乇 言(山格三集)
李维加 著
1、教义本部
山,因其非人力所能达成的绝世高拔,顶天立地,连接地天,理所当然成为儒道仙佛诸教,立教兴教、修炼神性的场所和基地。
人间的权力集中在京城,宇宙的神性却布在山中。这样,从京城到诸山,幅射——连接成车轮状,形成一个整体,便成为传统中华人群统一体的内在骨架性领导力量,领导人心,规整人行,将漫布于广大地域中的无数自然家庭、自然人收束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社会,再也无法分开,从古代一直走到现在。
佛教为外来宗教,约当两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随后在中国境内得到广泛传播,其最初的传播路线就恰恰是从京城到山中这么一条幅射路线。当时京城在今日的洛阳。东汉明帝梦睹神人,遂派使者前往西域求神。使者白马载经,偕同西域僧人,经过千辛万苦返回洛阳后,明帝大喜,即令在京城建成白马寺,成为后世佛家弟子尊崇的“祖庭”、“释源”,即祖师庭堂,释教源地。
经过二百多年的传布和发展之后,也就是,经过二百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规整之后,到南北朝,佛教终于在中国扎下了根,扎在哪里?就扎在“山”中。不错,都市与山中都有寺院,但是毫无疑问,佛教的基地在山中,都市中的寺院无非是山中教义生产本部设在城市里的一个个“分销点”而已。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陆续产生了一批“佛教名山”,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所谓“四大佛教名山”了,它们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其中前三山更被称为佛教“三大圣地”。
2、清凉胜境
据传,在东汉时五台山就开始建有寺院,是中国诸山中佛教最早落脚的山。这奠定了五台山作为佛教首山的基础。
五台山地处山西北中部,由一系列的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主要山峰,峰顶平坦如台状,故被称为“五台山”。这五峰分别是:东台顶,西台顶,南台顶,北台顶,中台顶。
五台山又被称为清凉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清凉”:北台顶海拔3050米,号称“华北屋脊”,峰顶终年有积雪;在北台和中台的阴坡上,积冰永久不化,人称“万年冰”。由此,五台山成为避暑胜地:山下,炎夏凉爽如秋;上至五峰顶上,则更有“六月披裘尚觉寒”之感。
五台山成为中国佛教的最大基地,正是由于其“五台”和“清凉”这两大特点,恰好与佛经中的说法偶合了的缘故——
佛经《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经》有说法:“佛(即佛祖释迦牟尼)告金刚密迹五言:‘我灭度后,于此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此说法。’”所述地理位置及“五顶”之山的特征,恰好与五台山相应。
又《华严经》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这与五台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的特点,又完全相合。
由是,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作为文殊菩萨的“演教场”,名震中外。
文殊、普贤、观音三菩萨,合称为佛教“三大士”,其中文殊、普贤分别为释迦牟尼如来佛的左右胁侍,观音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三大士为吉祥菩萨,专为人间降福,保佑人间善者消灾免祸,得享福祉,故深得中国人的亲爱。三大士之外,地藏王菩萨则专管阴间地府诸事,为善为恶者,死后将受到不同处置,而在来世的轮回中分别受到应有的善报或恶报。由此,地藏王菩萨实为一惩恶扬善的公平菩萨,他的属下“阎罗王”,在中国民间深入人心,最具威慑力。三大士与地藏王菩萨,合称“四大菩萨”,在中国最为活跃,他们分别对应一座山,由此形成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
“清凉”,从来就是中国文化赋予理想世界的最大特性之一。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明净纯爽——这些,在“感性知觉”上的对应物,就正是“清凉”。
追求“清凉世界”,为的是求得“清凉人格”:纯净无瑕,一尘不染。这已是中国传统文化早就的传统了,《准南子·地形训》:“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庄子·逍遥游》:“藐姑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曹雪芹《红楼梦》所谓“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东坡词《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都讲的是这回事。
