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幸运人生之幸运的女儿2

时间:2015/7/30 作者: 一路相随 热度: 85425

      (四)教育子女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父母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言行举止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我因父母的优秀,心中时常充满了自豪与满足——在那物质贫瘠的年代,母亲的心灵手巧使我们的穿着令人羡慕、食物令人嘴馋。而父母那受人尊敬的言行,受人称赞的工作能力,更附带着我们沾了不少光彩;我因父母的优秀,父母的教育产生自律;又因自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父母对我和弟弟的教育,注重言传身教。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很少挨父母的板子——因为父亲那大嗓门的吼声足以让我们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那时,我们的住房都是由通房用竹篱笆分隔而成的,一幢通房可以隔给十几家人住。由于竹篱笆是不隔音的,所以哪家有什么事,邻居们立刻就会知道。说话声音大点还会传到好几家。所以,父亲的大嗓门是很管用的,因为吼声会告诉整幢房里的人我们一定又犯什么错了。随着我们的长大,自尊心渐渐形成,开始知道维护自己的面子了,父亲的吼声也就越来越管用了,当然,用得也就越来越少了。

            如果我们的行为使得父母生气到了极点,我们就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这个惩罚,在今天的孩子看来可能会认为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我和弟弟最害怕的就是受到这种惩罚:母亲会把我们的衣服收拾在一个大包里,叫我们拎着爱上哪上哪去——父母不要我们了。望着门外那黑漆漆的,说不定藏着什么妖魔鬼怪的夜幕,我们是绝对不敢向外迈出一步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跪在地上,用大脑能组织的所有用于忏悔的语言哭着向父母认错、作保证,直到父母点头为止。这时,不管父母讲多久的道理,双腿跪得再酸痛,我们都会一字不拉地听进去,并保证永不再犯。尽管这样的惩罚似乎比任何惩罚都奏效,但父母并不常用。在我的记忆中,只有过两次这样的经历,却足以记忆深刻了。

            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是“宽,不纵;严,不苛”。因为有父母作榜样,我和弟弟在学习上都比较自觉,比较上进,所以父母对我们的学习并没有多大要求;调皮捣蛋的事常有,父母也不太阻止;生活上也尽可能在当时的条件下满足我们的要求;父母最注重的就是怎样引导我们学会“做人”。记得那个时候,工厂的车间、食堂、开水房用的炉子都是用原煤作燃料。由于原煤不能完全燃烧,炉渣里就有许多还可以再次燃烧的碳渣,而炉渣通常都是被倒掉的。工厂的家属区里,家家用的炉子,既可以烧煤球,也可以烧碳渣,为节约起见,很多小孩都去拾碳渣。我也跟着去。当我把辛辛苦苦拾到的满满一筐碳渣拿回家去,满以为会得到大人们的表扬时,父亲却叫我退回去。说是不能占公家的便宜,我辩解说那是从要被倒掉的炉渣中拾得的,而且其他小孩也一样拿回自己家里去了。父亲仍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一,那还没有被倒掉;二,你还是在厂区拾得的。所以,别人怎样做我不管,但你不能这么做。当然,如果你拾了以后送到开水房去,那就允许”。

            这件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情,我却是在许多年以后才悟出其中的道理:任何形式的贪婪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论以任何形式出现,都不要伸手。伸了一次,就可能会有二次、第三次。人的欲望就是这样从无形到有形,从小到大……直到不能自止。人,要控制自身欲望的澎涨是一件很困难,也很痛苦的事。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当那在现在或是将来可能成为社会所不容的欲望有苗头的时候,或把它往积极的、进步的方向引导,或者干脆就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

            做人应该诚实,说谎话、偷拿东西都是可耻的行为——这是父母在我和弟弟很小的时候就通过讲故事、教唱儿歌给我们心底打上的烙印。所以,尽管父母总是把钱放在一个从不上锁的抽屉里,我和弟弟也从来不会擅自去拿。尽管如此,读小学时的我还是鬼使神差地做过一件有损体面的事。那个时候,每到假期,我就要负责买菜,每一次都是我自己到抽屉里去拿钱。买完菜后把剩余的钱放回抽屉里,父母回家后再如实向他们汇报。开始的时候一直是这样做的。但后来的有一天,看到其他的小孩买零食吃,我也心闪一念——私自留下了两元钱,准备第二天上街买菜时自己去买零食吃。我那时对那句俗语“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的含义还似是而非,但“两元钱”事件(姑且这么定义吧)让我一下子彻底地明白了那句俗语的深刻含义——自从那两元钱被擅自留在了我的衣兜里以后,我就开始提心吊胆,生怕被父母发现——幸亏父母什么都没有发现。第二天早晨,好不容易熬到父母吃完早饭上班去了,我赶紧象往常一样上街去买菜。上街以后我突然觉得跟往常有点不一样,一路上好象老是有人在盯着我看,弄得我极不自在——真是“做贼心虚”;衣兜里那两元钱似乎也变得极不安分,企图往外跳,于是我用手紧紧地捂着衣兜,捂得手心都是湿漉漉的。就是这样捂着,结果竟然还是把那两元钱给捂丢了——当时的心情真是一言难表,即有心痛,又有懊恼,更有惭愧,那种渐变复杂的心情折磨了我很久——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不能与人述说的尴尬,也第一次尝到了受自己良心谴责的滋味。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事实的确如此。除非你本来就打算做一个恶人,不然的话,不管你做了什么样的恶事,即使别人不指责你,你早晚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寝食难安,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羞愧的。从此以后,这个以错误开始经过自我反省最终以吸取教训为结束的小插曲,就象一记警钟,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

