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本中有一个英文句子,直译成汉语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们大家都可能犯一些错误。”这样翻译,虽然没有遗漏一个单词,但译文冗长、拖沓。有个同学则译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成语简明扼要,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句子的原意,又把中西语言文化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而我们有的会议,领导作报告,一项工作安排,长达几个钟头。而且主管领导讲了,部门领导还要讲;书记讲了,行政长官还要讲。如毛主席所说的,象“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使听的人厌烦,工作落实起来也疲沓。
有的领导干部语言粗野,就如同占山为王的土匪,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一样。河南省某乡长在所辖的一个村小学建校集资款中提走两万元去联系“希望工程款”,“鱼”没钓到,“饵”也变成十一张吃喝发票到该村冲帐。致使该校主体工程建成后,在风雨中飘摇了两年,师生们深受其害。某记者把这事捅穿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曝了光。该乡长竟在电话中破口大骂,与山大王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有某地的“三盲院长”,其所作所为更是令人发指。
有的领导不讲政治,不学文化,只是一味地创造“新奇”的语言,“漂亮”的词藻。有位市委书记带领百余名干部到全国一个模范村学习参观归来,竟在全市科局级以上的干部大会上大发感慨:“马列主义加上秦始皇就等于毛泽东思想”,可谓独具匠心,一鸣惊人。只不过稍微学过政治、历史的人都会明白: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决不是倒退,需倒退到秦始皇那个年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代领导人集体智慧和几十年艰苦实践的结晶,与秦始皇可有天壤之别啊!
有的领导干部讲话不合逻辑,没有哲理。前些年,发展乡镇企业,到处都是“跳跃式”、“跨台阶”、“超常规”。结果呢?到处是表上作文章,夸夸其谈;到处是重复建设,产量是有了,却没有销路,没有效益。试想一下,田径比赛中的三级跳远是“跳跃式”吧,可跳了三次还不是得坐在沙地里,几乎没有人能站得起来,比赛中三级跳后是终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可永远没有终点啊。几级台阶在前,一步也许能跨过去,可是否能收得住脚呢?“超常规”就更不用说了,“常规”就是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办事,结果可想而知。本义的“跳跃式”“跨台阶”“超常规”倒是小事,大不了碰到悬崖峭壁,遭遇惊涛海浪。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能如此跳跨超,如此违背客观规律吗?现在又经常听到“强行统一思想”之类的话,思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形式上是统一了,可真正的“思想”是否统一了呢?我们党内组织原则上的三服从——“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强调服从的基础上对于一时思想不统一的也可持保留意见,这比靠“龙卷风”来“强行统一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也更有工作效果。
某些领导干部体现在语言上的上述表现,归根到底是他们的政治修养不高,正气不足,文化素质也有待提高。有些人政治上不坚持原则,没有党性,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都弄不懂,才会有“马列主义加上秦始皇等于毛泽东思想”和“跳跃式”“跨台阶”“超常规”等种种没有政治涵养和违背客观规律之说。有些人正气不足,自己做错了还自以为是,置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才会有河南某乡长的“山大王”之举和“三盲院长”的横行霸道。有些人平时不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顶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作起报告来,套话说了大半天,还没有接触到实际问题,听众云里雾里不明就里;干起工作来,按部就班,磨磨蹭蹭,不务实际,不得要领。有了以上三种人混迹在我们党和干部队伍内,也就会带来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也就会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被动、脱节,于党、于国、于人民都会贻害无穷。
党中央号召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我想,“三讲教育”对于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语言美也是一个很好的鞭策和加强。
1998年12月5日初稿于溪江
2015年2月26日修改于溪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