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有此,谁人为是”
--论《涉江采芙蓉》的另三种主题
关键词:涉江采芙蓉;悬想;蒙太奇;香草美人;理想
摘要:本文总结并分析除主流观点以外的《涉江采芙蓉》的另外三种主题:妇人悬想形成的“单相思”、蒙太奇手法成就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以及以香草美人自喻来表达士不遇的复杂心境。“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这些主题是什么,芙蓉在这些过程中,始终象征着理想。在今天,这首诗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给人生以启发和思考。
The other three themes of the Picking the Lotus From the River
Key words: picking the lotus from the river; imagine; montage; a beauty of perfumed grass;
ideal
Abstract: The paper concluded and analyzed other three themes except for the current mainstream view. The first theme was the woman’s unrequited love, and the second showed the exchanges and thoughts about each other which was caused by montage. What’s more, the third referred to those intellectuals who were frustrated for all their talents. Just as the saying goes, change from the Pope, no matter what these themes are, the lotus is forever the symbol of the ideal. The poem still has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which also give thoughts even inspirations to us.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1]P35“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2]P31钟嵘和刘勰对于《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凝练地概括出了这组古诗的普遍特征。尤其第六首《涉江采芙蓉》仅仅用八句来表达情感,无疑最能代表“字短情长”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于它的主题便具有不同的声音。
主流的观点认为它是一首游子之诗。袁行霈认为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芳草想要赠送给远方的妻子,并且苦苦吟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3]P234刘跃进在《赋到沧桑》中说到:由相思而采芳草,由采芳草而想到妻子,想到家乡,因而举头望乡;又由望乡而回到相思。它描写的是一位漂泊异乡的失意之士怀念家乡的妻子,欲归不得。[4]P63傅璇琮认为它是汉代文人士子游学求仕之时怀念家庭和妻子,伤自己在外之飘零,叹如今有家难归的一个诗例。[5]P221朱东润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解题:这是写游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诗。首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次说所思的人身在远方,心愿难违;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6]P396这里他只是表示他心目中的“谁人有此”,而没有表明他眼中的“谁人为是”。沈德潜在《说文晬语》中说,“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7]P102总结了《古诗十九首》的所有内容。它的主题除了上述单纯的游子之诗外,还有哪些呢?以下将作具体的分析。
在此之前,需要强调一个常识:古时候出门远游的是男子,女子几乎没有机会出门,更别谈远游甚至多年在外了。因而,“还顾望旧乡”的那个人必定是男子。另外,梁元帝《折杨柳》中“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同心同折,即可是游子在怀念家人,亦可以是家人在怀念游子。[8]P41钱钟书认为“感别经时,攀条遗远,与《折杨柳》不二。”[8]P40可见,采摘芙蓉这样优雅的事情也可以是由女子来完成的。因此,“涉江采芙蓉”的是女子,“还顾望旧乡”的始终是男子。以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定位的基础之上的。
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这里认为是思妇之诗。思妇涉江采摘芙蓉,想要赠送给思念的人。可是他在哪儿呢?妇人不禁想到他现在还顾故乡的样子,由心底发出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1芙蓉移情
这首诗歌共有“江”、“芙蓉”、“兰泽”、“芳草”、“远道”、“旧乡”和“长路”七个意象。由于主要是思妇有此情,并且思妇为此诗,因此排除后三个明显表示游子漂泊千里的意象,来讨论前四个意象。
其中,“芙蓉”这一意象尤其重要。芙蓉,即荷花,古代又称作“莲花”。谐音作“怜”,即怜爱、喜爱之意。《西洲曲》里写道: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9]P385此处的莲就成为了少女向心上人传达心仪之情意的媒介。在江南民歌里,“芙蓉”谐音“夫容”,那么此处的芙蓉必定寄托了女主人公对远人的一心思念。“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10]P22-23芙蓉本来是被寄于了深情,同时女主人公又“即物生情”,采摘之后自然而然地想起送给谁呢?原来,心心念念的那个人还在远方啊。
