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今年我上四年级

时间:2015/8/26 作者: 有只羊 热度: 82103

今年我上四年级

不经意间,又到一年求学季。

31年前,大学毕业,走进某学院校园,走上讲台。战战兢兢、语无伦次中开始了人生路上的第一步。

那时候的理想就是好好教学,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上过思念大学,学过四年专业,知识积累自然不在话下。

但真正上了讲台,才知道原来大学里学的知识是多么浅薄和无用。聊以欣慰的就是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补课,知道再学习的路径在哪里。那时候想,大学四年,忙忙碌碌,好像很用功,其实不就是学了一个学业目录嘛!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上班第一年,笔者的专业求学之路的一年级开学了。

课堂上的分分秒秒是难熬的。一是知识的欠缺,肚子里无货。二是讲台下坐着的都是中学的语文教师,资历、学问都不比自己差,心里胆怯。三是口语表达常常词不达意,口不由心,说了上句忘了下句。到了一九八七年,因为家在相邻的一个城市,得一机会,逃兵似的逃离此地,到老家所在城市的报社谋了个差事。

从专业能力上说,这是一次从坑里跳到井里的危险游戏。采编工作对于笔者,相比中文教学,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到报社的第一个岗位是校对。自认为中文系毕业,当校对大材小用,但到了开始工作才认识到原来学的所谓的中文知识、特别是文字学知识竟然是那么漏洞百出、不堪一击。认识到不足后是经年累月的打磨、补课、学习,从文字开始,之后是采访的技巧,各种文体的写作,版面语言的运用,乃至广告经营知识的涉猎。岗位也从校对到采编部室副主任、主任。

这是笔者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二次补习功课,算是上了个二年级,而且,自认为成绩还算说得过去。

直到2002年的那一天。

2002年春,笔者正在下乡锻炼,单位让随着市第十二期中青班到上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名为理论知识补课。

尽管自认为是知识分子,到了大上海仍然时不时显出乡下人的怯来。过马路看车来车往,瞅准一个空挡,我们一行几人赶紧冲过去,惹得司机伸出头来吆喝,当然不是表扬的话。等再走回来才注意到就在旁边有一个地下行人通道。我们对其标志视而不见。

一次在地铁里,一男一女看似白领的相谈正欢,普通话说得麻溜。见笔者上车走到他们身边,口音马上一转,成了阿拉侬渠的上海话,笔者一头雾水,听不出个所以然。又一站到了,上车的乘客越来越多,笔者不自主地往他们身边靠了靠,二人警惕地看看这个或者小偷、或者商业间谍之类的身份不明者,然后自动地又贴了贴身子,说起了英语。

英语笔者也是学过的,高中、大学都学,可惜的是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基本上全部“还给”了老师。好在有两个词OKHELLO还是知道的。至于谈话中夹杂着的别的语汇,除了从其辅音开头的词语较多,能够判断出是日语外,别的就只能当噪音忍受了。

哦。原来所谓的记者、编辑,在别人眼中就是这个样子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竟然是连别人说话都听不懂的。

顷刻之间,自尊心被揉烂、砸碎,捻成了粉末。

回到课堂上,老师讲的WTO、博弈论等,虽然是用的普通话,每个字都听得懂,但连在一起还是不知所以。

没办法,学吧。谁让自己是井底之蛙又不学无术呢。

三年级的课程开始了。

2015721日,经过考核、公示、家访、谈话、任命,笔者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成为供职报社的总编辑。此前,虽然也是班子成员之一,但只管单项工作,而且近几年网络媒体不断涌现,博客、微博、QQ、微信、微视,眼花缭乱,加上笔者年龄渐大,悟性低,接受新事物又慢,比较喜欢简生活、慢生活,对新媒体一向不大关注。

新的身份迫使笔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此前对待新媒体的态度,认真思考目前的现状。

有专家说,报纸杂志电视属于古典媒体,互联网属于传统媒体,微信、视讯才是新兴媒体。那么,以微信为例,她的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前途几何?怎样才能赢利?运作模式、考核模式怎样设置?还有,除了报纸经营,报纸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非报经营。非报经营都有哪些?经济风险怎么控制?政治风险都有哪些?人才从哪里来?现有人才怎样转型?所有这些,都需要笔者从零开始学习。

随着九月份新学年的到来,笔者的四年级开始了。

                             201582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