红尘滚滚,污秽不堪,比之酷热更使人难耐。于是人们向往有一个理想的清凉之地,使肉体和精神得到彻底的解脱,心灵有一个永久的安置。
这样的清凉之地在哪里呢?就在山中。《易经》说:“遁世无闷。”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那些追求道德的隐士们,早已把山选择为他们的理想栖身之地,修身养性,养成道德,以其不可企及的“世外高风”为人世中人垂范立则,对社会作出塑造人心、维系群体的特有的贡献。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立即发现了这个秘密,毫不犹豫接手这一传统,将自己的根据地扎在山中,扯起一面大旗,号召天下众生,集合在他的大旗之下,入清凉之境,做清凉之人。由于佛教寺院的组织化,教义理论的系统化,行为要求的规范化,因而较之于以往零散分布的隐士高人们,便有着更为强大得多的力量。他不止是教化人们为善弃恶,同时也给那些在生活、精神上走上绝路的不幸者,提供人世间最后一个“避难所”,而的的确确成为现实人间的“救主”。
佛教(以及大多数宗教)为人提供了一个“战胜自我”的活的绝例:人生来有欲望,有食欲、性欲、物欲、表现欲、占有欲、支配欲……俗话说:“山难移,性难改。”绝难改变。佛教则偏偏就是要改变这不可改变的人的“本性”,刻苦修持,常常达到残酷的地步;到最后,到了真正消除欲望、六根清静的时候,那也的的确确跟“神”差不多了(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也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
由此,本来“与世无争”的佛教,反而成为一种最大的“威力”,诚老庄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因其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倒无敌于天下了。
3、圣迹不灭
在民间,这种佛的无边法力——“威力”,便化为一个个生动的传说故事,口耳相传,异口同声,成了铁案如山的事实。他们说——
从前的五台山,原本终年酷热难挡,是个最不舒服的地方。文殊菩萨来此传道,见百姓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便决定救苦救难,为百姓造福,改变一下生存的环境。他化装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东海龙宫去向龙王“借宝”,龙王取出所有奇珍异宝他都不要,却单要龙宫门外的一块大石头。龙王本不想给,因为这是一块“清凉宝石”,但考虑到,和尚绝对搬不动这块石头,就答应了。没想到,文殊菩萨轻轻用手那么一点,石头即刻缩小如鸡子,文殊菩萨将它袖了,大摇大摆走了。龙王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将清凉石带回五台山,从此,五台山便成了清凉世界。
清凉石又被称为“般若石”,它现被安放在五台山的清凉寺内,长约五米,高、宽均二米左右,为青蓝色,上面刻有一些难以辨认的经文。传说,当年文殊菩萨就打座于此石之上讲经说法,为僧徒布道。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帝曾多次上五台山朝拜,每次上山,必到清凉寺拜谒这块圣石。乾隆皇帝并有《清凉石》一诗专咏此石,诗不佳,不录。
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圣迹还有很多。如,塔院寺文殊发塔藏有文殊菩萨化作贫女赶斋时所留遗发,明神宗时修塔,人见“发色金黄,光彩无定”(清乾隆《钦定清凉山志》)。西台法雷寺有文殊座狮的足迹,等等。
4、龙兴之地
五台山被佛教界一致公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居处和道场,始于唐代。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而有天下,以后遂将太原府辖境内的五台山视为“龙兴之地”。唐太宗曾有言:“五台山者,文殊閟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武则天对五台山更为尊崇,敕命重建五台山清凉寺,并封该寺主持僧感法师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全国僧尼事”,成为掌管全国佛教界的最高僧官。而五台山也被公认为文殊圣地,声名显赫,远播海外,一些外国教徒,不远万里,前来参拜。尤其在日本,“上自天皇,下至公卿”,都施舍大量黄金作为五台山文殊菩萨的供养费用。一时五台山寺院达到鼎盛,最多时有寺庙达300多处。
清代顺治皇帝出家五台山的传说,至今在民间流传未歇。传说,顺治深爱董鄂妃,不幸妃子早逝,顺治痛不欲生,遂毅然秘密到五台山出了家。又有传说,董鄂妃即明末金陵名妓董小宛者,后人已考知其非。传说枝生传说:康熙帝曾多次上五台山朝拜,名为拜佛,实为暗中去寻访其父云云。
5、五百铁罗汉
