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时间:2006/7/24 作者: 沧海浮生 热度: 99581

  看着眼前的这两句话,我想起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政治发展史,在这千年的浩荡史中,有多少光辉的闪烁点,有多少的学说经久不衰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放着,韩非一位真正的智者,中国延续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都源于韩非的主张与学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韩非结束了几百年的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而秦王赢政只是一个韩非理论的实施者,是韩非开创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

  韩非的知而言的智,可以说是一部浩瀚的政治史。韩非精于法术势,精于治学,以其深邃而高远的目光审视着其所处的时代。

他认为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也正如孔子所说的“吾说夏礼,杞不足以征,吾说殷礼,有宋存焉。”时移世迁,政也当变通,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总不能以一套理论墨守陈规。韩非成为历史新纪元的先驱,以自己独到的见识与胆识走在历史的前沿,并且也在实践着自己的“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因为他的知而言的忠,得到秦王的赏识。

韩非以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以一种超前的思维去判断现实。最终让历史铭记住了这位智者,韩非子里那些充满着智慧的寓言,至今仍闪烁着他的光辉,发人深省。韩非学于儒,又破儒而出,继承发展了战国时法家的思想学说,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理论的提出,至今还受益着,无论是古代的州,君,县,还是现代的省,市,都没能脱离韩非的主张,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韩非,这一智者以千年的眼光,穿越了时空规划了现代的行政区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中央无威势,四方便作乱,只有中央稳固,才会威仪四方,只有中央强大,才会有所临,才会有政治,文化,军事的繁荣。

也是韩非真正结束了奴隶社会的存在,灭亡了那个纷争不断,烟火苍茫的时代。“散其党”,“夺其辅”,先孤立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各个击破,势强者,则分化,孤立,势弱者,则直接的剿灭,从中也能看出韩非并不仅仅精于法,更精于谋。“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是一个重视实践,并且能从实践中善于总结的人,能知壮士必是身经百战,谋臣必是奔走四方。

韩非也是第一个系统的提出以法治国的人,至此儒家所倡导的德治就丧失了其独断的地位,继而出现了德与法相并存在的格局,“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更是直指三皇五帝。更是对于儒学最好的抨击,“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在此之前,只有兵法中的孙子提出过赏罚分明,并以此治军,韩非更发展了管仲与商鞅的学说,更加系统的提出了赏与罚的界限,应用于政治,也更是后世争相效仿的,儒家的积极用世,大概也源于此,逐功名,追实利。无论大臣与匹夫都可以有相等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韩非倾尽自己毕生的所学,致力于秦的发展壮大,但却因为性格中缺陷,因小人的妒忌,而草草的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韩非的学说是完美的,但他的性格却刚强有余,而柔弱不足,这也正是韩非的一个反面——老子所倡导的:“柔,‘以天下之至柔,攻天下之至刚’”,韩非也正是因为刚的一面,而无奈的离开了属于他的那个舞台,最终只留下这千年不朽的篇章——《韩非子》。秦王更是混淆了法治与刑罚的层次关系,未能彻底贯彻韩非的道,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这个世界都需要一个平衡点,就是在刚与柔之间的平衡点,人与事也就是挣扎在这个平衡点的两端,这个平衡点的两端有着无数个矛盾体的重合,能游刃于其中而有余的人,便会生存下来,如果找不到那个真正的平衡点,最终只能无奈的离开那条线。韩非只懂治学,而未懂治世,一个不能保其身的人,最终是没有机会亲自去实行自己的道的。所以既要知而密言,也要言而尽忠,但不能愚忠,“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样才有机会亲自去弘扬自己的道。
  
  韩非虽能为人谋事,却不能为己出策。“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韩非知而言,说明了他的智,然而不明如何去言,却显示了他的弱,韩非精于学,说明了韩非的睿,然而不明如何去用世,说明了韩非的愚,韩非善于去分辨历史,说明韩非的锐,而却不善于分辨人心,说明韩非的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