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幸运人生之幸运的女人1

时间:2015/8/6 作者: 一路相随 热度: 90331

 

        之所以说我是一个幸运的女人,是因为在命运之神的帮助下,我在合适的时间遇见了合适的人——那个愿意并且能够陪伴我慢慢变老的人。

 

      (一)梦想的起源

            也许是因为“恋爱、婚姻、家庭”是世俗约定的人生三步曲,而男女的情感问题又始终贯彻于其中。因此,即使在那个全社会只讲阶级感情以至于让成长中的我们误以为除了阶级感情就没有其他人类情感存在的年代,我们也仍然能够从那些善良而又写意精湛的作家们的作品中读到一些对异性之间情感的带有梦幻般色彩的表述而令人心驰神往。

            小说打开了我的视野,启迪了我的思想,充实了我的精神生活,也陶冶了我的情操;小说,带给了我极大的快乐与满足。小说在我眼前展现的那一片片新的天地,令我无限神往;在那里我认识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有我喜爱的、也有我厌恶的;有滞留片刻就从大脑中消失的,也有令我再也无法忘怀的;透过书中人物的人生经历我看到了真假,善恶,美丑是怎样交织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团体之中,乃至一个人的身上;感受到了“善有善终,恶有恶报”的因果效应;领悟到了应该“以人性为本”的人生真谛;书中人物的遭遇带给我无数的喜怒哀乐,也屡屡引起我与现实生活作比较,进行反反复复的思考。

            每一个人的一生也应该是一部百科全书——只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使得每一部百科全书都没有相同的版本罢了。一个人,从降临人间到谢世仙游这一段不算短的岁月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由为人之儿女变成为人之夫妻,为人之父母,同时也就从由他人负责,由他人保护的孩童成长为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保护他人的社会人。因此,无论自己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学习很多很多的无论今后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的知识,必然会经历无数的无论对自己是有益还是有害的风雨,也必然会面临众多的令自己难于取舍的抉择。自然,要想称心如意且轻松愉快地度过一生也就变得不太容易。人生虽然不易,但就象一部完好无缺的书总是比那些残缺不全的书更有阅读、收藏和研究的价值一样,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生也一定会比那些半途就被轻易中止的人生更能给后人以启迪。所以,无论生活过得怎样的失意与落魄,怎样的艰难与困苦,都一定要努力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生活,就应该是勇敢者的游戏!

            如果说“没有梦想就没有人生”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说法的话,那么,至少可以说,没有梦想就没有充实而乐观的人生。梦,从何而来?由感而发。对于经历有限的人来讲,小说、电影电视作品就是最早,也应该是最广泛的梦想发源地。

            我的梦想,多起源于文学作品,也完善于文学作品;我的理想激发于文学作品,也坚定于文学作品。我学习过很多英雄人物的事迹,也读过不少有关他们的书籍,对所有的象江姐、陈岗、保尔、牛虻那样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甘洒热血洗春秋的志士我都深怀敬意;我尤其敬佩那些象刘思扬一样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的革命者,他们宁愿抛弃那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舒适生活,也要投身于血雨腥风之中。我热衷于了解他们的生平,急切想弄明白他们那种为了革命的事业完全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不惜背叛家庭,背叛阶级,久经磨难终不熄灭的激情与豪情是从哪里来的。我去过雨花台、渣滓洞、白宫馆,也去过梅岩新村。但凡去一个新的地方,有一个地点我是非去不可的,那就是革命历史博物馆。虽然我明白文学作品中会有不少理想化的成分,离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但我仍然确信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活着,就是为着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为着让大多数人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为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尽自己的所能贡献一份光和热,即使需要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人在旅途中无论会经历什么,都脱离不了一个“情”字。人为情而生也为情而死;欢乐为情,痛苦也为情;空虚为情,充实仍为情。所以,人生的选择,说到底也就是情的选择,然而,情却有狭义之情与广义之情之分。所谓狭义之情即血缘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等等;所谓广义之情即对民众之情,对国家之情,对民族之情。人活着,不能没有信仰。因为有信仰的人,生活不会空虚;有信仰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生命。而产生于广义之情的信仰,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这块沃土之中,它的根基坚如磐石,拥有这样的信仰的人,意志才能坚不可摧,才能经受得起任何急风暴雨的考验!那些革命的志士们之所以能够那样地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信仰。虽然我一生都可能与英雄无缘,也不太可能象他们那样去工作和生活,但我仍然希望自己能象他们一样也有一个信仰,并甘愿为这个信仰而活着,无论人生旅途有多少风云变幻,多么艰难曲折,都能信仰依旧,不改初衷,不随波逐流!

