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今年误打误撞的走进了这个行业,我真还不知道三百六十行之外还有这一行业-------吊洞。刚上班才几天,便到办公室填表,其实就是填写安全责任合同书,必须的。
我在办公室一位MM的比划下迅速填完了姓名、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却在‘工种’一栏停了下来,我属于什么工呢?我每天要用到二三十公分长的、细若香签的钢筋,但我们不是钢筋工;要用大号饭勺象浇刚栽下的茄苗一样浇灌混凝土,但我们不是泥工;我们捧着一叠用胶合板制成的模板,象语文老师捧着的刚刚批改完的学生的作文本。但我们不是木工;我们也顺着梯子爬上爬下,但我们不是架子工。那MM想给我们点儿什么提示,但总是欲言又止。我急了,说‘反正我年纪大了’。难道是老‘公’?她没有喊出来,脸一下子红了。我笑了笑,有些尴尬,也有些冤枉,我可不爱占别人便宜,尤其是女孩子。
‘他们是吊洞的’。工长老何人还在门外,声音早也传了进来。那时,我们才知道我们是吊洞工人。
我不是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但我对这活儿还比较满意,从实践中得出结论;这活儿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环境不错、每天挣钱不少。那么,人们会不会趋之若鹜,以致人满为患,僧多粥少呢?不,不可能。因为,要作一个合格的吊洞工人得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勤劳,二,聪明,三,大度,四,有耐心,缺一不可,否则,即便是打打下手,恐怕也不会有人乐意接收。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