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拜状元”背后的价值观寻觅

时间:2012/9/17 作者: 有只羊 热度: 67958

    6月28日下午开始,一组名为“人大附中学生雨中拜状元”的图片出现在网络上。照片上,一名身穿白底红条人大附中校服的中学生,冲着操场边摆放的两张大头照鞠躬。大头照上两位主人公则分别是今年北京高考文理状元韩牧岑和李泽。
  
  此信息一出,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和品评。其中以质疑、否定者居多,迫于压力,校方也出面解释:确有此事,但不是校方所为。——那意思再明白不过,有问题别找我们学校。
  
  与众多的拍砖不同,笔者倒想替“拜状元”的中学生们说几句。
  
  在传统文化中,树立典型、学习典型是我们的惯常做法,也是我们从小教育下一代的似乎是屡试不爽的手段。通过学习典型,不论这个典型是自己站起来的还是别人给竖起来的,我们从他或者她那里获得精神上的鼓励,成为心目中的偶像,获得成长进步的动力,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修得正果,这是树立典型的意义所在。远的不说,即使最近几十年,我们本土的就有雷锋、王进喜、张志新、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王明义、李素丽、张荣锁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典型,或者将本职工作做到极致,或者公而忘私、舍生取义。他们以其先进事迹,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形成一股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通过分析这些典型的成长、成名,我们看到,他们之所以成为典型,最终都经过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政府认可。政府通过他那只无形的手将典型的光环放大到无限。
  
  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典型,理论上越是事迹突出、影响力大的典型,对我们的教育意义和鼓励作用也就越大。二者是正比例关系。这个道理公众都明白。
  
  越是事迹突出的典型好像距离我们的生活就越远,也就越难学。这样的感受恐怕不只是笔者一个人所有。因为除了特殊人物,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市民,都生活得平凡而简单,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死去活来。相比特别的典型,我们更愿意从身边学起,从自我做起。身边的典型,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更容易学、也更有说服力。
  
  遗憾的是,我们的政府不可能树立那么多身边的典型。
  
  回到“拜状元”的话题上。
  
  学生以学习为己任。在学校受教育的时代,在以高考显示人才培养的公正性的当下,不同范围内的高考状元就是每一位中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和典型。他们的事迹、他们学习的经验甚至高考临战时的心态都是后来者学习的榜样。这和我们“典型引路”的精神十分契合,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只要不是失聪失明患者,我们都能够想象,新学期第一课,老师们拿上届高考的优秀生作为典型、鼓舞学生认真学习的场景。
  
  那么人大附中学生“拜状元”这一现象,拍砖多于叫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
  
  问题出在背后缺了那只无形的手。——政府的肯定和鼓励。
  
  既然高考状元也是典型,政府理应高声叫好、大加鼓励才是。
  
  为什么政府不肯定、不鼓励呢?因为这和大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的精神相违背。有关部门不愿忤逆公众意愿。
  
  正是因为缺了这只无形的手,湖南教育厅对崔永元的公益培训乡村教师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也才导致崔永元的破口国骂;正是因为缺了这只无形的手,草根相声演员郭德纲们尽管拥有无数的粉丝,却一直是“非主流”;正是因为缺了这只无形的手,我们对人大附中学生“拜状元”的行为才觉得怪异而另类;同样,正是因为有了这只无形的手,我们的专家们才将一堆枯骨认定为传说中的女娲遗骨;正是因为有了这只无形的手,我们才围绕着航天员刘洋千方百计拉关系:什么婆家、娘家、姥姥家是我们这里的人。
  
  如是等等,不一而足。当所有这些怪现象充斥我们的视觉和生活的时候,拜状元现象还值得大惊小怪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