            比起今天的小孩来,我觉得我和弟弟的成长环境是很宽松的,除了上学以外,我们玩耍的时间很多,当然也要学做一些家务事。至于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一切都随我们的意愿,父母从不强求我们必须做什么。即使是对于女孩子来说比较重要的针线活,尽管母亲很会织毛衣,也从不勉强我一定要做得怎么样。母亲认为:家务事都是眼手之活,到时候一做自然就会了。不过有一点是必须要求的,那就是:“不做则罢,既然要做,就要力求做好”。记得那时看见别的小伙伴为家里洗被子,我就主动向父母请缨。谁知被子可不象看别人做时那么容易洗净,第一次就没有洗干净。原以为可以获得大人原谅——将就一下,却被父亲罚去重洗,一直洗了三次才算过关;虽然在重洗的过程中曾觉得父母的过份而感到过委屈,但很快,这点委屈就被回收战果——用自己的双手洗得洁白如新并已晒干的被子时的喜悦心情冲刷得一干二净。

            在我对儿时的记忆中还保存着这样一个印象:每当我或者弟弟与别的小孩因矛盾而发生吵嘴甚至打架的行为时,我们似乎永远都不在理上,因为父母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首先把我们拉到那个小孩及家长面前,叫我们赔礼道歉。父母总是在我们道完歉回家以后,才耐心而详细地询问事情的经过,即使事情并不是由我们引起的,父母也要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父母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有什么理由,吵架或打架都是不应该的,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激化矛盾;只有“摆事实讲道理”才是化解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是对想成为有教养的孩子的基本要求之一。

            虽然开头的几年我们对父母的长篇说教,很多时候都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但,就象别的小孩惧怕挨父母的打骂一样,我和弟弟特别怕挨父母的训。就为这个“怕”字,我们慢慢意识到只有按照父母的要求,时常注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少挨父母的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理解父母的教意,渐渐地,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全然变成了我们的自觉行动。

            从小直到现在,我无数次地听到过那些当家长的人们这样说:“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人才”,因而打骂孩子在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们眼里似乎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在哪里,随时都可以听到父母对孩子的打骂声以及孩子挨打后的痛哭声。其实,放眼世界,真正能成为人中凤凰的有几人?父母们的好高鹜远不仅使得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还使得孩子们在遭受到了委屈(即使天大的委屈)之后,却仍然无法得到对他们“恨铁不成钢”的父母的原谅。

            我和弟弟比许多的同龄人幸运,是因为我们的父母有理智。父母知道没有平凡就没有非凡,非凡是建立在平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首先应该把我们培养成正直,坚定,善良,能自食其力的平凡之人。所以从小,父母要求我们做到的事情都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当我们没有做到或者根本就没有做的时候,明理的父母也不是靠打骂而是靠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因为父母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懂得那些做人的道理并把它们转化成我们自觉的行动的。父母的对子女的充分信任,使我和弟弟在一个始终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中无忧无虑、健康地长大成人。

            直到我为人之母后,我才渐渐地,真正地意识到在教育孩子方面,打骂手段与说教方式相比,无论是其效果还是后果都存在着天壤之别。

            从表面上看,教育孩子要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打骂孩子似乎是最直接,最省事的手段,因而成为那些或缺乏语言,或吝啬语言,或干脆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出气筒的家长的最佳选择而常于实施。因为在一个家庭里面,单就个体的体力而言,未成年孩子,特别是童年时期的孩子是绝对抵抗不了父母的,所以父母要打骂孩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正因为如此,父母才更应该用理而不是用力去教育孩子。动辄打骂孩子将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而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以衍变成的其它形式逐渐显现出来。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容易产生暴力倾向——父母有理不讲,尤其是凭借体力强词夺理,往往在一阵狂风暴雨之后,除了皮肉伤痛以外什么都不会给孩子留下。这样的遭遇即使只有一次也会留在孩子的潜意识之中。经常体验这种野蛮行径的孩子极易产生报复心理,然而力量的悬殊,使得刚开始,孩子的这种报复情绪通常不会向父母发泄,而是朝较自己弱小的对象(小猫、小狗等小动物,或低龄儿童)身上转移。孩子的“弱肉强食”意识将在这不断的转换中得到强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终有一天报复就会落到最初的施暴者——父母身上。

            经常挨打的孩子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也许父母自认为打骂孩子是缘于爱孩子,可是很少有孩子会这么想——他们会以为这是父母在嫌弃自己。自认为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会慢慢变得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心理极其脆弱,长大以后也很难融入社会。经常挨打的孩子容易养成说谎的坏习惯——保护自己是人之本能,孩子也不例外。由于有不少的家长遇事习惯于不分青红皂白,先打了再说,家长这种不探究竟的做法使得孩子在做了错事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应该深刻反省自己,而是怎样去掩盖事实以免受皮肉之苦——久而久之,说谎自然就会形成习惯。经常挨打的孩子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尤其是那些连自己都没有一个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准则的家长,对于孩子所做的事情就更是没有一个一贯的鉴别标准,对孩子的言行的对与错的判断,全凭自己当时的心情而定。那么即使风暴即将来临,只要此刻有什么事令父母高兴了,也许立马就会雨过天晴,之后也不再追究孩子所做之事。这样会给孩子一个极其错误的导向——以为世上没有准事,孰是孰非,谁的拳头硬,谁的权力大,谁就说了算。在这样的心理调教下长大的孩子终究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到处惹事生非,闹得天无宁日?不择手段地追求权位?阿谀奉承,墙头草随风倒?也许都有可能。

            因此,从教育的时效方面讲,父母应该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崇尚暴力的父母培养不出热爱和平的孩子!如果父母对其孩子进行的是漫不经心、甚至是随心所欲的教育,那么将会给社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父母,是助我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我为人之母的第一任教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