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了《歌谣大师——苗得雨》仍然感到言犹未尽,一个歌谣大师,是涵盖不了苗得雨的。于是乎脑子里又跑出来《抗战诗人——苗得雨》这个题目。
要说抗战诗人,中国还真不少。但要说抗战时期的“孩子诗人”我相信中国只有苗得雨。
苗老是1932年出生的,到1944年写出《陈老三》只有虚岁13岁,到1949年春一共收入诗选是33首诗,收入《苗得雨六十年诗选》的抗战诗是30首,几乎全部收入。按时间算苗老抗战诗歌只写了两年,1945年日本鬼子就投降了。解放战争的诗占了4年。但是苗老的诗是始于抗战,那首脍炙人口的《旱苗得雨》也是写于1944年,即便转入解放战争,也不过是从抗日转入了抗蒋,反正都有一个战字,更何况1995年5月27日由《文艺报》公布的,有中国作家协会等十部委确定的《抗战文学名著百篇》,已把《旱苗得雨》列入抗战范围。所以我把苗老列入抗战诗人既不是杜撰,更不牵强。因为他那些诗从一冒头就带着反抗的气息,战斗的硝烟。让人从一个孩子的笔下看到了“官逼民反”,看到了正义战胜邪恶,看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看到了战争锻炼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的画卷。我既没有见过日本鬼,也没见过国民党,既没有见过红军,也没见过八路军。但是我透过苗得雨的30多首抗战诗,看到那时的中国,一伙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条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路。我之所以喜欢苗得雨的抗战诗,敬佩苗老这个人,应该说是透过这些诗,让我看到了有一颗金子般心的苗得雨。
恨,恨在牙根。《苗得雨诗选》1956年版开篇是《小‘大狗’进门》用的还是繁体字。在写了小打狗的狠“我要你,磨眼里生起蒿蒿草,我要你,锅底下结起蜘蛛网!剩你一粒粮算我眼珠长腚上!”你看苗得雨是怎嘛恨的。“小小得雨直冒火,牙根咬的咯咯响。一头撞到狗身上,咬住狗腿死不放。我咬你狗皮当鞋掌!我咬你狗腿当火棒!”写到与汉奸的斗争时,又用了“得雨跺脚暗发誓:长大报仇剥你的皮!”一个“跺”字,一个“剥”字,再加上前面的“牙根咬得咯咯响”,让人感到苗得雨的诗从小就带着火,带着电,带着响,带着动,带着反抗精神,不用抗战诗人形容,实在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
爱,爱在肺腑。从苗得雨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苗老对敌人的恨,确实恨出了个尖尖。但是一写到爱,那也是爱在心头。在《七月一日》中写到“七月一,好日子,毛主席的相片来挂起。白头老奶奶,满脸笑嘻嘻,穿上新褂子,过来作个揖。”一个“揖”字就把老太太对毛主席的敬爱写到家了,让人感到此时此刻非一个“揖”字不能表达那种爱。但这还不是高潮,到“路上采多牵牛花,献给救星毛主席”又把那种童爱抬上了高潮。这一采,却让人看出了少年苗得雨对毛主席那颗由衷热爱的心,透过一老一少的举动,反映出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写对人民大众的爱则集中反映在《支援前线联唱》《我送哥哥上战场》《放哨歌》《大反攻歌》中,为了叙述的简洁,仅以《我送哥哥上战场》为例,诗中那“新衣服,净光光,皮底鞋,壮又壮,小毛巾,白又长,小饭勺、小茶缸、日记本,铅笔长,小刺刀,小长枪,小包袱,背身上”透过这些细微的举动,把“本是一点小意思,表表弟弟的热心肠”写得灵魂出窍。最后落脚在“放下锄头杀老蒋!擦得眼明好打枪。吃饱杀敌力量强,等到胜利回家时,咱再欢乐闹一场”,不仅轻松欢快,还小素材写出了大文章。
播撒了一种信念。苗老的诗之所以讨人喜欢,让人热爱,我认为他最成功的地方,最拿人的地方是透过这33首诗,记录了那个时代,让没有经过战争看到了战争,让没有经历过阶级压迫的人看到了阶级压迫,让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人,看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条真理,发现了一种“不可战胜的民族,难以征服的中华”的抗战精神。诗歌从1944年写起到1949年春,从时间算6年,从年龄上算12周岁到17周岁,收入诗集的诗共有33首。在这33首诗中不管是12岁的少年还是17岁的青年他的诗没有一首是迷茫的,没有一首是唉声叹气的。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旱苗得雨旺嗤嗤”就是“打走了反动派心才甘,反动派再猖狂,打他个稀糊烂,保住了和平,幸福万万年。咱们告诉蒋介石,不让他卖国胡吊闹!你拿镰刀我拿枪,你收麦子我打狼!个个胜利紧相连,全国胜利在眼前!老蒋你来看一看,就知道为啥不敌俺!”等等。苗老通过当年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就是人民不亡国家不亡。
战火锻打诗有声。苗老的初期作品为什么那么纯洁,那么自然,那么蓬勃,那么向上,我认为是抗战的根据地,滋润培养出了抗战的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环境锻炼人,环境造就人。苗老从小就诞生在抗日的土地上,耳濡目染都是抗日的环境,抗日的画面。反奸反霸反蒋,因此他的诗就自然而然的经过了战火的洗礼,不由自主的从心中流出。从苗老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说苗老的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中流出的。每首诗都是那么口语、自然、圣洁,让人读着亲切。你看“五月里来逢瑞阳,遍地麦子发了黄。穗儿大,粒儿胖,暖风吹来阵阵香。”再到“眼看到了嘴唇上,要抢咱们的嘴边粮。”不要小看“嘴唇”“嘴边”一字之差,既有深度又有分寸,没有亲历其境是拿捏不好的。再如《铁算盘子来算账》中的“肚子大,屁股胖,走起路来乱摇晃,扒墙头,挖土坑”不是身在其中,谁能写出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诗。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战争锻炼了人民,诗人在抗战中成长,唯有这些诗才让人读着心生纯洁,因此在我的心中,苗老不仅是享誉全国的“孩子诗人”更是一个抗战诗人。他的心总是与祖国连在一起,同呼气,共命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