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杂文《闲谈选择“活法”》

时间:2014/6/23 作者: 司跃双 热度: 89342

                     

                       闲谈选择“活法”

  

                             

                              司  跃  双

 

 

人常说:“龟行龟道,蛇行蛇路,各有各的活法。”,能对“活法”做这样的提法和思考,觉得很好。

因此,写下闲谈选择“活法”的题目时,想的很多,感慨也很。

近日,一些好友去医院检查身体,各自查出了不少的疾病。这时,大家才突然醒悟,奔波于名利场和衣食住行的生存间,忙忙碌碌的,紧紧张张的,像“挣命”似的,如去“赴死”一般,竟是忽略了对身体和“一心一境”、“一期一会”的关注,缺失了对生命应给予的珍惜和爱护。

因了这些,掰指摆弄,细细数过,身边左右,一些熟悉的、或是有些熟悉的,先先后后的,竟已先离开人世好多人了,留下的,唯有或浓或淡的一些记忆和思念。

于是,叹然之外,酒,不敢再喝;肉,不肯多吃;参加锻炼,都表示要立即行动,也有人还诙谐侃谈,僧侣的“素食主义”是可以“崇尚”的。

也更因了这些,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善待自我,选择“活法”的理念,在这样一次体检之后,在复苏着,回归着。

从古代看,孔子崇礼的执着,庄子梦蝶的唯美,荆轲挥剑的洒脱,梁祝化蝶的悱恻;还有,陶渊明“不为三斗米而折腰”的淡远,都会让我们久久思索,生命该如何活在天地间呢?!

从伟人、智者看,居里夫人在将死的时候,会想到了曾发现了“镭”,也更会想到曾在一夜之间跳坏了一双舞鞋;再有,奥斯托洛夫斯基曾激励了上千万青年人的著名格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些的“活法”,也都令人无限思索

从现、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去细细品味,有如雷锋的“活法”,也有如“我爸是李刚”的“活法”,还有如成克杰一族人的“活法”,再有如僧侣修行的“活法”,芸芸众生,种种“活法”,亦如过江之鲫般的繁杂,令世间人的眼光缭乱、心事浮沉……

这林林总总的,不同模式的生命过往,可谓“活法”多多,虽形式不一,却也都呈现着鲜活的生命本真。

想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本真,在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五味杂陈间,更是对生命的终结问题-----死亡,有了更多的思考。

先是想,生命不过百年,或长或短,从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开始,生命就开始了向死亡进发的旅程,何时接到死神的“相约通知”,抵达终点,是我们无法预知的。

于是,我们只好称那是“命”的“定数”了。

既然“命”有了“定数”,那自然是难以逃遁的。

既然无可逃遁,就一定要珍惜“定数”间的日月光华、山川江河、一草一木、情爱姻缘、衣食住行和杂陈琐事,要“乐生”、“顺生”,也就一定要思考选择“活法”了。

继而又想,生命最可珍贵的是些什么呢?

是事业?是爱情?还是其它的一些什么呢?

又如何“乐生”和“顺生”呢!

深想着这些,自然就更深刻的思考着生命的“活法”了。

毋庸置疑的,生命是一定要讲究“活法”的了。

这时,我忆起了著名作家王蒙老先生,在他的《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中写到:

-----遭遇是外在的,而活法全在自身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乐”,这是活法。

-----看,听,历,感,参与了那么多以后,你应该记住,你应该珍惜。你的记忆与思考将会多少延续着你的活法。

你看,大智大慧者对于“活法”的参悟,是多么的简单、通透、深刻。

天命的“定数”是生命无法选择的,遭遇是生命无法选择的。但惟有“活法”,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不久前,我还读到过一种叫“慢行愉悦”的体验的人生“活法”,一个叫米珍的女人的单行之旅中的一些感受:“运动是一个很好的出口,试试看,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可让人慢性愉悦,很持久。”、“关键是,她如何动起来,随时随地慢性愉悦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有时,真的只是自己的问题。”......

当下的生活里,我另外的一些朋友,活在当下,选择着清闲和安逸,选择着冒险和刺激,选择着远游和旷达,有穿越族、骑车族、棋迷族、品茶族,也有一些玩世族、混世族,很多的,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历经、体味着生命的“活法”,选择着自己生命活着的“出口”。

再有,马斯洛建议有14种途径进入存在性价值的理解,这里,摘选一些富有意趣的生命活着的“出口”,供大家思量:

如,参观艺术展、观赏美丽的景色,到山上或是海边读书;如,努力缩小注意的范围,全神贯注地陶醉于微小的世界,如观察蚂蚁、花朵;如,试着把事物颠倒过来看;如,用艺术家的眼光观察周围一切,就是说,用框把周围给框起来,画框里被描绘的世界,像艺术家扑捉美好一样;如,试着从别的动物的角度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想你在一只蚂蚁的眼中是什么;如,假如你只能活一年,你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生命浓缩的意义会体现出来;如,你的生活在一个遥远的人看来具有什么意义,比如原始部落的人会怎么看你;如,假设第一次看到一个你熟悉的人,你怎么看他;如,假设最后一次见到他,你会怎么看他,会不会对他好一点或说些什么话;如,默默体会那种值得尊敬的人,感受和思考他们的美德,像伟大的人物那样去思考;如,用婴儿的眼光看世界,那太美好了,……

面对遭遇,生命有着这么多的“出口”,我感到也真的很好,它们都是人生在遭遇之外,选择的“回也不改其乐”吧。

生命一场,是要细心体味种种“活法”的滋味的。

国学大师张中行的“顺生论”,也是很值得参悟和学习的。

久思之间,不觉慨叹:人世寒凉,生命短暂,让我们用“看,听,历,感”的历练和累积,选择多种的人生“出口”,延续着生命的“活法”;让我们悲悯人生,珍爱生命,温暖自我,润泽心魂,选择“活法”,乐生且顺生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