人人都相信,五台山有真佛。由此,在传说中五台山的高僧也便法力无边。有一则“千里铸罗汉”的传说,最为神奇。说的是——
人常说“五百罗汉”,可五台山玉花池(寺)的罗汉却只有四百九十九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年寺院主持远出江南化缘铸罗汉,他每凑够一个罗汉的钱,便就地请匠人铸一个罗汉,再凑够一个的钱,再铸一个。如此一路化缘一路铸造,足迹遍布大半个江南,造下的罗汉零零散散分布在江南各地。待他造完最后一个、也就是第五百尊罗汉时,他遥空一挥手,对这五百罗汉说:“我把你们都修成形了,你们自己回玉花池去吧。”说完,主持独自回五台山不提。他回到玉花池,众罗汉早已先他一步归寺,整整齐齐排在那里;但一清点,是四百九十九尊,少了一尊。
原来,那差下的一尊罗汉在中途发生了“事故”:当他走到离玉花池五六十里地的寺沟(地名)时,见路旁有一村妇正在洗衣服,就上前打问路途:“借问施主,这里离五台山还有多远?”村妇头也不抬说:“远着哩。”罗汉又问:“到天黑能不能赶到?”村妇说:“到不了!别说你肉长的,就是铁打的罗汉也走不到!”得,一句话点破罗汉真相,罗汉即刻现出原形,立地不动了。后来,人们就在当地修了一座庙,将他供奉在那里。
6、与苦难同在
世界是美好的,但同时也充满了苦难。这苦难就源自世界,源自人本身。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许可以在某些局部上改善一下人类的处境,但在总体上却永远无法做到根除苦难,除非人化作了铁罗汉。
不错,世界在进步,就现在的电脑时代来讲,更是在飞速地进步。但是随着外在的生活手段及条件的每一个进步,人也越来变得纤弱了,其精神的、心理的负荷能力也越来越小了。他失去五百块钱的痛苦也许更超过古人失去一只手的痛苦;他外出没住上好旅馆的痛苦,他脑满肠肥之后无所事事、百无卿赖的痛苦,更超过古人饥肠辘辘濒死沟壑的痛苦;他爱情失败的痛苦,更超过古人终身不偶的痛苦;他死去一位亲人的痛苦,更超过古人阵亡千军的痛苦。身体所得待遇越来越舒适,心理感受力也越来越复杂纤细,其承受力也越来越弱,越来越经受不起大的刺激,越来越容易受到致命的伤害,越来越敏感地领受到“痛苦”的滋味。总之一句话,现代人比之古人,其肉体所受之苦的绝对总量是大大地减少了,而其精神所受之苦的量,宁可说倒是增加了。精神越来越没有了出路。
世界范围内,宗教在衰落,无可挽回的衰落。但正在衰落的宗教,依然给一些人提供一个最后的避难所:多少人,人生经受大挫折,精神走到绝路,最后出家到了五台山;设若没有五台山,恐怕他/她就只有一死了吧。而今在前往五台山的路上,人、车成流。他们当中,有旅游者,有朝拜者,有平民百姓,也有高级别的官员,有穷人,也有百万、千万富豪。不论是什么角色,进庙之后,无不心怀一腔热切的愿望,诚惶诚恐地给佛爷点上一枝香,高作揖,低叩首,而后在心里默默许上一个“愿”——那“愿”通常是极自私的:给我的官再高些,钱再多些;极少有人这样许愿:让大家过得好些,我自己哪怕下地狱!为此,不论什么人,是春风得意者,还是倒霉蛋儿,都心甘情愿、心甘情愿地匍匐在泥胎的脚下,心甘情愿、心甘情愿地自认自己的渺小,自认自己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自认这命运之绳的另一端系握在未知和偶然的手中。
在朝拜者中,我看到有一位二十来岁的男青年,三步一匍匐,一直从山下叩上山来,就像西藏的教徒那样。他显得有些疲惫,头发零乱,浑身是土。而出乎意料,他的脸上是恬静的,安详的,甚至可说是充满希望的。有人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从河北保定来……
人就是人,一切无论多么精绝的外在之物,永远无法组装到人的内在的心灵中去,而使灵魂的运转规则有哪怕些许的改变。精神运转自有自身的规则,这是大自然亿万千年造化的产物,要改变它,该说是也需要同样长的时段。但是在这期间,人类本身早已毁灭又再生不知轮回了多少次了。佛教讲“劫”,谓天地生灭一次为一劫,一劫为多少万年。这说法是典型的神谕式的,但——就大尺度的宇宙论而言——却也足够追魂摄魄,让人悚然生畏。
7、峨眉天下秀
峨眉之秀,秀在山,秀在水,秀在绿,秀在月,但却又统统不是。其秀在骨,在整体的神韵。不入其境,不得其秀。入其境,势利小人,不得其秀;局促细人,不得其秀;混世浅人,不得其秀;凶毒恶人,不得其秀。而韵人雅人,方入其境,又化入其中,浑然适忘其秀。
峨眉之秀,在初离其境,细细回味中,斯得其秀。犹如美酒之美,不在入喉之际,反在初咽之后。李白有诗曰:“峨眉山月半轮秋,映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在远离峨眉之际,那美的山,那山中的故人,那对山对人的思情,便一涌而上,翻入胸次,使人千般眷念,万种感怀,悠悠地,悠悠地,渗透全身心,晃如走出刚刚还身在其中的梦境一般。当此之时,那梦的美,方才呈现在人的眼前,并释放出其全部的力量,将人摄定,动弹不得,如魔如幻,如怔如痴。《水经注》引《益州记》记:“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焉。”峨眉山由此得名。而其仪态,也的的确确犹如让人怜之爱之不够的一位美人,拥别之后,仿佛才真正领会、体味到她那独有的美好,魂为之牵,梦为之绕,不禁——套用我夫子之言——连连赞叹曰:“美在斯,美在斯!”
