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央视春晚的价值

时间:2015/5/27 作者: 有只羊 热度: 8362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拉杆子带队伍的时期。

据透露,明年春晚的举旗人是哈文。如果没有意外,这是哈文第三次在春晚舞台上竖起招兵旗。

由此,关于央视春晚的话题再起。

关于这一话题比较吸引眼球的是作家阎连科103日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文章《央视春晚  还有必要吗?》。文章内容没有论证春晚的必要之处和不必要之处,开宗明义“春晚如屁”。大致观点是:春晚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春晚早已不是原来的历史定位,观众也不是三十年前的观众,春晚已经成了“一筐时过境迁的烂桃”;春晚的主办者和参与者不是人们精神上的上帝,不是人们思想上的辅导员、指导员和职高权贵的政委;应该把办央视春晚的开支向社会公布,停办后,把这笔钱用到边远地区的教育上,将举办权交给地方。

阎连科是位实力派作家,加上同为河南老乡,又是河南大学校友,笔者一直对其敬重有加。这篇文章恰恰表现了一位作家之所以成为“坐家”的傲慢和偏见:只关注央视春晚的舞台表现和观众反应,对舞台以外的那些难以言说的东东给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首先,从经济角度。前几年春晚节目播出时间插播广告、节目中植入广告备受观众诟病。在公众压力下,这两年没有了广告,很多人就认为春晚是个掏力不落好的活儿。事实恰恰相反。从央视公布搭建春晚班子开始,一次次所有关于春晚消息的时间段的广告时段价格都会跟着水涨船高。这就如演艺圈人士,即使负面新闻,每次的曝光也都意味着其身价的抬升。加上一些企业、团体为其关联的节目、人员上春晚做的那些幕后活儿,更是我等不敢想也不敢说的数字。一场春晚下来,央视借此有多少银子进账,大概只有央视的极少数人知道。作为穿着新闻单位外衣的经营实体,挣钱是第一硬道理。


其次,从社会角度。因为是联欢晚会,而且是在除夕这个特殊时间段举办的联欢晚会,更而且是由全国电视媒体老大——央视举办的联欢晚会,因为举办者身份的关系,因为晚会的定位,更因为老大的地位,其社会意义就有了无限抬升的空间。比如: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华人春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世界最大、观众最多的一场晚会,丰富了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现并培养了大批文化艺术界的精英人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凝聚了民族自信心,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民族文化艺术得到发扬光大等等等等。至于相关人员因此而在职场上累积了政绩、官场上得到提拔、职称上得到晋升、经济上得到实惠、人脉上扩大了关系网,相信每位观众都能从其所见所感找到多少不一的证据。


其三,从人文角度。一如交通工具。我们在没有自行车的时代,习惯于安步当车,一旦有了自行车,就难以回到步行时代;有了汽车的时代,尽管感觉舟车劳顿,仍然对其不离不弃。没有春晚的年代,我们习惯于大年夜坐在被窝里、关着灯唠家常,有了春晚我们不自觉地把脸冲向了荧屏。尽管央视春晚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天长日久,我们已经形成了精神依赖,或者说心理依赖,尽管看后觉得一无是处,即便冲着发牢骚,如果没有了春晚,我们少了一个发牢骚的话题,也觉得是个遗憾。对于观众如此,对于那些举办央视春晚、参与央视春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这个层面上,赵忠祥的比喻很恰当。他说,央视春晚就像大年初一的饺子,尽管我们很多人已经不怎么喜欢,但到了这一天,还是要吃一下。我们常说习惯势力。一旦形成习惯,它的势力是很难阻挡的。

以上所言,但愿不至于引起央视,还有阎连科同志的不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