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和母语的杞忧(杂谈)
□沙草
一、
尴尬二字怎么写?想了半天,还是拿不准,没办法,查字典或打拼音吧。这种情况最近常有,明明是很熟悉的汉字,怎么就忘了呢?我还是习惯用五笔字形盲打的,当时学电脑,迎难而上,那百多个字根曾经背得天昏地暗,学会了也得意过,写东西不用中断思路了,脑子中有个句子,不会被拼音的思维给弄丢了,更何况用五笔与在纸上写区别不大,因为你首先要会写这个汉字才行。
但是我没有想到,过去如此熟悉的汉字,怎么会忘得越来越多呢?嫂子的嫂,遥远的遥,乳汁的乳,这些常用字,现在用时,如何记不清了呢?
毛病是很容易找到的,不用笔了,经常不写,印象中只留下个轮廓了。
这就是电脑的副作用。
我们这代人,姑且称作50后吧(不是时髦,是为了叙述方便)。对于繁体字,多是会认不会写,父亲那一代,能认又能写,因为他们上学识字认的就是繁体字。在汉字上的这种代际差异曾引起笔者的不少感慨,因为我的女儿她们这一代对繁体字是连认都做不到了。我们读书上学时,繁体字还没有完全消失,我读的不少旧小说象《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等还是繁体字本。这差别深刻地说明了感性的实践是无法替代的。我们现在把笔毫不留情地扔掉了,汉字离我们越来越远,都交给电脑了。电脑电脑,这名字真好,本来属于人脑的贮存被它机械地取走了,侵略得无声无息,让人好舒服。脑子可以多接收些碎片化的资讯,然而却轻松地患上了失忆症。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字的产生和运用是一部大书。汉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可以说和布帛菽栗一样,须臾不可离开。近日从报上看到,在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我国最早的原始文字,有可能把我国的文字史由甲骨文的3600多年上溯千余年。几千年来,汉字是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汉字的传承发展都与人的记忆密切相连,可如今,记忆却走向了淡薄。前些年在报上读过一则消息,说是深圳的中小学生已经实现无纸化了。报道是肯定的,当时不少人表现了艳羡。现在看来,也未必全是好事。当时我就说过,要是停电了咋办,放假吧。
又想到,因为没了书法课,或者说有了也难以解决本质问题,现在的知识分子写的字,有几个像模像样?可在过去,字是人的脸,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每每看到有些明星们或者是领导们的签名,只有苦笑,汉字的美被他们糟蹋尽了。这也不能全怪他(她)们,拿笔少,不动笔,司空见惯。现在要欣赏汉字,只有找书法家。但在旧时,那些传世的精品书札却是人们交往中不经意间留下的。清代文人的书札从郑板桥到翁同龢就不消说了,就是民国至195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书信,有几个不是楷书味十足,秀美耐看,字写得丑的,是极少的。现在是反过来了,写得好的是极少了。1980年代,身处高位的陈云曾大声疾呼,写字要从娃娃抓起。呼声过去几十年了,效果如何,也只有苦笑了。
字写不好了,现在又面临失忆的可能。汉字真的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很多有识之士在思索,也有付诸行动的。这两天,看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节目,很欣慰。北京的一帮作家艺术家(于丹、张颐武、高晓松和马东)也意识到了汉字的危机,希望通过节目,能成功传承中国的汉字文化,起码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但我对奖励有些看法,一个汉字过关奖500元,不说高低,只是觉得听写汉字(难度不大。如吮吸的吮,关隘的隘,驿站的驿,最难的是麾下的麾),这国人最最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怎么就变成了过关斩将的难事了呢?主持人和评委还是以娱乐节目的口吻来笑谈,没能指出汉字失忆的危险性。举个极端的例子,要是打仗停电了,急需下达作战命令,字写不全了,照个手电查字典吗?节目演示的意义,是对整个社会汉字失忆的对抗,但节目太过娱乐化了。因为谁都知道,偌大的社会问题,单凭这群孩子,肯定是不行的。
二、
今年五月初,到市图书馆去,在大门口看到了一条横额,是个人办画展的,但有个明显的错别字,春华秋实误写成了春花秋实。这种错误出现在古都让人脸红。图书馆进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不在少数,都没看出吗?显然不是,麻木了,没有人再去较真了,写错了,也不影响啥,画展照办,日头照出,好像谁也没损失。但损失的是啥,不说了,大家明白。现在的电视节目中,字幕打错的,演员说错的,甚至于正规出版社和报纸,出现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真让人生气。“在我的意思里,古炉就是中国的内涵在里头“——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时,作家自己写在封底的介绍语。这句话的语病中学生也能看出来,我曾在教学中让学生辨折过,正确的答案是:要么把“就是”改成“有”,要么删去“在里头”。这种错误如何就出现在了享有盛誉的国家出版社和大作家笔下呢?
小时候,记得也好与人争论,那时有句口头禅,书上或者报纸上就是这么写的。那时的书报就是权威,现在呢,谁还能担当起权威二字?
你不能不承认,母语在退化。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写调查报告,甚至不会完整地写一封情书,什么抬头顶格,问好另起行,段落起让格什么的(古称“抬和阙行礼如仪”),这种情况见怪不怪。我们的母语教育怎么啦?英语考试有四六级,甚至于还有八级,而我们的母语呢?就是大学那一场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考,过去了就过去了,成了一块敲门砖了,门开了,还要砖干什么?
择业方向上的社会机制更不容乐观。现在的文科大学生找工作比理工科要难很多,重理轻文几乎成了所有家长和学子的倾向。事实就在那里明摆着,你光说文科多多重要,是无用的。就像现在的社会只有到了五一节才想起一线工人一样,尊重只是口头上或者说作一下秀。过了节,一线工人还是拿最低的工资,而头头们要拿数倍乃至几十倍的工资,你怎么能有说服力让人们尊重劳动尊重工人?所以说要改变现状是个综合系统的工程。那样的话,朱军才不会在“艺术人生”( 2007年4月)中出现把令尊和家父整拧了的事。
这么强调母语教育也不是反对与时俱进。母语教育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也有值得反思之处。我以为大的方面有二。一是时代进步了,母语教育仍处在1950年代的水准,尤其是对教育的管理上,没有去认真研究电子时代母语教育如何在整体上跟上时代,碎片化了,听之任之。为什么不能设计些硬约束机制呢?你一个大学生,读不够多少母语经典,写不好一篇过关的文章,就是不能毕业;天天都要用的汉语,为什么不能出台国家考级标准,这标准须是硬的,达不到中级就不能就业到门槛高的单位;出版社和报刊出现多少错误,就要吊销你的营业执照,看你还不重视?街上出现错别字,轻则曝光,重则罚款(要有法律),看你下次还敢马虎?
二是西风东渐,我们缺乏准备,被牵了鼻子。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别的不说,单是我们的母语教育中的文史哲密不可分的优良传统,就被忘得差不多了。母语教育中人格培养理想追求责任担当,有多少甘甜充盈的乳汁,被我们忽视了,或者说支离破碎了。所以说现在的孩子,多数是无论父母给他什么,他都不在乎,他只是想他还没有什么。这才是母语教育中的最大悲哀,透过那些语法修辞或者错别字,我们是不是应该看到这些早已存在的本质?2013-7-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