 

      (二)书的启迪

            我曾经看过一篇名为《辣椒与蜂蜜》的短篇小说,故事的详情虽已记得不太清了,却牢牢记住了一个警戒:人,都会存在不足。一味说你好的人,不一定真正是为你好;只有能客观地指出你的不足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你信赖的人——虽然有的时候他的率直可能会令你感到难堪。换言之:一、如果你真正对一个人好,就不应该只看见他的优点,而对他的缺点熟视无睹,更不能将他之瑕赞美成瑜。二、人与人之间交往也应该如此,坦诚相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有心灵相通才能成为知心朋友。三、经常反省自己,对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应该有客观的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自己辨别他人流露的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尤其是当你的拥有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时候,自知之明可能使你免遭厄运,免你重蹈覆辙。四、自知之明还可以帮助你在恋爱的时候确立一个适当的标准,既不好高鹜远,也不自惭形秽。

            情系人的一生,广义之情充实人的精神领域,狭义之情丰富人的心灵空间,它们都是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狭义之情是基础,没有狭义之情就谈不上广义之情,而没有广义之情,生活就显得不太完整。狭义之情中首推血缘之情,而最能困扰人之心灵的却是爱情。爱情,可以让你上天堂,也能叫你下地狱,就看你怎么面对她。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名为《两个修女》的外国电影,路易斯和热娜先后来到同一个修道院。从认识到相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因为婚姻又相继离开了修道院。相貌美丽的路易斯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为了爱情而出嫁,嫁给了一个爱她爱得天昏地暗的的男人。婚后的路易斯把自己当作爱情的君主,无论丈夫怎样得尽心尽力似乎都难以博得她的笑容,结果那个痴情的男人因心力交瘁而终。后来,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第二个丈夫同样很爱她,而她也改变了自己。本以为她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使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竟然把自己从爱情的君主贬成了爱情的奴仆,唯恐自己不能使丈夫满意,成天围着丈夫做这做那,挖空心思地讨丈夫欢心,最终使自己精疲力竭而亡,留下了一个悲痛欲绝的丈夫。而相貌平平的热娜却是因为不想再进修道院而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半老头青年,热娜并没有对这个不是为了爱情的结合感到失望,她客观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以同等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丈夫,最后她创造了爱情,并造就了丈夫,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两个修女的命运既让我看到了爱情的两面性,也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可塑性。

            一个成年人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情感理念,能够品尝爱情的甜美滋味应该是每一个成年男女都梦寐以求的。然而,就象歌词中唱到的一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爱情两个字好辛苦。拥有爱情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相要获得热烈而持久的爱情则更是难上加难,就连能在文人墨客笔下生辉的文学作品或电影电视作品都难得那样描述一回。就象电影《永恒的爱情》、《魂断蓝桥》中的男女主人翁那样愈是动人心魄的至上爱情愈是象流星雨一般的短暂。当然也愈是让人刻骨铭心。所以,每当我看到那样的场境描述都会被男女之间那种终生不渝的爱情感动得泪流满面,心情久久得不到平静。如果能拥有那样的爱情,即使片刻肯定也再不会感到枉过此生。

            然而,那种终生不渝的爱情实在是一种很理想也很纯粹的爱情,今天看来这种爱情似乎不太适应社会环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男女之间的爱情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种很单纯的爱情,男女之间的爱情往往是确立恋爱关系、建立家庭的基础,而家庭是社会的单元,这种爱情必然会涉及到当事人双方的原有家庭、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自然就会受到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社会习俗、社会责任感等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那种对纯粹的理想爱情的追求也许就只能看作是我对情感生活的美好向往。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正不断地将我从情感的梦幻世界里拽回到残酷的现实社会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