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历史迷雾锁剪公

时间:2012/7/7 作者: 朱法强 热度: 64238

历史往往是迷雾疑云锁死真相。一部双沟紫阳堂朱氏家史,同样让人感到扑朔迷离。
  历史是人写的,写史的人不能明显违背统治者的意志。汉代,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汉武帝就对他处以宫刑。因而,历史的真实只是相对的,没有人敢说有哪部历史是绝对的客观。
  家史记载:明代朱剪“由徽迁汴,定居金陵。定鼎扶佐太祖,为诰授金吾将军、封赠龙虎将军、上护军、锦衣侍卫都指挥使,恭赞军务,率子姪居金陵。封鑒公世袭金吾将军、锦衣侍卫都指挥使。靖难之役,师至金陵,复行践祚。鑒公有不仕之意,率子姪归隐泗洲双沟镇,此即来双之始祖也”(三房敦连公后人九兰先生撰)
  毋庸置疑,九兰先生为记录这段文字,查阅了大量家史资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修订《现代家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贡献一:明确了剪公的祖籍和迁居的位置以及定居的地点和最后的落脚地点。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形成一府六县的格局(州领:黟县、歙县、休宁、骛源、祁门、绩溪);河南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定居的地方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最终的落脚点是千年古镇、现江苏泗洪淮上明珠双沟镇。
  贡献二:明确了朱氏后人定居双沟的原因和具体时间。其原因是,因“靖难之变”而隐居双沟。由此确定了双沟朱氏紫阳堂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贡献三:明确了双沟紫阳堂与朱熹一脉相承。熹公的祖籍是江西骛源。(熹公系中华名人,一代圣贤!而今只要与熹公有血脉关系的朱氏后人都称为紫阳堂子孙。而熹公的嫡系子孙,应在福建的建阳一带。双沟紫阳堂是否是朱熹的嫡系子孙?有待考证)
  贡献四:明确了剪公的身份,他是军人,而且是一个将军,是一个较大的将军。
  家史有九兰先生的“四个明确”,真实性应无争议。但我们经认真分析,反复研究,认为在“四个明确”之外,家史中仍存在着很多疑点。
  历史记载是严肃的,必须客观,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观点。我们相信,此观也是现代朱氏儿孙的共识。双沟紫阳堂家史为何存疑?其原因与大明王朝一段惊魂的历史相关。家史中有哪些方面存疑呢?
  一、朱剪是始祖朱鑒的父亲,但家谱上为何没有记录他祖籍详细信息?他具体是哪里人?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再者,家史中注明朱剪有那么多官衔,为什么《明史》和相关史志没有提及?虽经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也没找到朱剪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另外,从家史中记载他的哪些官衔来看,他不仅是皇帝的亲信、宠臣,而且官位很高。明代都指挥使、与布政使、按察使并称三司,他又是金吾将军,应系二品官员。有这个级别的人,在明朝几乎是一个登峰造极的人物。明朝皇帝很吝啬,也非常专权,朝中连宰相都不设,可见二品大员的政治地位了。朱剪既然这么显赫,历史上不可能没有记载。经查《明史》,前期锦衣侍卫都指挥使的确没有记载。因而,有人认为可能是被朱棣烧掉了。有这种可能,但朱剪官封金吾将军,说明他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朱棣烧了他的锦衣侍卫都指挥使,但历史留痕,烧不了他的全部,烧不了他辉煌的昨天。
  二、家史称,“封鑒公世袭金吾将军、锦衣侍卫都指挥使”,可《明史》无记录。而《泗洲志》、《泗虹合志》都记载了一个叫朱鑑的人,他的官衔仅两个字:“指挥”。明代统领5000人者为指挥,下分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可见“指挥”这个官还算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将军。指挥使才能称将军,相当于现代的师长;都指挥使相当于现代的军区司令员,是大将军。《泗洲志》、《泗虹合志》记载了一个叫朱鑑的“指挥”,那么《明史》为什么连一个世袭的二品官员都没有记录?这个理说不通!可以推论,朱鑒并没有“世袭金吾将军、锦衣侍卫都指挥使。”一说。
  三、但有《明史》、《泗洲志》、《泗虹合志》记录:“朱鑑,泗洲人,战死于大宁”。通常,家住哪里就说是哪里的人,至今仍沿袭了这一习惯。朱鑒家住双沟,双沟系古泗洲的一个行政区域,那么他也是泗州人!由此,就让人自然想到了朱鑑朱鑒是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上来了。
  经分析,不但朱鑑朱鑒可能是同一个人,就连朱剪朱鑑朱鑒都可能是同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拿出理由!
