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一看网上节日气氛挺浓,心想不能不作诗一首。文学创作来自实践,要赞中秋就得先赏月,于是跑出去看月亮。
只见嫦娥洗梳更装,闪亮登场,在地球人的仰视下挥袖起舞,词人苏轼应邀登月,与著名歌唱家共同演绎《明月几时有》,这一混搭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将晚会推向高潮,但就在这时,现场摄像设备突发故障,镜头不小心对准了一展美国登月时留下的国旗,并且卡住了几秒钟。一时间华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现场导演顿生灵感,将错就错。
“今天中秋,让我们把目光回到1969年7月21日,‘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当年美国人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时发出的感慨,至今为所有人所铭记。今天,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因为这是全人类的事业!”
这慷慨激昂的一席话赢得了全场欢呼,晚会在一片喝彩声中结束了。李谷一登台献唱《难忘今宵》,玉兔推着小车分发月饼。
我回到屋里,翻开记事本,开始写中秋见闻,上小学时,老师经常让写国庆见闻或五一见闻,我一直不愿写,因为我们既没庆国也没劳动。而现在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就算老师没布置,我也愿意写。
反思一下,现在我们盼中秋,不是为了回家和父母团聚,也不是为了品味月饼(当然现在月饼难吃我也承认),而纯粹是为了假期。但为什么当圣诞节到来时,即使不放假,却也要互送苹果,寄贺卡呢?传统节日过腻了呗,买点西货尝尝鲜。一个普通苹果装进盒子就卖十块你也愿意买,因为流行,所以场面。不该给同学带上人情消费的帽子,因为我相信同学之间送个苹果是出于真意。但成百上千元的月饼确实是变了味,一切消费向收益看齐。今天晚上,这么美的月亮,有的人放着不赏,放着月饼不吃,非得苦心思考该得领导送什么价位的月饼。后来他想通了,金装月饼就是比金还贵,也得买,人情无价,月饼换人情,值! 但亲情不值钱,所以至于给父母买斤贱价月饼嘛,还是算了吧。
人家说这叫礼尚往来,人之常情。这我得提醒一下 ,《礼记》里的“礼尚往来”的那个“礼”是指的礼节的礼,可不是礼品的礼。再说,中秋节的“常情”是陪家人,你去挂念领导干嘛。当然,世俗社会,不世俗就不能“适俗”,但你可以在那三百六十四天里的任何一天里去巴结领导,别把我们可爱的中秋节弄得满身铜臭。
就像现在中国市场的食品一样,不仅传统节日也在变味, 慈善也在变味。好好的一场筹集善款的冰桶挑战来了中国,咋就被一些人用作筹集私款了呢?可能是重口味的人越来越多了。
月色朦胧,真是越想越迷茫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