的生产和生活用具。毫不夸张地说,湘西是背篓里背出来的世界。


  家乡的背篓品种多,款式各异,而且还蕴含着一种文化。各式各样的背篓,编织工艺、名称、式样、功能用途各不相同,什么场合该背什么样的背篓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我了解的背笼有花背笼,米背笼,儿背笼,柴背笼这四种。


  花背笼也叫“洗衣背笼”,式样小巧玲珑,是背篓家族中最精美的一种。其工艺要求很高,用材也极讲究,蔑丝细腻,最细的篾跟缝衣的线差不多大小,花纹图案别致。专供姑娘、漂亮媳妇以及爱美的女士背的,男士背着花背篓的话,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背着漂亮的花背笼去市场上赶集、去外婆家走亲戚、去酉水河里洗衣裳都显得十分俏丽。集市上,背篓就是购物袋,在民风淳朴、脚踏实地生活的家乡,花背笼没有城市购物袋靓丽和轻便,甚至略显土气,但却是乡亲们日常生活最离不开的东西。土家姑娘出嫁时,带一个花背笼作陪嫁,在自己心爱的背篓里面装一把红伞和喜糖,背到夫家去,寓意同甘共苦,生活幸福美满。


  米背篓比花背篓稍大一些,用材多为水竹,工艺要求也比较高,刮得很光滑的蔑要细如纳鞋底的麻绳一样粗细,整个背笼外部是密实的波纹式水平状的图案,腰部没有花网眼。这种背篓的用途比花背篓多一些,且男女都可使用,和花背笼一样,也常用于赶集、走亲访友,不能背很重的东西,有时也用来背孩子。宋祖英的成名曲《小背篓》指的应该是这类背篓。


  女儿生孩子,娘家要送一个“儿背笼”(又叫“伊驾驾”),背篓的边缘都被织物保护着,口径和底部呈方形,高过膝盖,内有小小的座椅,专用来背六个月以上至两三岁的孩子,坐在里面很舒服,小背篓里装着孩子们的童年。


  专供摘包谷、砍柴、扯猪草等粗重农活的“柴背笼”,用材常为篮竹,蔑粗肚大,但结实耐用,可负百斤以上也不变形。凡是有劳动力成员的农户中,都必须具备。这种背篓不适于农活以外的事,假如背着柴背篓去参加朋友聚会或婚礼之事,那就太不合适了。


  小背笼装着岁月,岁月从背篓大大小小的缝隙间悄悄地流走,但那淡淡的乡愁和记忆是流不走的。在所有的背笼里,我最记得的就是“柴背笼”。对于交通极度不便利的崎岖山路,还有高高的山坡来说,背篓就是运输车,随身背着的背篓,能变负重为灵巧为举重若轻。从五岁开始,母亲就给我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柴背笼”,搁在我的肩头,捡柴、割牛草、打猪菜等。背篓是我走进生活的第一课,体重只不过三四十斤的我们,却能背起五十斤的猪草,六十斤的柴禾,走在崎岖山路上,在这摇摇晃晃中渐渐成长。曾记得,我将柴禾从深山老林间背下山,我将酉水河里的鱼儿背上山,我将采到的蘑菇背回来,我将一篓篓的百合背到集市上卖掉,我将秧苗背到梯田里插好,我将红薯苗背到山里栽下,我将尿素背到梯田里撒出去……我汗流浃背,如同蚂蚁负重般来回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一步步往山外爬。


  湘西背篓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的文化符号。不管在湘西的城市还是乡村,几千年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代延续下来,在大山深处长大的孩子,几乎都是在背篓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如果说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那么湘西州土家族和苗族则是背篓里的民族。小小的背篓,沉淀着岁月的沧桑,它不仅仅是一件民间纯手工艺术,还是湘西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湘西背篓的故事仍将延续,也许有一天它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和背篓有关的记忆却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