至于“江”、“兰泽”、“芳草”三个意象,是作为采摘芙蓉的环境构成要素罢了。它们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衬托了女主人公美好的形象。
1.2悬想手法
女主人公由芙蓉想起了远人。或者说得更深一点,她的心里一直都在思念着不在身边的丈夫。由采莲,她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漂泊在外的丈夫频频回顾家乡,然而漫漫长路阻隔了他们,让他们难以相见。到这儿,回到了冰冷的现实。女主人公内心十分忧伤,吁叹万千。采芙蓉的“有物之境”,让她内心一直以来的情感一下子释放,所有的想法都只是围绕着丈夫。丈夫怎么样了呢?这是很自然的联想。想象着丈夫的样子,也是很自然的。
“其实,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涉江采芙蓉的女主人公这一边,表现的依然是她对丈夫的痛苦思情。”只不过,写法上比较委婉含蓄。张玉谷《古诗赏析》中“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道”,[11]P307此处采用了悬想(又叫从对面着笔、曲笔、对写法)的手法。这种写法的例子最为典型的便是杜甫的《月夜》了。不同的是,杜诗中全篇采用悬想的手法设想家中妻子儿女正在想念自己的情况。而此处仅仅两句话用悬想来加以表达,层次也因此经历了现实到想象再回到现实的变化过程。女主人公只能靠回忆来实现对丈夫的思念,可见离别之久。“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便无怪乎了。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上述思妇之诗实际上是基于“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一个虚境而言的。如果将这句话视为一个实境的话,那么这首诗的便是思妇和游子共为此情,至于谁为此是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1.1实境与“同心离居”
何来实境之说呢?由“同心离居”来入手。这个词语是说两人同心然而天各一方。对应而来,则是思妇在家,游子在外。思妇在家涉过江去,采摘芙蓉,只为送给所思念的那个人。而那个人在哪儿呢?他正在还顾家乡,那么长的路,让他孤苦的内心更加地惆怅,相思的心更加地受折磨。这样看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也就不再是游子或者思妇一个人的哀叹了。“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之中,天地间幽幽地响起了一声声凄伤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样一来,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只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之一涯,从一对“同心而离居”的忧伤夫妇胸中同声迸发,便汇成了震撼云天的久久交鸣!”[11]P307这样的“笼盖全诗、哀慨痛切地震悚之力”来自于两人不同空间、却是同一时间的心灵感应。
因此,“还顾望旧乡”和“涉江采芙蓉”同为实境,而不是思妇的单方面的想象,才能使得“同心而离居”的忧伤之感变得更加浓厚,更能够打动人,尤其是对于有着“大团圆”心理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1.2蒙太奇手法
上文说不同地点,相同的时间,思妇和游子都在牵挂着对方。“同心而离居”为此提供了理由。也就是说,解释了实境之间的镜头转换。这个转换,是蒙太奇手法在此的应用。
蒙太奇,源于法语Montage,原是一个建筑术语,意思是指“将各种个别的材料,根据一个总计划,发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安装在一起。”后来这个术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电影术语被人们提起。电影中的“蒙太奇”是指将各个镜头根据一个总体设计,按一定的原理、条件连接起来。[12]P60此处两情相思的镜头正可以用“蒙太奇”来加以切换顺承。潘啸龙认为,女主人公是在悬想,因而“还顾望旧乡”这一情景在诗中的浮现,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应当是画面的分割和不同空间景象的同时显现。然而,这也只是个推测的想法。如果“还顾望旧乡”不是女主人公的悬想,那么只能是通过蒙太奇的手法来加以实现了。
值得注意的是,蒙太奇虽然实质上是镜头的组合,但并不是简单的画面拼接,这对于高明的蒙太奇手法更是如此。《涉江采芙蓉》中思妇折芳赠远和游子还顾思乡的镜头并不只是为了达成“同心而离居”这样一个形式的契合而生生地拼接而成的。它还需要呼出“忧伤以终老”的主题。因而,两情相思的镜头是有转换的,而这个转换就含在第一个镜头中。思妇为何要折芳?是为赠远。与此同时,远人是否有思乡怀人的心境呢?镜头自然而然地就转换到游子思乡的镜头了。并且,这个镜头还是个特写镜头:顺着游子的还顾眼光延伸而去,是无边无际的长路。归家的路该是有多远啊?就这一个特写,不仅给当事者以无限的感叹,也给旁观者以深深的同情。两个随时间发展的平行镜头,表达“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蕴深厚,达到了“二数之积”的效果。越是通过镜头直白地加以表现、拉近距离,越是让人感到这距离之远,相思之苦。“忧伤以终老”的吁叹也就随之发出了。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韩经太在《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中认为悲剧性心理与社会历史文化形态促成“士不遇”的主题的形成。联系以下,可以认为这首诗是士人有此情,同时是士人为此诗。
1.1社会背景
