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之一。因此,中华民族一直推崇知恩图报的为人准则。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汉高祖刘邦会有不准确的定位,即认为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这是错误的,是感性大于理性的结果。其实质是刘邦杀功臣实属无奈。用理性的思维分析这个问题,就不难得出以下五点原因:
其一,诸侯出处有异,政治目的不同,与刘氏集团亲疏有别。楚汉战争时期,由于项羽兵力强大,刘邦为了拉拢人心,分封了许多诸侯,如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苪、燕王臧荼。特别是在攻打项羽时,因急调韩信、彭越等将前来汇合而采纳了张良的建议,被迫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韩国贵族信为韩王。不难看出这些王侯的分封都是刘邦称帝之前完成的,这些王侯都是出于政治利益考虑才效命于刘邦的,与后来曹参、张良、萧何、樊哙等人的受封是不一样的。换言之,前者大都不是刘邦的嫡系成员,甚至其中有几人是项羽原先分封的十九国诸侯成员。刘邦与项羽争霸的最终胜利,与他们的倒戈密不可分。刘邦虽为无赖地痞之流,但也懂得“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即是如此,难保日后他们不会重演。再有,古人信奉血缘至亲,患难之谊,所以那些和刘邦没有患难交集,只有政治利益的诸侯就是潜在的危险,在难以废除的情况下,必须杀掉。封他们是政治利益,杀他们也是政治考量。
其二,诸侯自身素质过差,难以掌控。历史上与刘邦杀功臣相比,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成为美谈。同样是处理功臣问题,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是方法为何如此差距?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赵匡胤出于世家大族,部下大都是受过教育的职业军人,而刘邦的有些功臣却是草莽之辈,目光短浅,易受蛊惑,不易控制。后来刘邦的老乡卢绾叛乱也应证了这一点。正所谓立诸侯易,削诸侯难。某些诸侯的素质低下,难以控制也是招祸之由。
其三,诸侯功高震主,却不能自敛。典型范例便是韩信,在异姓王中,韩信威望最高,功劳最大,军队也最多。他灭魏、亡代、除赵、胁燕、夺齐,获得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决定因素。但是韩信不懂打江山不同于坐江山,打江山君王有求于臣将,而坐江山君王却要臣将臣服。韩信不知时势不同,仍以旧时态度对之,自取灭亡。公元前201年,韩信竟然私自收留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我们不能说韩信错了,但是他忽略了汉高祖的存在。由此可见,韩信居功自傲,恰恰帝王是不能被认为有欠于别人的,不能被大臣认为他的赏赐是应得的。韩信之辈未能明白一个为臣之理,正是由于君王的赏识,他们的才华才得以施展,才能建功立业,是不应该持才傲物,拥位自重的,早应明白功高震主的危险性。但是韩信至死不明为何被杀,着实可悲。像安分守己的张良,刘邦没必要。再有怨杀彭越,逼反黥布,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四,刘邦为自己及后代统治考虑。在做皇帝之前,刘邦处于社会下层,政治底流,可如今却是与以前有了云泥之别。他与功臣名义上虽有君臣关系,但是实际上却有诸侯在背地里叫他“刘三”,丝毫没有发自心底的尊重。出身低微太容易让人看不起了,刘邦也有所察觉自己的出身确实是一个短板,而他的皇帝地位不但不能承认别人与自己平等,反而要在众人之上,这是封建帝王身份与尊严的要求。所以,刘邦要杀部分功臣立威。这与后来朱元璋的做为十分相似,但是又有所不同。朱元璋杀人杀红了眼,但是刘邦杀的只是有实力威胁自己的诸侯。功臣对国家的建立者一般都是尊敬的,但是难保他们会对你儿子忠心。帝王的后代大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战争风云,政治磨练,无论是经验还是威望肯定逊于老功臣。正所谓:卧榻之处,岂容他姓安睡。现在我们通过历史记载可知刘邦的继承者汉惠帝确实性格怯懦,为了让自己继承者顺利继承并稳坐江山,杀功臣也是必须的选择。
其五,国家制度让君臣彻底分道。刘邦在创汉之前,分封了异姓王,但是那只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商周都是诸侯推翻的,刘邦绝不会让历史重演,从后来汉朝后来的“七国之乱”和选择郡县制可以看出,现在分封的诸侯就是国家改制的最大障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些诸侯王,能征善战,手里又都有兵马,所以刘邦没敢轻举妄动,而是个个击破,以同姓王为后盾,先把异姓王解决,为改制逐步铺平道路。
刘邦一直以来都是率性而为的人,但他的成功表明他更是善于纳谏的领袖。他的决定必定是有谋士参与的,是谋划已久的。对于皇权而言,综上五点,任意一点都足以诛杀部分诸候,所以就私人情意而言,刘邦杀部分功臣实属无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