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少了很多感情,有些缠绵悱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天都做着一个梦,所有的梦都大相径庭。
在一个人流潮涌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巷子里穿行,或走,或急走,或慢跑,或急跑。手里拿着早餐,嘴里时不时的叼着一块吃的。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人,西装革履的,运动休闲的,都市时尚的,各色鲜艳工作服的,交警,城管,小贩,开私家车的,摩的,旅游拉客车,嘣嘣车,行乞的,当然还有小混混,三只手,只是它们的脸上未曾写着,我们也辨别不清,这样的巷子确实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旅游拉客的车肆意走在街道上,掉头,停留,拉客,还有一些小嘣嘣及摩的,那疯狂的拉客毫不管交通的行为,让私家车车主只是一个无奈,时而还会看见水泥罐车,垃圾车,当然,这些一直都被认为很正常,因为城市在建设中,这里人流量大,聚集了上万的蚁族们。
街道很吵,几乎都是那些拉客人的声音和所有行走在路上的机动车的喇叭。可恶的疯狂拉客小老板,把他们的车驶进人行道,按着响亮而刺耳吓人的喇叭,可能初来者还寄希望于政府,那些围挡,可是你也知道,我们的政府虽然给力,但还是有许多恶霸,地痞独占一方,太阳是要照射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只可惜,这么久了我未曾等到阳光,我会一直等到阳光普照在我的身上。还在路上走着,一些拉客车从你身后或者眼前飞驰而过时,心理特别的不爽,想一痛咒骂,所以在我们都彼此默认的心情下,大家习惯性的叫他们“接客车”,自然而然那些人也就是在做着接客的生意喽(哈哈,自我心理安慰吧)。这里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讲不完,等我下回再说,要上班了。做完了今天的模型,基本结束了这周的工作。能够按时下班。很久很久没有回家了,想家,一种莫名的冲动感,恨不得此刻就放年假或者也像习伟亮同学一样自由。想到这些,脑袋突然片刻短路,再也不记得半点思想。就这么提早的患得患失,与病魔结下了不解之缘。想起了张海迪,想起了史铁生,想起了白石老人。
古校场里飘来了凝重的历史气息,破败的残垣上长着一簇猫儿眼,顽强的生长着,零星的铺满角隅的不是南天竺,不是小假山,而是狗尾草,还有娘娘菜。站在土园的最高处,俯视一切,几株苍老的大柳树壮实的笔挺在那里,老榆树成了他唯一的亲人,他们一同守护着百年前的气息不离不弃,那时候,一群人在这里操练,保卫着整个古堡的安全。昔人已辞古堡去,此地空余古校场,榆柳殷荫老泪横,草儿 墙头不肯倒。抓一把黄沙,随风而逝。回乡的心是愉悦的,不管你是满载而归还是衣锦还乡,亦或是两袖空空。回乡的喜悦远远没有父母亲看见我们回来高兴。
十字路口,母亲放下车子,陪我在路边等车,我总是习惯性的提前将车子掉头,然后扔下一句话,不用等了,赶快回去吧,外面冷。然后母亲总是在推推让让中听儿子的话回家,但是她的动作明显变慢了,母亲这个年纪患上了不少疾病,我知道她想站在原地看着车子载上我走,离别的痛苦我是有所体会的,更何况换做是自己的母亲,于是我每次都会这么做,要么就不要她送。车停下后启动,很快就驶出了那一个十字路口,母亲的影子变得模糊,消失。一排排大叶女贞像黑影一样躲闪,窗外的麦田开始一片片的向离乡的游子告别。车仓内的温度热的人难以呼吸,雾化了窗外的一切。
再次离开家已经有七个月之久了,脑海中母亲翘首站在村口的那个画面却不时的闪过。十月南行的经历也算是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喜欢旅行而不是流浪,安土重迁却又夹杂着随遇而安的无奈。安逸到早上6点半醒来,7点钟起床,7点半出发,在街边小摊扒拉两口早餐,9点上班,登陆QQ, 看微博,然后和同事们聊聊早上的新鲜事情,十点多再拿出文件,整理工作,11点半准时吃饭,然后压马路,休息,等待下午1点半的上班,偶尔会听个讲座,做个报告,等待漫长的时间打发过去,然后5点下班。吃完饭陪母亲聊天,看新闻,等收听了天气预报,就回房里,躺在床上,眯着眼,即使这么早还睡不着。听见一个朋友的自述,突然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即使很累,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陪家人。做最真实的自己,可以让不喜欢自己的人躲开自己的圈子,交集是空集。享受生命带给我的一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