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微笑
我的老师走上讲台
带着一个浅浅的微笑
有如应时的春雨
浇透了满室的幼苗
给春草以蓬勃之血
给茁苗一结果之号
我们端着脸 静悄悄
一个问号弹出
我的老师又报以微笑
颦眉间 那知识的阶梯已经架好
随那微笑一起升高
一个句号点下
微笑还在老师的眉梢
一时间 锁儿打开了
我们轻舒气 是个回报
我的老师走出教室时
也有一个微笑
挥挥希望的手掌
师生不再客套
留下动力无穷尽
留下思路之遥遥
我们的目光射出窗外 看今朝
1985年9月25日 教师节征文
诗又如何
那天,我说:诗是一种规定,小说是一个解释。
说诗是一种规定是指诗作者和读者都是自己规定自己。诗歌的文字字字画龙点睛,诗歌的空白是作者和读者不同时空的交汇区间,这个区间又因互不隶属而空白。诗歌的意境是作者规定给读者的自由,诗的目的作者自己也不会太清楚。小说是一个解释是指作者向读者阐述自己对某事件的观点,感受,推理及结论等等。它的文字是细腻而逻辑的,小说的留白多是被动的,它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不是越多越好,它要自圆其说,它的目的是作者和读者共有的。
图解如下:小说是作者向读者解释其圆心,半径经旋转构成的圆的所指所含,其留白大多在圆内。而诗是作者拿自己的规定启发读者自己去规定圆心和半径,至于圆心定在哪里,半径多大,画的圆方任由你去。读者在读诗的同时获得了作者的规定,但结果却因作者和读者的相互规定产生了不同。因此,也可以说:小说是作者的,诗歌是读者的。
7月28日 大概是1986,87年不到88年。
(《老师的微笑》是为学校庆祝教师节和国庆节而举行的首届诗歌征文比赛而作的短文。“首届”是肯定的,说是比赛有点牵强,因为学校全体师生一百五十人左右,满打满算学生才一百多号。就算都读过诗歌,真正喜好诗歌的能有一半吗,那么敢写诗歌的能有几人呢。记得老师讲完这个消息没有多少掌声,我是暗地里憋足了劲想要参赛一把的,从来没有露脸的机会,嘿嘿,这次露一小手。后来老师又催了一次,班长心里也有了数,那日期是交稿的日子。国庆节放假回来,墙报上就有了同学的作品,呵!还不少呢,好大的喜功啊,长江,黄河,昆仑,长城,上下五千年,祖国好山河,蓬勃青春志,革命先辈血···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我的呢,在边上在角边在角上在边边角角上。我记得那会儿的报纸千篇一律歌颂,不会是照我同学抄的吧。我记得我没参加二万五千里也没投入到热火朝天的革命事业中去,不会是我不爱国吧。长城黄河昆仑长江我没有身临其境过,它们不会怨我没去买门票吧。我就见过我的老师因此我只能体会我的老师,不会是嫌我太小气吧。不知是何人物给出的评判,据说几个参赛的同学都获奖了,一等奖二等奖我是三等奖没有四五等奖。————《诗又如何》是自己首次谈论对诗歌的认识。记得那天在单位与几个人突然就谈起了诗歌等等,我就说了“诗是一种规定,小说是一个解释”。之后大家马上就跑题到了女人那里,晚上我就有了上面几句粗俗肤浅的认识。————近一段时间集中整理了一些旧作短句,把年轻时的“诗作”改为今时的“短句”,既不惋惜也无悲哀,因为我不想规定自己和他人。想那会儿朝气蓬勃,整天山花烂漫,自然是花儿盛开的时候,今儿个晒的就是那几经风霜雨雪的花儿的果,不由的我不爱她。今后的博文还会有“短句”出现,但再也不会集中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