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童年

时间:2015/9/13 作者: 半缕阳光 热度: 98991

         童年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教室里略带低缓的读书声还环绕在耳边,我的思绪却不由自主的飘向了远方。

  那年,我才七八岁。和作者一样的年纪,却过着和作者与众不同的生活。“怡儿,一会我和你爸要出去趟阿。你就在花园这玩别乱跑阿。”母亲站在附近不远处的楼底下向我呼喊着。我回过头朝她挥了挥手示意已经明白。每次她们一离开,我就可以在花园底下和朋友们玩到很晚。甚至有时候能够连饭都可以省略不吃了,也完全没有任何饥饿的感觉。回到家时已经夜深人静,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母亲就坐在客厅的餐桌边。母亲脸上的表情沉重不已,我下意识的避开了她的目光。径直往房间走,她却把我死死的拽到了椅子上。我的手臂被拽的通红,年幼无知的我眼泪即刻就如断了线的珍珠般掉了下来。母亲犹如没看见我的眼泪,她厉声呵斥道“我放在冰箱里的饭菜不是让你拿出来热吗?怎么动都没动。还那么晚才回来?……”当时的我不能理解母亲的做法,为什么我只是没有吃饭就要被她这样训斥。直到长大后才理解了母亲,她是为了告诉自己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往年的人们也仅是因为这些饭菜,亦或是菜叶饭粒都打得不可开交。相比之下,我有的吃却还不珍惜。

  我的童年是一本上了锁的日记本,偶尔会打开来细细品味,可它依然被锁在了记忆的深处。这让我想起了高尔基写的一本自传“童年”。《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这本书我早在初中时期拜读过,阿廖沙的童年是极其悲惨和不如意的。时代背景的不同导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截然的不同。这本书也让我深深的反思了自己,如若让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的童年还能够那么多姿多彩无忧无虑吗。答案是否定的。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是的,童年这本书仿佛带着我们走入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下孩童的生活,让我们与当今幸福的生活作对比。

  毫无疑问,不论是柳叶儿里作者摘菜叶吃的童年还是高尔基诉说的阿廖沙自幼寄宿在外祖父母家悲惨的童年也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比不上她们,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比他们过的好。然而我们每一个人却并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童年。

  童年已成为永久的过去式,不会再复返。我们要做的是仰望未来,脚踏实地的做好现在的一切。

  纯真无邪的孩童时期已经度过了,没有人可以时光倒流。小时候,我们拼命想长大,长大后才发现还是童年最无瑕;读书时我们做梦都想工作,工作后才明白还是寒窗时光最留恋;我们是一路向前走的,走过了也就错过了,唯有珍惜即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

  大翻译家傅雷为培养长子傅聪说过的一段名言:你可以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你会有一个快乐的成年。但拥有一个快乐的成年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朱熹曾说过一段话时刻警示着我们。“童年似流水一样的过去,时光是不老的,老的是人。走在时间里的人,于纷扰的世间,忙碌着做一些可有可无 的事情。混迹于人群中失去自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模样了。百学须先立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