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圆应是圆满之愿,客家乡里人,没有什么文墨,但朴实好客也很讲礼貌待客,有客来,虽贫穷,也会想办法尽力做些好吃的菜肴,满满心意待客,于此成了客家人文化精髓。喝酒吃饭,客人只说吃饱了,主人会自责,以为待客不周,去买去借都会再弄酒来,希望客人能满意。客人说酒足飯饱,主人会很高兴。这就是客家人的待客之本。即使以豆腐制成的食物也称为满圆子,一来祝愿来客圆满,二来节日里为家人团圆助乐,都离不一个圆字。煎满圆子除味美香嫩可口外,与此深意不无关系。
说起满圆子,还有一个我父亲讲过,母亲用来解我难题的故事,充满智慧与哲理,成了激励我奋斗的精神源泉。长汀豆腐可做出酿豆腐、蒸豆腐圆、三角豆腐、豆腐干等等五花八门的菜种,一道简简单单的菜肴煎满圆子,怎么能有激励自已的作用,这个故事与兄長出生前,父母打定主意盖房有关。
一九五三年春节前,母亲己怀有哥哥,可家里住的是两间漏风漏雨的毛草土坯房,既做橱房又做卧室。家里穷苦,连三餐度日都难,盖房如登天。家乡河田自然条件恶劣,有“山穷水恶苦中苦,有女莫嫁河田郎”之说。一天,母亲对父亲说,这么破烂的房子,孩子出生后会受苦,怎么办?父亲是家中顶梁柱,想着添丁的喜悦与希望,直面困境,叫母亲去后房间看看米缸还有多少米,母亲说只剩两升米。父母当时商讨再三后,断然决定,牵头邀集亲朋,联合同宗三兄弟共同策划盖房大举,就用二升米换二斤米粉,去街上赊来二条豆腐,每条约20公分宽,正方形,弄了些米酒。母亲用豆腐与地瓜粉混料,均匀成黏浆状,煎成满圆子,再炒一大盘米粉。家人与乡邻朋友边吃边议,决定盖房。借钱、赊帐、请助工、借物、自成小工,多管齐下。1953年农历9月13日,用于放置神龛的主墙壁建成,当地人称为天字壁,也就是用来挂祖宗画像或故去亲人照片的地方。春节前盖好了三家人同栖一屋,又各有所主的盖瓦新土房,形成上下两厅,中间天井,两侧边房共八间的布局。所欠债务还了十多年才还清。好事成双,哥哥正好是主壁建成那天的晚饭时间出生的,因旧宅拆了盖新房,一家人借居在隔避堂叔家,我兄长也就是在叔叔家来到人世间的。自此有了新房后,赚钱还债,出力助工,父母更是以坚强毅力倾情于养儿育女,改变贫困面貌。
懂事后的我,听过父亲讲盖房事多遍,他总是寄望于后人,所以,这件事我深深记于脑海中。为此,当2000年我与妻因购房支不起首付而闹心,无财力基础,回乡探亲时与母说起这事,母亲每次都说上面这个故事,鼓励我,我叫《满圆子盖房的故事》。母亲说做事情,特别是盖房买房,不能等到有钱再去想,等你有了钱,房价又上了,情况变化了,你又买不起或者盖不成房子了。现在回头想想,母亲的开导完全合符人生创业规则,一语中的,我真是终生受益。后来,用按揭方式买了房,改善了居住条件,也按此理为单位做了一点有利的工作。由此我对煎满圆子更是充满神往,不仅仅尊崇一道美食。对我而言,舌尖上的滿圆子,是追忆一神精神,一种力量。时常提醒自己无论再大困难,要用心去做,力求画圆为满,而又不唯圆满,品尝这道美食的意义,对我来说就非同一般了。
日前,回去敬祖思过,看了经受一九八八年大洪灾未被摧毁的祖屋老宅,屋顶几处会漏雨未得检修,天井杂草疯长未得除去,前厅右厢房里,火草盛茂而未得抑制,一丝伤感再上心头,这是自已出生的地方,更是支撑自己生命力量的地方。母亲一辈子近50年棲居于此,受尽生活苦,又为了家和孩子,心灵手巧做出煎满圆子等一道道美食的橱房,却因当年洪灾倒毁,只剩残垣断壁。正是人活一世,诸事无常,满圆而不唯圆满,天底下什么事都圆圆满满,也难上难,重要的还是要坚持,自信与阳光,说起来我想这应是客家小吃满圆子的特质(写于羊年初五,修改于2015年11月19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