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芈月的人生哲学

时间:2016/3/25 作者: 故园扉 热度: 82323

随着东方卫视长篇巨制《芈月传》第八十一集落下帷幕,我马拉松式的追剧之旅也尘埃落定了。四十多天来,心陪芈月走过了她险象环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我的生命也仿佛绽放成了一株千年的杜若,隔着历史的长河,目睹了那一场场悲欢离合,见证了那一世的荣辱沧桑。慨叹之余,感悟人生,芈月身为一介女子,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战国年代,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的男权社会,她是如何从一个庶出的、地位卑微的楚宫公主一步步成长为威震诸侯、永垂史册的秦国太后的呢?我认为,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这与芈月自身的处事哲学也是密不可分的。总结芈月的人生哲学,我用三句话来概括:在隐忍中随遇而安,在抉择中华丽转身,在智慧中成就人生。

“隐忍”不同于有“忍耐”或“忍受”,前者的意思是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而后者从字面上已经把心灵受到的伤害和心理承受的压力外化出来。显然,“隐忍”一词更具有韧性和张力。剧中,芈月在命运多舛的时刻,多次选择了“隐忍”,坚守了“隐忍”,并在“隐忍”的苦涩中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可以说,她不仅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而且具备从苦难中汲取营养,积聚力量的能力。从这一点而论,芈月在人生的起点上就比她的姐姐嫡公主芈姝胜出一筹,注定会成为人生最后的赢家。

芈月出生前,就被带上了“霸星”的魔咒,成为以威后为首的后宫势力戕害和蹂躏的羔羊,虽有楚威王的宠爱,但她也只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娘亲、父王和莒姬的先后离世,使险遭殉葬之灾的芈月迎来了人生第一段“隐忍”的时光——在荒山野岭间为父王守灵。守灵六年,虽然穷困潦倒,但芈月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相反,她以山水为伴、以诗书为友,怡心养性,静心读书,安心度日,在苦难和磨砺中成长为一个未被世俗浸染的超凡女子,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也赢得了楚国贵族公子黄歇至真至纯的爱情。

成为秦宫芈八子后,芈月不耍心机,不争宠,凭着她对政治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时局的独到见解,博得秦惠文王的宠爱和赏识。芈姝因爱生妒,亲手制造了“杀人蜂事件”,欲置芈月母子于死地。芈月知情后,虽与芈姝反目生嫌隙,但她并没有去找大王揭发芈姝,而是“隐忍”下此事。凭着芈月在大王心中的份量,换作任何一个恃宠而骄的后宫嫔妃,肯定会借此把后宫搅得天翻地覆,但芈月没有这么做,她一方面顾及多年姐妹情谊,一方面顾全秦宫大局,一直“隐忍”了多年。在这里,“隐忍”变得如此光彩照人,如此大义凛然!若是心中无丘壑,若是腹中无韬略,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做到?由此可见,芈月不仅具备小女人的情致,更兼大女人的情怀,要成就一份人生的大业舍她其谁?

芈月母子燕国为质的一年多光景,也是芈月在“隐忍”中峰回路转的人生写照。在去燕国的路上,芈月母子吃尽颠簸劳顿之苦,更有王后的爪牙刁难,身心俱疲,苦不堪言。芈月本可以选择到义渠大营衣食无忧地安度余生,但她为了儿子的前途,咬紧牙关,执意去燕。燕国为质,恶人芈茵百般迫害凌辱,芈月母子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几近走投无路,命在旦夕,但她始终没有向恶势力屈服,而是选择了“隐忍”和担当,以燎原之草的坚韧,凭借一手的好女红,在千难万险中一次次换来人生的转机,安享着内心深处那一份朴素的快乐和本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披得彩衣,食得糟糠。人生的恩宠逝去,荣华尽失,还能波澜不惊,笑看风云,这一份对“隐忍”的坚守,多么温暖人心!多么弥足珍贵!

如果说“隐忍” 是芈月在多舛的命运中自觉坚守的哲学元素,那么“抉择”则是芈月在大起大落的人生关口不得不承担的哲学命题。“抉择”不同于选择,它是临危不惧时的负重飞翔,它是权衡利弊后的自我牺牲。在《芈月传》中,芈月一生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可圈可点的“抉择”,逐步实现了她由楚国公主到秦国太后的华丽转身。

芈月的第一次“抉择”是她为救弟弟魏冉免于宫刑而主动侍寝。说她主动侍寝,其实不过是一个心有所属的怀春少女在求告无门的危难之机做出的无奈之举。芈月和黄歇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并且互定终身,但因芈茵从中作梗无法结为连理。芈月甘做陪嫁媵侍来到秦国,也是她为了有朝一日与黄歇远走高飞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去秦途中,虽亲眼目睹黄歇摔落悬崖,但她心中始终抱着一个黄歇未死的信念。因此,芈月身在秦宫,心属黄歇,她幻想着终有一日二人遂成鸳鸯佳偶。在这种情况下,芈月为救弟弟而去投怀送抱,无异于自断后路,亲手掐灭自己美好的憧憬和对人生的希冀。救弟弟义不容辞,弃黄歇又情丝难斩,当她绝望地呼喊“黄歇”的名字,泪流满面的那一刻,真是兼具了女人“梨花带雨”的娇柔和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撼人心魄。“抉择”很难很难,芈月就这样变成了大王的女人,号称“芈八子”,她以牺牲珍贵的爱情为代价,为自己赢得了一枚称霸秦宫的通行证,也为她日后大展宏图积累下丰厚的政治财富。