从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之后,经学成为那些没有门第可藉、没有旧业可倚的中下层知识分子跻身朝堂、以求显达的唯一的途径。于是成千上万的士人离乡游学,他们不远万里,拜访名师,奔走权门。但是由于士人众多,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有限,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再加上卖官鬻爵、贿赂公行等腐败现象,中下层士人尤其是拘守儒家伦理道德、不善钻营取巧的人,在这尔虞我诈的争斗中更容易败下阵来。[14]P183
于是一个宦途失意的文人群体出现了。“国家不幸诗家幸”,文人们便借助于他们赖以谋生的手段来任性地抒发感情了。《古诗十九首》由此诞生了。因而读起这组诗,总让人感到“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谓”,“沉郁和悲凉”。
但是,“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15]P92《涉江采芙蓉》的内在或许也是这样,愈是感伤,实则是在乎与追求。不同于“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那样的“干脆、坦率、直接和不加掩饰”,《涉江采芙蓉》通过“忧伤以终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仕宦理想的内在追求。
1.2香草美人之说
士人以自己的笔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那么士人如何将这种情感灌注到这首诗里面的呢?本诗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意象,即是香草美人的意象。早在屈原的《离骚》中,便有这个意象。香花香草象征有着高洁优秀品质的人才。对于美人的含义,有两种看法。一说美人是比喻君主,另一说是屈原自喻。例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依照前一种说法,意思是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大,无所成就;依照后者,则是担忧自己不能够施展抱负,实现政治理想而发的感慨了。
结合社会背景,《涉江采芙蓉》中的折芳赠远的人更有可能是士人,而不是君主。香草美人之说对于后世的影响可见一斑。“三曹”之一的曹植在他的创作后期经常使用这一意象,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他的《美女篇》。似乎是借鉴了《陌上桑》的内容,“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继而这位美女以其不凡的装饰和气质引起了行人和休息的人的关注。“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便知美女的心理了。美女慕美,曹植笔下的美女比喻君子,用美女的盛年不嫁比喻贤人志士的怀才不遇,从而达到子建自己壮志未伸的苦闷。
士人渴望得到君主的重用,实现自己的志向,而负责传达心意的是芙蓉。在士人的眼中,似乎君主也有重视自己的心思,两者同心但是无奈乎离居,陪伴自己的只有忧伤终老的孤苦命运。此时,士人想要积极追求功名的心理在现实中无法得以成真,于是采用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罢了。
“在中国古代,夫妇的伦理关系跟君臣关系从来都是有相似之处的”,[16]P135“逐臣”与“弃妇”的境遇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只是在《涉江采芙蓉》中,只有当“弃妇”单方面认为她与游子一直同心的时候,才有可能把这两者放置于同一天平上去看待。
4.结语:人人皆有此情
无论是谁人有此情,还是谁人为此诗,诗或人,都表现出了悲剧之美。“万变不离其宗”,古往今来,它所传达的无外乎一个词语,那就是理想。
以今天的眼光(抛去意象的象征含义),《涉江采芙蓉》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那个采摘芙蓉的人呢?芙蓉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去找寻我们的本心,为的是达成本心与理想的一致。虽然未忘本心,但是现实与理想还是存在着差距的,这种差距让人遭遇到不顺遂,使人颇感无奈。由于毕竟曾经追求过理想,纵然最终结局不完满,但是那个过程一直值得回味。从这个角度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此情,每个人心中都有此诗。
参考文献:
[1](梁)钟嵘.诗品译注[M].杨焄.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2]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刘跃进.赋到沧桑.中国古典诗歌引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6]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清)沈德潜.说诗晬语笺注[M].王宏林.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8]周振甫,冀勤.钱钟书谈艺录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9]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潘啸龙.诗骚与汉魏文化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12]吴铜虎,陈小梅.试谈古典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060-062
[13]韩经太.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4]鲍鹏山.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9
[16]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