  剪和鑑鑒,读音相近,剪是平声,鑑鑒是仄声,现实中,如果真是父子关系,取这样的名字可能性很小。从字义看,“鑑,大盘也,以盛水,用以照形,声转为镜”;“鑑谓之镜”(《广雅》)。也就是说,如果鑑是镜子的意思,那么鑑读镜音。家史中安的这个曲笔,就区分了剪与鑑。但鑑与鑒可读同音,读同音时,两者意义不同,鑑为大盘,鑒为镜;当字义相同时,则读音不同。总之,剪鑑鑒三字机关巧布,大有玄机。由此推测,“剪鑒”可能只是诠释“鑑”的一种符号和密码:“剪”表述“鑑”的身世,“由徽迁汴,定居金陵。定鼎扶佐太祖,为诰授金吾将军、封赠龙虎将军、上护军、锦衣侍卫都指挥使,恭赞军务”;“鑒”表述“鑑”是双沟朱氏紫阳堂的始祖——“靖难之役,师至金陵,复行践祚。鑒公有不仕之意,率子姪归隐泗州双沟镇,此即来双之始祖也”。当然我们这只是一种猜测。但猜测也不能是无中生有,猜测也要有猜测的依据,否则,只是一种幻想。
  “由徽迁汴,定居金陵”。鑑(剪鑒)公开始应是在汴州(开封)当兵,后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朱元璋坐上龙椅后,鑑公做了官,曾一度定居金陵,后派到泗洲当指挥。双沟历史上是一个军事重镇,鑑公的指挥所很可能就设在双沟,这样其家眷也就在此落户,“朱鑑泗洲人”也就顺理成章了。1391年,为防关外蒙古元朝的残余势力,朱元璋派自己宠爱的第十七子朱权就职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鑑公被朝庭调至大宁,辅佐宁王朱权。宁王在大宁设立了王府,“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其部下多数都是蒙古兵,个个英勇善战。1837年,朱元璋在大宁设“大宁都司”,次年,改称“北平都指挥司”,司下设十个卫,十个卫的首领多数是蒙古人。鑑公既是汉人,又是朝庭派去的命官,自然深得宁王的宠爱和重用,让他担任了北平都指挥司的最高长官。这是朝庭的三品命官。据推测,他可能还兼任了负责王府护卫的最高长官,在王府,这个官相当于朝庭锦衣侍卫都指挥使。由此推定,家史上说的“锦衣侍卫都指挥使”并非空穴来风,只是一种误传而已。
  朱元璋不接受历史的教训,他把自己的皇子分别封王,让各自镇守一方,最终导致皇家骨肉相残,历史的悲剧重现。朱元璋死后,他的丧钟敲响了,同时还敲响了建文帝的丧钟。建文帝看到各王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中央集权成了摆设。他为了削藩,最终引起诸王不满。1399年7月,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变”。当时朱棣自统雄兵十万,是诸王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但与庞大的朝庭相比,他深知自己反抗朝庭只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于是,他就想到了与宁王朱权联手推翻建文帝的计谋。这里有史料记载:
  一天朱棣装扮衣衫不整的样子,骑马来到宁王府的大门前求见朱权。此时,朱权还没有反叛的念头,但听了朱棣的花言巧语后,念及手足之情,还是将朱棣迎进了王府。朱棣劝朱权一起造反,并承诺平分天下。但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朱权不仅无意造反,还劝朱棣不要造反。之后,朱棣在宁王府住了七天。走时,朱权送朱棣到宁王府不远的一座千秋桥上,朱棣又劝朱权一同造反。朱权依然不从。于是,朱棣一挥手,埋伏在千秋桥下的士兵一拥而上,包围了朱权。朱权的亲兵见状与朱棣的士兵杀在了一起。喊杀声立即惊动了城内官兵。这时,城内有一位姓朱的大将军率兵前来支援,也被朱棣的伏兵杀死。朱权一看情况不妙,急忙向蒙古兀良三卫呼救。燕王大笑着说,你的蒙古兀良三卫已变成我的人了。朱权一看,兀良三卫果然站到了朱棣的一边。原来朱棣在宁王府见无法说动朱权,便在暗中策反了兀良三卫首领。这样,不谙权谋和韬晦的朱权只好束手就擒。
  这个“一位姓朱的大将军率兵前来支援”,就是鑑公!大将军,在诸将之上,就是北平都指挥司兼王府护卫的最高长官朱鑑!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另有《皇明史概殉国臣传》一百二十卷记载:“北平都指挥司朱鑑战死大宁”。
  《明史》、《泗洲志》、《泗虹合志》及相关史料相互印证,朱鑑战死大宁一说无疑。而家史中记录的“鑒公有不仕之意,率子姪归隐泗洲双沟镇”一说,缺乏证据,显然不能成立。在证据面前,只能相信证据,也就是说,只能相信《明史》、《泗洲志》、《泗虹合志》及相关史料。
  一代英贤,勇冠三军的良将,震荡山河的历史风云人物,没有死在守土尽责的疆场上,却死在了皇家自相残杀的血雨腥风之中。他一生英名盖世,死时却没有壮怀的激烈,不但没有留芳千古,反而成为了一个屈死的冤魂!这让人痛心,让人愤懑,让人感慨,又让人感到了历史的无奈!
  鑑公死后,其眷属就来到了双沟。家史中记录:“靖难师至金陵,复行践祚”,这里只是记录了朱鑑后人因靖难之乱来到双沟的原因,但“靖难师至金陵”,明显是记录有误。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家史为何要把鑑公说成是剪公呢?据《明史》记载,鑑公牺牲后建文帝进行了抚恤表彰(家史中说的“封赠龙虎将军”,有可能,只是尚无史料考证)。然而这不是福,反而是祸!建文帝被推翻后,朱棣坐上了龙椅。细想一下,鑑公是被他杀掉的,鑑公又受到了建文帝的抚恤表彰,两者是政治立场的对立,是敌我关系。为怕朱棣秋后算帐,先人们把朱鑑的名字作隐匿处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况且剪是鑑鑒的谐音,鑑鑒又是同音,就这样瞒了天过了海,而且还不失根本。
  大明山江长达276年。漫长的时间,让历史的记忆一天天变淡,最终完全淡出历史,于是,家史中的朱剪就错误地成为家史中的史实了。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推测,没有如果,也没有假设。以上仅是分析,不能作为家史定论的依据。这里,我们提出家史疑点,只是抛砖引玉,望世代儿孙,永远记住历史这沉重的一页!希望后来儿孙继续求证历史的真相,还我先祖的一世英名,以慰先祖剪(鑑?鑒?)公的在天之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