8、普贤道场
美境即仙境。唐以前,峨眉山为道教基地,被称为“灵虚洞天”,多少道士在此修炼,飘飘欲仙。道教之祖东汉张陵,曾有著作《峨眉山灵异记》,专记峨眉的仙灵事迹。今纯阳殿附近有千人洞,据传为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在神水阁前,立有六块大石碑,每碑镌一字,合为“灵虚太妙之天”六字,传为吕洞宾手迹。此外,东汉的左慈,唐代的逊思邈,明代的张三丰等道教著名人物,也都曾在峨眉山游览、居住过。
佛教传入峨眉山在东汉。据《峨眉山志》记,有隐士蒲公者,入山采药,见有一头鹿,每向前迈出一步,脚踪处现出一朵莲花。蒲公循迹追踪,一直到峰顶,鹿不见了,却见眼前出现一片灿烂异光。蒲公心中吃惊,归去向西域高僧宝掌请教,宝掌说,那是普贤菩萨显灵,那异光即为佛光。蒲公幡然得悟,皈依佛门,在现佛光的峰顶创建祖殿,即后来的光相寺。
东晋高僧慧持于隆安三年来峨眉山建寺,供普贤,称为普贤寺(唐时改称白水寺),峨眉山成为普贤道场由此始。至今,峨眉山多有普贤圣迹,为人指点述说——
在纯阳殿前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叫普贤石,传为普贤游山时曾在上面小憩。
在龙门洞上游,索桥下有一块船形巨石,称为普贤船,传说普贤曾以此船将佛经运至峨眉,事后泊在此处。石船上方崖壁刻有四个大字:“藏舟于壑”。
在前往金顶的路上,有一石砌六边形水池叫洗象池,传说普贤曾在此洗浴其座骑——白象。
……
文殊师利,为智慧之意。普贤为梵文“三曼跋罗”的意译,意为苦行(求善)。《大乘经》曰:“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又曰:“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重静莫若象,故好象。”由是普贤的坐骑为白象,象征广大功德圆满。
9、美山如美女:峨眉——蛾眉
峨眉山位在四川盆地西南峨眉县境内,属横断山系邛崃山脉,包括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四山。大、二、三峨山相连不断,四峨山另居一地,与前者相距约二十里。民间传说,四山为四美女所化——
传说,一画师与峨眉县西门外西坡寺僧人相善,画师贫不能自存,寄居寺中,僧人多方关照。临行,画师为酬僧人厚意,画四幅条屏,每幅一个美女,题名《峨眉四女图》,赠给僧人,并嘱僧人,须藏在箱中,七七四十九日方可挂出。画师走后不久,僧人性急,开箱取画挂起来。一日,僧人外出归来,只见四位美丽的姑娘在屋里说笑嬉戏,她们看见和尚进来,夺门逃去。三个姐姐跑得快,跑在前面,四妹落在最后。和尚在后紧追不舍,追着追着,四美人均化为山:三位姐姐在一处,成为大、二、三峨山;四妹在另一处,为四娥山。和尚怅然若失,守在四峨山旁,一直到死。死后人们为他修了一座寺院记念他,就是今日的瓷佛寺。
这个故事隐约对僧人有些不恭:表现他贪恋美色,至死不悔,不知是意在责备,还是同情。在我看来,这其中大有深意存焉:那就是,那些虔诚的佛家弟子,他们所以能够割舍人间情爱一心入山苦修,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原因即是:他们是移情于美山了呀,美山即如美女!“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挚爱山川之美,天下胜景,多所占守,这是佛家之幸,也是山川之幸。人间之至景,常常深藏于深山绝地,倘不是无畏僧人入山,则“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乌》)也着实美人不见赏,太寂寞、太浪费了。反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桃花与山僧一并证入“妙”境也矣!
