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会觉得孤独。一群人呢,是否会随着人数增加,孤独递减,温暖递增。肯定也不会。
小时候的伙伴,总会在意,我们俩是最好的朋友。男孩子之间怎么样,我不知道,女孩子如果“最好的朋友”跟别人更好了,一定会吃醋的。那种伤心,不比被男友背叛少。当然,那个时候的少女一般还未经历过爱情的幻灭。友情便是情比金坚了。
我在想,我曾经有过多少这样“最好的朋友呢”,好像还真不少,每个阶段都有伴我左右的人。要么是邻居,要么是同学。那时候世界还没有虚拟的,肯定是身边接触频繁的人。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然而然的有一天,你们就成朋友了。不光你们自己觉得自己是朋友,你的老师、同学、家长都知道你俩关系最好了。这种关系铁补不铁呢,铁,因为不管多少年过去,想起年少的她,你依然觉得温暖。这种关系长久不长久呢。不那么长久。小时候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主。父母调动工作了,你得跟着去。种种变故,都会打破朝夕相处。距离将你们隔开。小朋友没有那么多的联系途径,常常一别便是经年。少年的心是打开的,乐于接纳,所以彼此又有了新的朋友。如果幸运,一直在彼此的生命里,那就是无敌的发小了。
再长大一些就抱团了,三五成群。有一个核心的小圈子,小圈子外围还有一个松散些的大圈子。这个核心小圈子的人,一般都是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很容易成为一生的朋友。有人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所以三人间的友情最牢固。有道理,两个人闹了意见,第三个人还能调解。但要是其中两个人走得更近,第三个人难免受到冷落。所以,我觉得四人组合更合理。不管谁跟谁怎么了,另外两个人也不会落单。在遇到意见分歧时,还可以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举手表决制。不抛弃,不放弃,利于长治久安。这几个朋友,让你的内心安定。
再后来,人脉这个词就很火了。我一直不确定,人脉和朋友之间能不能划等号。但大家在形容自己某方面的人脉资源时,总是说,我有一个朋友,怎么怎么的。人脉需要积累,需要刻意经营。不然就断了,有人如是说。读MBA是个积累优质人脉的好方式,所以,很多人明说,学不学知识不重要,关键是交朋友。我刚入学时,有一天上课,有个女同学偶然坐在我旁边。她很热情的自我介绍,问我叫什么。我也礼貌的回答了。然后我记住了她的名字。过了没几天,她又坐我旁边,又跟第一次那样跟我搭讪。我说我叫某某某,你叫**,什么什么课咱两就坐一起,你不记得啦。她讪讪的笑笑,说不好意思,这几周,光顾着认识各种同学,问了好多人,脑子都要炸了,怎么就记不住呢。我们有三百多少同学,有必修有选修。这三百多个同学,你爱听哪个老师的课,全凭自己选择。每节课,跟你同班的同学都不一样。周末来上两天课,要想都记住,谈何容易。如此的人脉积累,认识的人是多了,彼此间的粘度却很低。而且,在认识每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可能盘算的是日后可否用得上。MBA式的交友,累还是不累?如此的大集体,温暖还是不温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