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郭美美式的营销

时间:2014/8/19 作者: 有只羊 热度: 75619

           郭美美的营销学

郭美美又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一次是以超级妓女的身份出现。按照她的表白:以商演之名外出陪夜,出场价在10万元以上。 

此前,郭美美已经有两次成为公众热议的对象。

第一次是她以和中国红十字会的勾连出现。年轻貌美的郭美美开名车、挎名包,貌美过模特,身价赛富婆,更吸引眼球的是她花的钱都是“和红十字会有关系的”。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中国红十字会更是陷入舆论漩涡,百口莫辩。

第二次是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期间,郭美美涉嫌网络赌球被拘留,据说赌资达到天文数字。

郭美美的三次出现,都能引起舆论热议,毁誉褒贬,不一而足。不可否认的是,郭美美成了一位名人,郭美美现象成为一个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企及的标杆。

           郭美美的营销学

郭美美又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一次是以超级妓女的身份出现。按照她的表白:以商演之名外出陪夜,出场价在10万元以上。 

此前,郭美美已经有两次成为公众热议的对象。

第一次是她以和中国红十字会的勾连出现。年轻貌美的郭美美开名车、挎名包,貌美过模特,身价赛富婆,更吸引眼球的是她花的钱都是“和红十字会有关系的”。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中国红十字会更是陷入舆论漩涡,百口莫辩。

第二次是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期间,郭美美涉嫌网络赌球被拘留,据说赌资达到天文数字。

郭美美的三次出现,都能引起舆论热议,毁誉褒贬,不一而足。不可否认的是,郭美美成了一位名人,郭美美现象成为一个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企及的标杆。

道德的、伦理的、社会的等方面的抨击已经够多够滥,撇开这些视角,站在市场经济学的角度考量,笔者更愿意把郭美美的成名看做是营销学上的一则成功案例。

回过头来,假如我们将郭美美看做一件需要营销的商品,从成名到卖个高价钱,郭美美后台的营销人员做过的功课大致是这样:

一,                  要让一件没有任何特点的商品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吸引住买家的眼球,需要将商品摆到一个谁都意想不到的位置。比如,手镯都在超市中的珠宝专柜销售,你如果连超市都不进,而是放进盒子,将其摆在航天飞机上,那吸引人的可能就不是航天飞机而是这幅手镯了。郭美美作为女人,至多算是有姿色的女人,经过豪车名包的包装,然后和红十字会联系在一起,其意义就非同凡响了。如果仅仅是炫富,和她同类的富婆、小三甚至官二代多了去了,无论如何她难以脱颖而出。她的吸引眼球就在于尽管不是富婆、不是小三,但一样有钱,而且这些钱还都是来自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也想不到的地方。

二,                  摆在航天飞机的镯子除了位置不一样,本质上还是镯子,其物理属性没有任何变化,但有了这个位置,就可以引导买家掏高价。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部分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即便是作为旁观者,看热闹也是只嫌事小、不嫌事大。到引起这些买家注意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了,让翘首以盼的买家成为你免费的广告商或者叫“托儿”,吸引更多的买家来“引颈等待”,最后在适当的时机,“价高者得”。

三,                  如果是一次性的商品,当然整个营销过程就告结束,但如果是重复性的服务,如郭美美者,就需要在完成第一次“价高者得”后,继续重复这一过程,不断制造新闻,引起公众注意,从公众中找出真正的买家,在这些买家中再次完成“价高者得”的游戏。

当然,这里边有个问题:将镯子放到航天飞机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具备可复制性。但沿着这一思路(反差越大越好、资源越稀缺越好)去营销大方向是对的。一边是郭美美的奢华消费,一边是红十字会通过社会募集到的有限的资金,而且是专门救济贫困急难的资金,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吸引公众注意的效果就此形成了。无论怎样出新出奇,无论怎样不合情理,只要能挑战人们的心理极限,只要能超越心理承受能力,整个营销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四,                  经过若干次“价高者得”的轮回,公众已经对这一特定商品形成了固定的心理认知,“下蛋的公鸡即便给炒了炖了它也是值钱的。”正如,郭美美肩上挎的LV包,即使破了它仍然是名包。相信,郭美美此次被捕了,但不久的将来,出狱后,如果她愿意继续从事原来的营销工作的话,身价仍然是高企的。

营销业务做到这个份上,非超级高手难以做到。

事实如何,只有等以后郭美美的具体表现了。

                         2014/8/1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