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鼓吹漫谈

时间:2015/8/26 作者: 他乡月 热度: 86421

鼓吹,顾名思义,就是鼓掌吹捧的意思,因起源于古代礼仪的祭祀音乐,故此,民间对于善于吹捧别人的人称之为“吹鼓手”。

谈起鼓吹,现在大家都觉得这是个贬义词。其实,它主要还是一个褒义词,退一步讲也是中性词。

古往今来,鼓吹者众。从乡村阡陌到市井里弄,从野老匹夫到知名人士,而尤以文艺界鼓吹者最多。对于一个人喜欢他(她)的作品,当然就要鼓掌、喝彩,这是顺理成章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对于优秀的歌手、艺术家他们的演出,从来都是不吝啬自己的掌声。而对于文学作品也是一样的,我们看见一些优秀作品发表以后总会有一些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对其“吹毛求疵”,这本身就是一种再鉴赏,并在此期间予以肯定、鼓吹。

论坛也莫不如此,对于朋友们的帖子觉得好、觉得能引起共鸣,自然就要喝彩了。对于给朋友们喝彩,有些人认为不屑,也许他们觉得这样会抬高别人的地位,进而降低自己的水平,有失尊严。对于此,有人概括为“文人相轻”。其实,文人本来是不相轻的。纵观文学史从韩柳开始,还有那同样文学家的刘禹锡,对于柳宗元的文章推崇之至可谓空前绝后。恰恰相反,我认为鼓吹别人的帖子,这是对别人的肯定的同时,也是自己鉴赏力的一种客观体现,其中无不显示出自己的品位和性情。还有,我们在鼓吹别人的同时,也下意识地去深刻领会人家帖子的深刻内涵,并在组织赞美词中提高自己组织文字的水平、能力,这是多么一举两得的事情。

树下论坛上我为很多人及其帖子鼓吹过:香文的长篇小说、真儿的卧佛庵系列、老榆树的书籍、春之旷野的新著、里帐篷的诗歌、陌悠的动物随笔小说.....为此,私下里有人戏称我树下原创“吹鼓手”。我很高兴朋友们给我这样的称呼,这外号里面透着玩笑,更多的则是认证了我的真诚——感觉好了就说出来(一如池莉“有了快感她就喊”)。

而对于有些帖子,几近卖弄和显摆的那些,不但没有鼓吹的兴趣,即便拍砖也是懒得。文章里卖弄学识是下策,而卖弄官衔、居所、摆设......则是下下策了,而某些人竟然乐此不疲,甚至于卖弄起老子曾经的官衔了,真行啊。卖弄老子说明自己不行(当然,卖弄自己的孩子怎样也是不可取的),一如那些八旗后裔,不能振兴其皇室祖宗,只能在口风里晾晒其幽怨的回忆和灿烂的“曾经”。这样的帖子,其实到了这份上,就没有你再鼓吹的余地了,一如那台上的歌星叫嚣着掌声多么热烈,其实就是自己在那里聒噪罢了。

鼓吹还有一个度的问题。这里的度,一是指态度,二是指风度,三是指适度。

首先,我们鼓吹的态度绝对要真诚,好就是好,要说出帖子好在哪里;不好的话就不要因为即便大腕的帖子也不要虚伪地去喝彩,再说那样也有喝倒彩的嫌疑,容易引起大家的讨厌。香文的长篇小说的打上历史烙印的家族史厚重感、卧佛庵系列随笔中的沉静和隽永、里帐篷诗歌的童稚和纯真、榆老对文学创作态度上体现出的坚韧坚持坚守、春之旷野前辈的勤勉谦虚老当益壮、陌悠动物文学的情趣悠然......这些无不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让我由衷地为其击节、喝彩。

其次,鼓吹的风度上也要讲究的。时下那些“追星族”们的做法让人很不理解也很不屑。你看看那些发烧客,飞吻、癫痫、还双腿跪地(大概想学习西欧中世纪的骑士给贵妇单膝跪地的举止没成想弄巧成拙)......人说:跪天、跪地、跪父母,人家可好......前些日子看书,说是明朝一个老几每每剧场看戏,捧他崇拜的一个坤角时候,他经常如下动作:双手举高鼓掌、跺脚,头埋在裆部,并“爹呀娘呀”地念念有词。这大概是可考的最早的粉丝原型。这样做成何体统啊!更不用妄谈风度了。

最后,还有个适度的问题。我觉得吹捧贴主也要适可而止,毕竟我们这些朋友不是专业作家,帖子再怎么优秀也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即便被推荐),因为众证所周知的原因,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如此说来,什么“继往开来”、“空前绝后”、“醍醐灌顶”、“无以伦比”......这样的溢美之词最好少用,过分吹捧一方面彰显自己无知,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青年人的成长,对于他们以后的创作无益。

论坛上人来人往,那一块块的各色头巾犹如浩渺星河中的星星闪烁,有的一直散发出熠熠的光芒,而有的正悄然滑落。你恒星也罢,流星也好,只要有璀璨的光芒,我就为你鼓掌、吹奏、弹唱,只为你闪光的文字、华美的段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6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