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的太极情缘

时间:2014/9/9 作者: 葛一凡 热度: 84862

十年以前,我从厦门打工来到郑州,很长一段从事推销工作。认识我的很多老板和朋友们都知道:我曾经一条街一条街,一个门帘一个门帘的上门推销产品。卖过袜子也卖过鞋垫。以致后来卖服装都是上门完成的。
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消费理念。上门推销产品还是非常艰难。不像现在网络的普及及市场做生意的年轻化。上门推销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一环,加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又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可以说现代商业无处不推销。那种酒好不怕巷子深坐等顾客上门的时代已经过去。
今天顾客对推销人员的认知已今非昔比。十年后的今天,回首往事,感慨不已,有的朋友不解:为什么我在推销这条路上走了这么久?是这条路好走?还是能赚大钱?而做过这一行的都知道,其中酸甜苦辣,难以言表。也许你会听到说,这一行很能磨练一个人锻炼一个人。毋庸置疑。是的,确实如此。但是任何商业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不赚钱的行业,做他干什么呢?
我不知道别人从事推销赚到钱没有?反正是我没有。老实讲,几年下来,靠着诚实与辛苦是赚了一些小钱,赢得了很多朋友,当然也学习了很多经验。
这里我要再一次感激我的客户们,我的朋友们,你们对我的认可是我这一生宝贵的财富,从你们身上我学会了很多做生意的理念还有做人的德与诚。谢谢了!
有人要问:既然赚不到钱,为何还要坚持?这个世界上的为什么很多,其结论也各异。从我本人来讲,大概有两个心曲。
一是由于常时间的推销生活,有时饮食没有规律。落下了一个慢性肠炎。当时年轻气盛,也不在乎。
二是:在我的心理,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喜欢写作,想当作家。虽然这条路难走。但喜欢自由的个性以及多感悲悯的情怀使我认准了这条路就一定走下去。也不去考虑是否成功。既然世上的路千万条,有人这样活有人那样活。那我为什么不能尊寻自己的意愿呢?这里我要向髦陇之年的父母谢罪了:你们一生辛苦,寄以最大希望的小儿子让你们失望了。
而不需要按部就班掐班掐点的自由生活让我有了很多看书和写作的机会。才得以在传统文化的丛林中寻找探秘,乐而忘返。
2003年的早春,我在美丽的滨河公园跑步。得以结识了我现在的恩师:陈氏太极第十二代传人弓大鹏先生。也是我一生的幸运和缘分。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在场习武的人不多,我也不知道大家练的是什么?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我上前咨询,一个体型健硕大约三十多岁的师傅回答了我的问题,他说这是陈氏太极,我问我都二十七岁了学这个晚不晚呢,师傅笑了一下:“内家拳什么时候学都不晚”。然后我说那我报个名把。师傅点了点头。这就是我们第一次的相遇。

第二天蒙蒙亮,我慢跑到滨河公园一隅。春寒料峭,空气中有丝丝寒意。师兄师姐们有的在站桩,有的在做基本功。我问师父我今天学什么?师父反问:“你有底子吗”?我说小学三年级跟一个同学的舅公学过三路半长拳,现在都忘了,还学过九节鞭,腿上留下一个疤,也忘了。师父说:“那就从零开始吧”。从此开始了我四年漫长的习武生涯。
后来一次谈及学费,师父见我面有难色,问及我的工作和收入。我说是推销袜子,每月除了房租和基本生活费,所剩无几。师父说那就一个月交50吧。后来我才知道:跟我一起学习的人家都是一个月交200元了。我也知道民间自古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现在想来,师父收我那一点钱。完全是对我学习态度上的一点约束。以及本着传播传统武术上的一片心思。后来有一次也听师父感慨过:要赚钱做别的什么不好呢。一年收那一点钱。完全是喜欢这个罢了,传统武术有传播的必要。
学了三个月以后。我感觉身体有了一些变化。一次师父还问我,尝到甜头了把。当时还不甚明理。以致后来,才逐步理解陈氏太极之博大精深。对一个人由内到外,都有很多改变。这里,我不主张太极能治什么病。但有很多事实都摆在那里。风雨一路走来,甘苦自知。
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春暖还是秋凉。无法忘却师兄弟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一起挥汗如雨,一起探究逐磨。无法忘却师父手把手教授,潜移默化,严格要求。而美丽的滨河公园,四季皆景,感动无声。
常听师父谈及师公马虹:四十学艺,一身病痛。三下陈沟,拜师祖陈照奎先生。后延师至河北老家居住。其情可感。师公在职时,在北京一单位任编辑。月工资88元。师公留40元照顾妻小,余额尽数于师祖一家度日。敬师爱师,令人感叹。先后追随先师九载,诸病皆消。以手抄本的形式,巨无细漏,尽得真传。而师祖陈照奎先生为陈家沟十八世,太极拳第十代传人。自幼随其父陈公发科学祖传拳艺。陈公发科把陈氏家传的太极拳从陈家沟一隅之地传到北京。陈照奎先师又把家传太极发扬光大,弟子数以千计。身怀绝技,却一身艰辛。想来令人唏嘘。