10、颠倒皇家
峨眉山自东晋改道观乾明观为佛寺中峰寺始,佛道并存。降及隋唐,佛教转盛,山上普建寺庙,一些道观也相继改为佛堂。至清顺治间,山上最后一家道观纯阳殿也为僧人占去,峨眉山遂成为佛家一统天下。
峨眉山道、佛之消长,与世俗王权的支持是紧密相关的。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山僧茂真奉诏入朝,太宗妃子元珍让他圆梦,茂说:“当有储嗣。”后来果然生下仁宗皇帝。宋太宗大喜,御赐黄金三千两,买作赤铜,在成都铸造普贤菩萨骑象造像。造像巨大,分段铸造,然后以骡马驮到山上,再焊接为一体。白象脚踏莲花,巨鼻垂地,口含六牙。象背上,普贤头戴镂空五佛金冠,身披袈裟,庄严辉煌。铜像全高7.35米,重62吨,至今完好无损,实为稀世文物。
到明代,明神宗的母亲有感于前朝故实,亲自到白水寺发愿求子,不久,竟也奇迹般怀孕得子,后来生下神宗皇帝。由是,菩萨灵威,盛传朝廷上下。万历二十年,适逢神宗母亲六十大寿,神宗皇帝亲题“圣寿万年寺”,御赐白水寺,白水寺由是改名为万年寺,寺院香火更加兴盛了。
11、人也是趋光的生灵
在地形结构上,峨眉山完全不同于五台山。五台山的地形结构,总体上是一种“中心幅射”的结构:进入五台山,直扑“菩萨顶”,然后以菩萨顶为中心,向四周幅射,至诸台诸寺,朝拜游览。这是五台山的章法。
峨眉山则为一种纵向展开的线形结构,如同一本打开的侦探小说,从开始入局到中局,曲曲折折,一路行来,一直展开到最后,进入高潮,也是全书的终局。这峨眉山的“高潮”处,就在“金顶”。这样的结构布局,在中国其他许多山系中也常可看到,如泰山,如黄山。影响到中国的园林,许多大型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也是如此一种布置(升“佛香阁”到达“高潮”)。
上峨眉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上“金顶”。金顶,不特是峨眉山的最高景点(位在大峨山,海拔三千多米)从而在登览上达到顶点;而且,金顶上有“睹光台”,在睹光台上可看到为峨眉山特有的“佛灯”“佛光”,而在精神上也达到极致,达成最后的圆满。这是峨眉胜景其特胜处。
“佛灯”“佛光”是怎么回事?
在没有月光的秋夜,站在金顶睹光台上会看到:台下谷底,点点莹光,闪烁汇聚,越聚越多,好像无数夜明珠在浮游攒动。——这就是佛灯,人称“万盏佛灯朝普贤”。
在无风晴朗的午后,站在睹光台上远望台下无边云海,这时便可看到:在云海海面上现出一个彩色光环,虚若镜像;在光环正中,端端正正映出观者自己的影像,真是神奇之极!——这便是佛光(道教则称为道光)。而峨眉山由此也被佛家称为“大光明山”。
佛光并不是常常能看到,故而佛教信徒对此极为看重,一旦看到光环,便认定自己与佛有缘,有人竟毫不犹豫纵身跳入“光环之中”……
12、海上神仙
中国自古对飘忽无定、可望不可及的神秘的海上仙山格外入迷,魂牵梦绕,“望洋兴叹”,不能释怀。秦皇、汉武都曾十分用力去寻找海上仙山,没有结果,抱憾终身。唐宋以降,这样的海上仙都终于在人间落成,那就是浙江海面上的普陀山。
普陀山位在杭州湾以东百十海里莲花洋中,处舟山群岛中部。远望若隐若现,若真若幻;踏上海岛,神清气爽,举目四望,若身在巨舟之中。远望近睹,都是一派神仙气象。身在如此仙境中,一切俗念尘想,也便一扫而光,身不由己,灵魂出窍,飘向冥冥中神的世界。
13、观音道场
这是一位美丽非凡的女神,大慈大悲,可亲可爱。她就是为中华大地所有人一致喜爱的观音菩萨。
普陀山为中国四大佛山中观音菩萨的道场。史载,唐大中十二年,有日本僧人名慧锷者,从五台山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像,欲请回日本本土去供奉。不想船行至舟山群岛梅岭二岛时,遇礁不前。慧锷以为,这是菩萨到家了,不愿东渡;遂于岛上搭篷供奉,名为“不肯去观音院”。
佛经上说,观音菩萨的道场在印度洋上的补怛洛伽山。观音落脚普陀山后,人遂根据补怛洛伽山的译音,将梅岭二岛,其一称为普陀山,其一称为洛伽山。宋代,宋神宗赐名“不肯去观音院”为“普陀观音寺”,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之地,普陀山观音道场由此形成。
明清时,普陀山寺院达到极盛,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禅寺,八十八座庵堂,僧尼数千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天佛国”。观世音系梵语意译,意为“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人有痛苦,称念观世音佛号,观音菩萨听到后立即前往解救,拔除苦难。所以,观音菩萨其全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正是观音菩萨的基本神性。观世音又常被简称为观音,那是当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造成的。
