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都持有不同的态度。倘若说心态与度量是两种不同的属性,那么最先居于判断事物好坏与否的关键就是态度。
有人会问:“什么是态度”,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似乎有些棘手与抽象,但这却是不容回避的。从广义上来看,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产生联想与思考后所形成一种自我意识的评价与论述。良好的态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气魄,也是一种持久长远的目光;劣质的态度是一种赞扬错误的本能,也是一种讴歌反面的糜烂。
有时候,人们总是会被现实世界中诸多的美好事物所蒙蔽了双眼、麻醉了内心,甚者出卖了灵魂。他们多么无辜,多么可怜。这一切的罪过就在于他们失去了自己应有的态度——像这样的精神鸦片是难以彻底销毁的。这样看来,人们的思想也就失去了自我控制。直到这时,人们才会渐渐地获得内心被麻醉后所催生出来的疼痛感。
尽管如此,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外的人们则会拥有清晰的眼光和正确的态度,这至少可以用来当作是一种仅存的希望。由此就产生了另一种态度,它叫做乐观、坚强和积极。这是令人感到慰藉的。这种态度使迷失了自我的人们看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让他们不再生存在那个离乱的岁月里。这使得他们得到了真正的解脱。
与乐观相比,悲观的态度就好似刚打开的日光灯突然停电了一样。人们再度陷入深深自我麻痹的阴影中。在这样伸手不见五指的空间里,他们的一切思维都已经被牢牢地禁锢住,显得分外的笨拙和无助。于是这样的话,人们就会举步维艰。
人们就是这样生活的,除了持有不同的态度外,正常的肢体行为和肢体活动就会所剩无几。但是这也不能够说明什么,因为它通常是以意识形态出现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