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雄威
——为支持《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文而作
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青年》杂志发表的徐伟新《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经济改革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意识形态亟需发展,以便为经济建设服务。《重构》一文把当前的意识形态新走向、新特点概括为“多样性”、“冲突性”和“过渡性”三个方面很有道理。这正是理论重振的大好时机。
中国的老左们亵渎马克思主义多年,以至把马克思主义引向谬误,让普通百姓不敢恭维。老右们则一直企图放弃马克思主义,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抹杀理论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致使普通百姓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到底有哪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指经得起实践检验而又不怕批、谁也批不倒的那部分理论。
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谁使两者脱节,违背这一规律,谁就要碰壁。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中国的政治改革则因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的形势而导致了一九八九年的“六·四”风波。老百姓有一句新谚语说得好:“理论若僵化,大政必出岔。”
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是不是“基本原理”,当然可以讨论。但是,从实践上看,人为地改变它的发展顺序,跨越资本主义阶段而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到目前为止,至少还没有成功的例子,而失败的教训、人类付出的惨重代价却是有目共睹的。
《重构》一文准确地提到,过去“由于片面强调和突出了阶级斗争等政治内容,并使之教条化,忽视乃至抹煞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重构》一文又准确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所致力的事业就是人类的解放与人的发展,唯物史观正是由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而建立起来的。”为了支持《重构》一文作者的这些正确说明,今天不仅补充提出了重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雄威问题,还愿意拿出“重振”的具体行动,寄上《“恶”是历史前进的杠杆》一篇文章,尝试着还“人”以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编辑同志如觉得这两篇文章对繁荣中国的社会科学有好处,就请不惜篇幅地一并发表。谢谢。
写于一九九四年
注:文中提到的《“恶”是历史前进的杠杆》一篇文章见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于是乎著《我的世界观》一书下册,因文字偏长,此处不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