14、美丽的女神
《法华经·普门品》记:众生遇到水火之害、盗贼之害、鬼怪之害及情欲之害不可解脱时,只要呼唤一声“观世音菩萨”,菩萨即循声前往救助,最为灵验。《普陀洛伽山志》载:宋神宗元丰三年,大臣王舜封奉旨出使三韩,海上遇到风暴,船将倾覆,万分危急,王舜封呼观世音佛号,风暴随即解除,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观音是这样一位关怀人间苦难的善神,因此格外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不论有什么心事,都爱向这位慈悲女神倾诉,请求救助。
子嗣是传统中国妇女的命运所在,不论如何苦,只要生有子女,就不算苦,就还有希望。相反,缺儿少女,那可就是苦到了头,彻底绝望,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这时,十分自然,她们想起了观音菩萨,纷纷到她老人家神前求子。
中国传统的送子神为古老的民族母祖神“王母娘娘”,近代以来,许多地方尊泰山娘娘(碧霞元君)为送子神,南方一些地方也到天后(或称天妃)庙祈子。各地的娘娘庙或奶奶庙所供,即为王母娘娘或泰山娘娘。除此之外,民间各地还有各式各样的巫术祈子形式,如流行于贵州的“偷瓜送子”,湖南的“麒麟送子”(仪式为:元宵节龙灯队到家,绕祈子妇女一周),安徽的“摸秋送子”(瓜架豆棚间摸瓜豆),及“食南瓜”、“抱泥孩”、“借鞋”、“点孩儿灯”等等,不一而足。
佛教盛行后,到观音庙求子,成为中华南北最普遍的一种求子方式。这一方面与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基本神性有关,同时,也是观音戏剧性的性别变化的结果——
本来,据佛教教义,佛、菩萨已彻底超拔于尘世之上,因而无所谓男女性别,而是根据不同场合的不同需要,随机应化,现出各种化身。唐以前,观音的固定化身为男子。从唐代开始,出家修持者中女子逐渐多起来,下自平民,上到太后公主,削发为尼,成为习见现象,反映了佛教已深入家庭之中,有了一个女性信徒群体。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佛界也便跟着产生了女性神,观音菩萨于是由男改女,由一魁伟丈夫(唐以前的塑像)变为一体态丰满、翠眉凤眼、樱桃小口、长发垂肩的绝美女子。
当然,这样的变化也不是平空而来,而是有着佛经教义上的依据——据《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为救苦难众生,常常随机化身——她有三十三种应化身形,这其中就有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女身,等等。这么多的妇女化身,这在其他菩萨身上是没有过的现象。由此,观音后来终于由男变女,也就十分自然了。
观音由男变女后,不特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母神,为妇女送子,保佑家庭;而且以其圣美的容颜,成为中国特有的“主管爱与美的女神”,其传说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在普陀及其它供观音的庙里,供观音,必定侧面供有韦驮神。韦驮本是佛教的护法神,英武无比。但在中国民间,他已中国化了——据《普陀洛迦山志》记载说:韦驮原为鲁班弟子,住在峨眉山下嘉陵江边,他看到人们渡江无桥,决心造一座桥,为大家造福。这时,适逢观音菩萨云游到此,也有这样的想法。当天,各地贴出告示:称:三月十三日,江心站一少女,谁能用银子击中她,她就许嫁于谁。这一天,许多人带着银子,争着投击江心的少女,银子纷纷落水,谁也投不中。韦驮过来,看见江中女子美貌非凡,情不自禁,心生爱意,掏出银子就掷,左掷右掷投不中,急得他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位老者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愿意帮忙,让他再掷。韦驮这一掷,不偏不倚,正好打中观音。观音大惊,定睛一看,看出原来是吕洞宾化作一老者在开她的玩笑。但既然有言在先,也就不好反口,只好捞起江中银子,交与老艄公嘱他自去造桥,她自己则起身携韦驮回到普陀山,就让韦驮做了她的护法神,一直跟在自己的身边。菩萨当然是不能真结婚的,但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他们二人仍然是名义上的夫妻,民间口语称为:“对面夫妻”。虽然有名无实,但一位美丽绝伦,一位勇武绝世,郎才女貌,却也着实是一对般配的好夫妻,让人羡慕。
