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英语退出高考背后的国家文化战略

时间:2014/5/27 作者: 流年.岁月 热度: 79645

         2014年中国教育高考改革再次引发了亿万国人的关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远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英语高考将进行改革,可能进行一年两考,或者用等级考试的形式取代现行的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举措。同时根据已经颁布的北京《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实施高考改革新方案,英语从原先的满分150分降至10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30分。在考试方式上,高考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不管最后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怎么确立,至少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风向标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从上面的改革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退出高考已经确定了。用多次考试或者等级考试来完成对英语教学的转型,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转型和改革的必然。过去我们的学生从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考试,都是一考定“生死”。多次的考试不断不会较低英语的重要性,而且使得英语的学习更加合理。在这一次北京改革中英语主要考察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尤其重视口语和听力,这样就回归了英语学习的交际功能,避免了我们多年来学的“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也就回归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它只是承担着沟通、表达的本质任务。长期以来,我们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获取跨门槛的门票,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怎么样记忆和背诵上,而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载体背后文化的学习,其实把英语作为工具,了解外界先进文化、文明才是英语学习的应有之义。

1840年以来,鸦片战争使得部分先进的中国地主阶级认识到了西方文化、科技的先进之处,后来经过长期内部斗争,开展了洋务运动,其中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的开办,开始学习英语为主要平台的西方文化,戊戌变法中我们又开始学习原来是我们学生的日本的日语和文化,一直到1949年,我们主要以英语、日语为外语。纵观原因可以看出: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工业水平和技术都是世界一流,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德国、美国成了世界上经济的大国,并且美国在1949年以前就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他们所代表的先进的科技文化一直是世界的引导者,而英语作为这两个世界大国的母语在全世界得以推广。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语言在多大范围传播的重要因素。

1949年以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我们能够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苏联,接着俄语成了中国主要的外语,因为苏联的援助以及我们对苏联发达、富足社会主义的向往,意识形态的相同都是出现这一现实的重要因素。而1949—1969年这中间的历史又告诉我们政治因素也是影响语言学习内容的重要因素。

1969年以后中苏关系完全破裂,1972年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一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一时期,我们的外语可以说是多元的,英语、俄语、日语并存。但1978年以后世界上能够提供给我们技术、资金的主要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日本人,所以英语就成了母语之外的第二主要外语,而且是全民性的学习,其强化的标志就是各级升学考试、职称考试都要求考试英语。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我们才发现原来学习不同的外语也自然而然的学习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尤其是1978年以后,全民英语的学习,使得多元文化并存,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底蕴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北京的方案规定:“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和汲取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在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明魅力,深化对祖国的感情;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作文命题要处理好开放与限制的关系,既要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发挥,又要注意防止套作、宿构和模式化写作的倾向。”。可见在了解世界文化的同时,必须加强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了强化母语教学的战略要求,也是作为中国人学习母语的正常回归。

在世界历史上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德国,没有因为自己身处欧洲----这个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区域就放弃对自己德语的学习。德国在坚持与坚守中立足母语再学习外语,这样的自信和自觉很重要。同样,有着四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定也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色和文化特点,我们也应该在坚持发扬传统文化中汲取外来文化,而不是弱化自身文化。一个没有母语支撑的文化国家注定不会成为世界的强国。因此,这一次高考英语的改革,使得英语的本质功能回归以后,我们注重的应该是其背后文化的学习和甄别,同时国家的文化战略也必须找到适合新时期,新时代的契合点,这样坚持与扬弃并存、张扬和回归并存,迎合与甄别也应并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