芈月的第二次“抉择”是她与公子稷告别了燕国的质子生涯后,对他们将何去何从所做出的理性决断。她承诺与黄歇再续前缘,回楚国去过天高云淡的幸福生活,怎奈造化弄人,秦王嬴荡意外身亡,秦国陷于一片混乱,赢夫人遵循先王遗诏派庸芮接芈月母子回国力挽狂澜,救大秦于水深火热之中。又是两难抉择,徘徊于命运的十字路口,一方是她日思夜想的温柔之乡,一方是她无心染指的刀光剑影之地,芈月该何去何从?这时她想起了大王未遂的夙愿,想起了大王对她的信任和嘱托,责任感和使命感战胜了儿女情长,芈月再一次背离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回秦国。门外,爱人黄歇和重臣庸芮都停着马车在等她,芈月姗姗地走到黄歇近前,深情款款地用手轻抚黄歇的面颊,然后义无反顾地跨上了庸芮的马车,任黄歇那歇斯底里的呼唤消失在风中。马车内,芈月痛哭失声,心碎了一地……芈月母子燕国为质一年,经历千难万险,但她从未低下高傲的头,从未流下软弱的泪,而是一次次绝地重生,用孱弱的双肩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因此,在芈月为顾全秦国大局痛斩情思而泪水恣意横流的那一刻,更加感人至深,令人动容,真是可敬可叹,可圈可点,真性情也!“抉择”很重很重,芈月牺牲了“小我”,成就了“大我”,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秦国太后的宝座,迎来了她一生中大展宏图的、辉煌卓越的四十一年。

芈月的第三次“抉择”,当属她为了扫除大秦雄霸诸侯的内部障碍,而对她与义渠王维系了多年的情感所做出的最后了断。义渠王不一定是芈月最爱的男人,但却是芈月一生中举足轻重的男人。如果说,秦王是芈月政治上的启蒙人,那么义渠王无疑是芈月得以重返秦宫坚不可摧的垫脚石,同时义渠王对于赢稷的登基和大秦的再度复兴也是功不可没。芈月不惜以身相许,并力排众议,为其诞下子嗣,说明她对义渠王是有情有爱的,并且这份情爱很重很重。怎奈芈月的儿子赢稷很不把义渠王这个“继父”放在眼里,一次次“挑衅”义渠王的权威,二人水火不容。桀骜不驯的义渠王执意要与赢稷平分大秦国土分裂势在必行!分裂秦国,是她绝对不允许的,大秦的统一是她一生的心血啊!灭掉自己的男人,又是她万般不忍的,义渠王是她的孩儿公子芾的亲生父亲啊!芈月在取舍之间再度陷入两难抉择,但她必须“抉择”!因此,当她在大殿上看着义渠王和魏冉拔刀相向之时,当她亲眼目睹自己的夫君最终在刀光剑影中慢慢倒下的那一刻,有谁能读懂一位强国太后歇斯底里般地高呼“驻手”时内心的苍凉和无助?有谁怜惜一个柔弱女子在动荡的、风云变幻的政治争斗中品之不尽的绝望和刺痛?“抉择”很苦很苦,她以“虐心”的代价再一次成全了秦国的千秋霸业。

可以说,正是在“隐忍”和“抉择”中,芈月一步步进入了秦国的统治阶层,并且坐上了太后的宝座,真正开始了她独掌秦国大权的政治生涯。一个出生卑微的女子,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战乱之秋,坐上秦国太后的宝座,实属不易,而要坐稳这个宝座,更是难上加难。芈月将如何肩负起这个重大的历史使命呢?芈月独辟蹊径,独具慧眼,独具魅力,用“智慧”点亮了自己的哲学人生。芈月是个聪明的女子,若聪明用于后宫争宠,那叫“心机”,而若抛开个人恩怨得失,将聪明置于秦国的兴衰荣辱之上,那叫“智慧”。无疑,芈月是一个智慧女人。无论是她巧用激将之法,促使张仪心甘情愿地去游说诸国不与秦国为敌,还是她协同司马错将军深入敌营规劝义渠王对秦称臣,无论是她诛杀七公子后又雪夜恭请樗里子再度效忠朝廷,还是她轻抚微隆的腹部诡异地在大殿上宣布“朕有喜了”,这一桩桩事件都彰显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女人“四两拨千斤、一笑泯恩仇”的大智慧。品评芈月的智慧,最精彩的当属赢稷登基的一段戏,惠后芈姝、魏夫人和芈月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女人背后的三股势力为大王之位的归属蓄势待发、剑拔弩张。事态危急,局面失控,千钧一发之际,芈月缓缓地、神情自若地从发际间取下金簪,把隐藏其中的先王遗诏交给樗里子,樗里子宣读遗诏,新王赢稷顺理成章地继位。一场横尸大殿、血流成河的政治斗争就这样在不动一刀一枪、不伤一兵一卒的和平演变中转危为安,初战告捷。而这场好戏的幕后策划者正是一介女子芈月,何其胆量!何其气魄!何其智慧!

“隐忍”使芈月得以存活,“抉择”让芈月获得重生,“智慧”最终成就了芈月的辉煌。孙俪饰演的芈月正是以这样的人生姿态一步步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使我们充分目睹了一代太后执政男权社会的独特魅力和政治风采,并怀着无尽的遐想缅怀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人,感念那段辉煌的岁月。回望千年的历史,在楚国的林荫小路,在秦国的大殿堂前,我愿用心铺撒一地的杜若花瓣,遥遥地向那个唤作芈月的女子致敬……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