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生活纪实
前 言
提起社教运动,一些在文革中受过迫害、受到牵连的老干部、老同志会不寒而栗,就连我们这一代人也讳莫如深。那场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社教运动,今天看来,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波折。
而在90年代初到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的这段时间,全国又开展了一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活动,简称“新社教”。不管这次运动“左”也好“右”也罢,我是实实在在地参加了,而且记录了这次社教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所喜所忧,而今,时间已过去了20多年,当我再次翻开当时的日记,回味当年老区人的生活以及老区人的热情好客,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
一、整装待发
(时间:1991年7月7日)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我县某乡任教。当时正赶上全县普及六年制教育,我被抽到教育组干文秘工作。一晃就是两年。这天,教育专干让我召集教育组扩大会议,主要研究参加我县第二期社教工作队抽派的人员。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从乡镇干部中要抽去7名,教育系统抽走8名,而我乡师资严重不足,加之正在搞普六,究竟派谁去,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最后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决定从全乡两所初中和五所小学各抽一人,教育组由我牵头参加了这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说实在的,我当时是打心眼里想离开学校这种固定的生活环境,出去闯荡一下,于是便自告奋勇地要求参加。我觉得,长这么大,一直在学校这个四堵墙内生活,没一点社会经验,这次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搞行政工作,对我而言,应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
根据上级部署,参加社教前,全体队员首先要在县招待所进行培训,我非常高兴。这天一早,我早早来到县城,参加了在县剧院召开的蓝田县第二期社教工作队动员大会,县委周书记首先做了动员报告,他说:我县是贫困县,贫困地区又多在山区,这些地方现存问题较多,经济实力薄弱,基层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农民群众怨气很大,缺乏安全感,这次社教全县抽调了上千名干部先奔赴11个山区乡镇开展工作,这是县委的战略部署。希望全体同志珍惜这次机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要吃在农家,干在农家,相信和依靠群众,做好调查研究,访百家情,办百家事,用自己的言行赢得群众的支持、拥护。
王县长也做了动员,发表了重要讲话,组织部部长韩志斌宣布了社教人员名单,人事局局长、县委社教办主王怀斌宣布了工作纪律。要求社教队员必须服从指挥,坚守岗位,严守群众纪律,不得乱表态,不搞特殊化。
在动员会期间,我才发现,这次“社教”抽调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素质参差不齐,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想借此机会离开原单位;有的纯属应付差事,为的是趁机办自己的私事,把外出社教当了个幌子;还有人是不得已被抽出来,躲之惟恐不及!我顿觉心里不是滋味:这么大的运动,人们的想法、看法咋这么不同呢?对我来说,这是多么新鲜,多么充满诱惑的机会啊!年轻人,就要在外边闯一闯,就要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自己,否则的话就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经不住风吹雨打。
会议结束后,县政府给我们社教队员放了3天假,让我们着手进行准备。
别人都回家去了,而我仍留在学校,处理业务。但我的心早已飞到山区了:过去只是听人们说起横岭山区,象草坪、葛牌、红门寺、金山、厚镇、霸源,但从没去过。我是做梦都想去转一转,看一看我们蓝田山区的旖旎风光,瞧体验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但终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现在,回到家乡工作,对家乡却知之甚少,真是愧对家乡父老!这次能参加社教,实在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时间:7月11日 )
按照工作安排,今天就要出发。昨天下午,在学校没事干,便提前准备好了铺盖行囊,进了县城,晚上在成人技校同学处住了一宿,天一亮就来到招待所。一直等到11点种,各乡镇的车辆才基本到齐,社教队员也碌碌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县上有关领导、有关新闻单位、记者也都参与了欢送仪式。
这时,招待所大院已经站满了参加社教的工作队员和前来欢送的各级领导,偌大的空调大巴一字形地从大门口一直排到大院深处的办公大楼前,每辆车上还贴了编号。好多记者跑前跑后,不是采访,就是录象,忙得满头大汗,我可从没见过这么隆重的场面,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十一点半的时候,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只听工作队队长一声令下,一条长龙般的车队应声出发。
大巴车沿着县门街缓缓行驶,两边的群众夹道欢送,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上千名队员带着行李,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奔赴各自所在的村镇,奔赴横岭山区,奔赴家乡建设的第一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