这一传说,在长江流域则变异为,将向观音的求爱者直接说成是吕洞宾,题为《吕洞宾戏牡丹》。吕洞宾是中国道教诸神中最为风流倜傥、让女子艳羡的一位男神,将他许配观音,二美合一,一方面反映了民间特好造就美、成全美的固有心态,同时曲折反映了现实中佛道二教日趋融合的社会背景。
15、壮烈的女神
观音和吕洞宾同是美的,然而在精神底蕴上,前者比之后者却要深厚得多:根据佛典观音三十三化身的说法,后世庙宇中观音亦有三十三种造像,其中有两种造像最为普及:一种可谓观音的标准造像——手持净瓶、杨枝,正在为人间淋洒甘露;另一种为千手千眼观音。对此,民间传说中赋予观音极为撼动人心的文化力量,可称为是中国的“李尔王的故事”——传说:春秋时楚庄王有三个女儿,观音菩萨为庄王的三女儿,叫妙善。三个女儿长大后,庄王为她们择婿,两个姐姐妙因、妙缘都十分高兴,独三女儿妙善不愿出嫁——她心中另有宏愿。庄王愤怒,将妙善赶出王宫,妙善从此削发为尼,清静修行。后来,庄王年老得病,百治不愈。医生说,只有以自己亲生女儿的眼和手为药服下,方可治愈。庄王召来大、二女儿,两个女儿却不愿贡献。三女儿得到消息,不召自来,献出了自己的手和眼,庄王病愈。妙善的行为感动了佛祖,立即赐她千手千眼,并修成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
于此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何以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是那么深入人心。她的“慈悲”实在已达到了人间所谓“献身精神”的极顶,再无以复加。不由广大民众不动心,从此永远将她装在心中,跟从她,追随她,信仰她,而将她的事迹广为传扬,将她的圣迹镌刻在所有有人烟的地方。
16、圣迹与圣灵同在
在观音菩萨所有圣迹中,普陀山的圣迹自然是最权威的——
过了西天门,便到了梅福庵,由梅福庵前行百余米,可见一菱形巨石,称为“磐陀石”。传说当年观音菩萨在此说法,东海龙王不服,观音菩萨于是手指一点,化出这块石头,让龙王来搬。龙王推了推,石头摇摇欲坠,但就是掀不动。龙王调来虾兵蟹将,刮起飓风,掀起巨浪,石头依然岿然不动,稳如磐石。龙王只好认输。当年孙中山先生游山到此,曾写下“灵石”二字,镌刻石上,至今仍在。
在磐陀石旁边,有两块石头,酷似海龟:一龟在前,昂首耸颈,一幅凝神倾听的模样;一龟在后,作奋力欲挤到前面的模样。传说,它们这是在听观音说法,听得入了迷,天亮未归,化为了石头。
从佛顶山下山左行到山脚,来到梵音洞,只听海潮排空入洞,声如巨雷,人称“梵音”。传说洞中时现观音种种法相。回看入口处石牌坊上楹联:“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知无觉。”
若有所悟:这话仿佛就出自菩萨之口,海潮有信,自来自去;山石无心,亘古不改。有灵有智的人类,自托聪明,跳来跳去,而终不能自己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地升空,即使科学昌明的今天,人可以坐飞船如履平地到太空随意散步,而人头顶上横着的依然是天,天上依然镌刻着“命运”二字,将人死死罩定,腾挪不开。人可以、而且应该为自己的成就自豪,但面对造化,人永远不可以狂妄,不可以失去一颗虔敬之心。踏上普陀,那海潮,那山石,提醒你永远记住这一点……
17、“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九华山地处安徽南部青阳县境内,南邻黄山,北临长江。山上奇峰怪石,山泉瀑布,蔚成奇观,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山有九峰,宛如莲花,李白当年曾有诗记曰:“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又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以后遂得名被称为九华山。
佛教自来崇尚莲花,九华山形似莲花,可谓是天然与佛有缘了。唐高宗永徽四年,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渡海来华,云游九华山,喜九华之清幽,遂住下来苦修七十五年,于玄宗开元十六年,九十六岁时圆寂。三年后开函,传说“颜色如生,兜罗手软”,形象与佛教中地藏菩萨王十分相像。众僧遂认定这就是地藏的化身,而予以崇拜,将九华山定为地藏王菩萨的专供道场。