一次师徒小聚,师父情致很高。弟子担心师父喝高,但是都知道师父直爽脾气。不便劝阻。谈及目前传统武术现状,在现实中诸多无奈。颇为伤感。而现代人急功近利,环境污染严重,亚健康增多,社会对传统太极存在误会,而陈氏太极几百年的传承,包含多少深邃的文化内涵:不仅有道家的谦怀,儒家的仁、让,还有佛家的悲悯情怀。谈及先师以来:该派系(陈长兴_陈发科_陈照奎_一脉相传)。该拳系陈氏世代嫡传,功夫架低,攻防独到,慎密园融,爆发惊炸,突出松活弹抖,胸腰折叠。为家传年轻人练的低架子。实为国之瑰宝,民之精粹。
而目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现状,看来本末倒置。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给几岁的孩子报大量的补习班,8岁后智力才开。8岁前的孩子本应强其体魄,学习一些基本礼仪。……殷殷嘱托,盈于耳际。
四年光阴,匆匆而过,其间多少留恋,多少感怀。忘不了师姐梅姐对我的期望和关注,也忘不了师弟董自强对我经济上的帮助,点点滴滴,倍感温馨,师徒之情,感铭莫忘。
2001年冬,师父搬家。师母沈朝琴私下对我说:“你师父睡衣都破掉了,来个人有时会客都不方便”。我牢记在心。(我由于从事推销针织品。拿货便宜)。师母笑说,拿回来该多少钱我给你。我笑而未答。心想:徒弟报答师父一次本是应该。不想过完年有急事去了厦门。师母嘱托仍在心上,回来后突听师母师父已离婚的消息。心中震惊。匆忙赶往师父处落实,得知确实,个中原因未敢细问。感伤之余,唯祝师父师母各自保重。想起师母师父伉俪情深。走到今天,实属不易。而感情无常,难有对错之分。不禁感叹。
师父很少提及自己内功修为。据弟子观察:师父功夫已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行拳若行云流水 ,如游若惊龙。慢如抽丝,快若闪电,深邃莫测。而师母武艺则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弟子绝无半点奉承之意。
而历代武术修为者,无不把提高个人内在修为 ,与宇宙苍生和谐,与国家民族休戚相关为己任。

如今,一向立志为文的我,为了生活也走上了教拳传拳的路子。面对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就是一张白纸,又是一个个人间精灵。如同一棵幼苗。当细心施肥灌溉。日后成就一棵棵参天大树。师父想说: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是滴滴汗水滴出。苦其心志,强其筋骨。方能成事立业。而人之立世:德为第一,才次之。而武术的修为,对一个人受益是一生的。无论日后是否腾达与平凡,贫穷或显贵。师父都祝愿你们平平安安,摈弃对世间的一切冷漠与无感,能与宇宙苍生同悲欢。才是你们一生的幸福啊。

                                                                                                                                            2014_8_27完稿龙湖听风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