地藏是梵语的音译,据《地藏十轮经》,他是在如来佛(现在佛)灭度以后、弥勒佛(未来佛)未生之前,应如来之托,代理教化六道轮回众生之务,算是“代理佛”了。《地藏本愿经》记,释迦牟尼还安排地藏担任“幽明教主”,地藏接任,当场立下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一定要尽度众生,使他们脱离苦难,转生极乐;没有罪鬼,地狱成空,他才最后一个离开地狱。可谓惊天动地,宏誓大愿。因此,他又被称为“大愿地藏”,是佛教四大菩萨中在中国影响仅次于观音的一位菩萨。尤其他属下有“十殿阎王”,更是影响人心深著,连小儿听了也感到恐惧;而后来居上,取代了中国本土的地狱神“东岳大帝”的位置。
其实,地藏菩萨按其本意,是要度人的,而不是要惩罚人的,体现了一种人类精神中“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永恒的牺牲精神。
两相比较:如果说观音菩萨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慈悲,是对人类的一种母性的爱的话;那么地藏菩萨则充满了凌厉的阳刚之气,而呈现出殉道者一往无前的大丈夫气概。
有趣的是,佛教在中国传布的过程中,观音菩萨是由男变女,而地藏菩萨则刚好相反,是由女变男。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原是印度最高贵种姓婆罗门之女,她母亲因蔑视佛法死后下在地狱受苦,她为了解救母亲,变卖全部家产捐给寺院,由此感动佛祖,使她梦游地狱,见到母亲。地狱的种种悲惨情景使她十分震撼,于是当场在佛祖前立下誓言:要解救地狱中所有罪鬼出苦海。后来,她做了地藏菩萨后,则由女子变成为一位堂堂伟丈夫。
地藏之取名,取自《地藏十轮经》中“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其牺牲、普度精神,诚为博大深厚之大地精神的一种活现。
18、先进山门为长老
地藏的来历,在中国有另一种说法,说他就是著名的佛教故事、戏曲《目连救母》中的目连,其故事梗概与前述婆罗门女救母的故事情节略同。
在九华山,最有影响的是第三种说法:认为地藏就是前面讲过的金乔觉。金乔觉,实有其人,据《高僧传》记载,他是朝鲜新罗国第七代国王金理洪之子,七岁时,父王去世,王位由其叔父继承。长大以后,金乔觉厌倦宫廷生活,抛弃富贵,携白犬一只,锡杖一柄,只身航海来华,落脚九华山苦修,住石洞茅篷,吃粗粝饭食,赢得不少信徒。
信徒之一名叫诸葛节,四处募集,欲为金乔觉盖一座寺庙。当时,九华山土地为当地富绅闵公所有,诸葛节说服闵公献地,闵公问金乔觉需地几何,金乔觉答:“一袈裟所覆盖地足矣。”闵公欣然答应。却见金乔觉唰的一声抛出袈裟,升到空中,化作一张巨大的天网,落下后将整个九华山罩定。闵公目瞪口呆,不由拜倒在地,成为金乔觉的弟子。而九华山也便尽为佛家所有。
民间传说,闵公随金乔觉出家后,到了寺院,才知道他的小儿子已先他一步出家,成为金乔觉的大弟子,法号“道明”——他是在山中遇虎,被金乔觉救下,遂跟随金乔觉出家的。这样,根据佛家“先进山门为长老”的规矩,闵公反得认儿子道明和尚为“师兄”,自己为师弟。在今九华山寺庙里,塑在地藏菩萨像左右两侧的两尊塑像,上手右边的是道明,下手左边的便是闵公。虽然与中国传统孝道相忤,但却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未必不合于儒家精神,那就是唐代韩愈《师说》所谓:“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9、山深景幽
因九华山地藏菩萨俗信为金乔觉化身,所以又称金地藏;而金乔觉原为王子,故地藏菩萨亦称王,称为“地藏王菩萨”。今九华山神光岭上,有专供金地藏的“月身”宝殿,俗称“肉身殿”。据说,金乔觉生前曾在此讲经说法,死后安厝于此。大殿共三重:地藏殿居中,后面是阎罗殿,最前面一重为灵官殿——所供守护神却是道教的“三眼灵官”,也就是马灵官,又称马明王,系由天驷星演变而来,体现了佛道二教互相融合的奇异情景。
道教崇自然,九华山山深景幽,最早本由道教所开发,是道教的教场,汉代的窦伯玉,晋代的葛洪(抱朴子),均曾在此建坛传教。从晋代开始,佛教在此建寺,至唐代,全山成为佛教的领地,在明清达到极盛,有佛寺156座,僧尼三四千人,史称“香火之盛甲天下”。
寺庙建筑,别具特点:因山就势,路边、洞壑、峭壁、峰顶,无不建有寺庙,从山脚五溪到山腹九华街到最高峰天台,曲曲折折一路建上去,古诗称为:“九华一千寺,建在云雾中。”
幽深静穆的九华山,山青水碧,云浓雾深,拨开云雾,层累层积,满山包裹、储藏着的,是既往中华深厚无比的文化积累,于古曾经统摄着山外众多生灵的心灵,让他们恐惧,也给他们希望,使他们的灵魂在大恐惧大欢喜的回旋中狂舞,有时虽然不免筋疲力竭,但永远不会失落、无聊,不会为生活突然之间没有了意义而痛不欲生;于今仍然不时发散出阵阵顽强的文化幅射,使那些陷身于货币迷阵中的人们有时不免心中掠过一丝震撼,而不得不偶为之回首,抚一抚自己那飘飘无根的灵魂,使之多少有所牵系,增加一点分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