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进生命里的雨
至今不知他的名字,然他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邻里们都称呼他“杨大爹”。他姓杨,诚然像一棵苍老了的杨树,树皮样深褐色的皮肤.裂开的沟壑丛丛的手掌以及一脸的沧桑与严肃,活活一颗在阳光下土地里风雨中站立了几十年的老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的脑门成了灯泡的样子:鋥光瓦亮且闪耀着隐约的血红色光芒。长年不换的铁青色大褂似乎打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腊,他的眼睛总成30度微微仰视前方的一片虚空,深棕色的两片厚嘴唇微张蠕动似乎要有急切的碎语出来却始终变成消失在空气里的气流。他是一个沉默的老头。
沉默的他总拿着一杆发黑的烟杆,上面缀上一个半个巴掌大的烟袋,勉强还能辨认出它曾经的白颜色,于是他就颤微微的从烟袋里挑出一袋烟,划着一根洋火,噗噗地吧嗒着嘴唇。烟雾升腾中丝毫看不出脸上的表情,就像一尊从远古时期走来的陶俑。
那烟带和烟杆仿佛就是他本人的一部分从未离身。烟袋是他的老伴给他做的。是的,他曾有过一个老伴,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记忆中,她总是双手插腰,站在屋后或小路中央伸直了脖子叫骂,但大体还很能听清那是叫她的老头子和小孙子们回家吃饭的,她似乎总有用不完的气,气呼呼的叫骂声轻易的振动了她鼻头上的一颗肉瘤,颤颤地随时准备从鼻尖上跳下来!
于是,他便从田垄上拉着他的老牛慢吞吞的往回走在那长满了杂草的小路上。系好牛,看它挪动着身子慢慢趴下,开始倒嚼,他就去端了饭碗默默的坐在它的身边,呼噜呼噜的搂完一晚饭,再去乘一晚,也不要下饭的菜。老婆子就咕噜咕噜的叨骂着把菜叉到他的碗里。他斜着头木木的咧下嘴唇,终于什么也没说。
后来她走了,在一个盛夏的黄昏,他便念叨:老太婆,怎地就丢下我这个糟老头子先去享福了,留我在这遭罪喽。烟火忽明忽暗燃地欢快,他顶着通红的眼睛坐了一宿,终是未掉一滴眼泪,只反反复复的念叨着……
从此他起的更早了,寒冷的大冬天,他操着手从他青灰色的小瓦房里钻出来,再钻进狭窄的土窑里取出白番薯,看着火熬了粥叫小孙子们起床吃了上学去。临走了还掏出起皱的5角钱,叫他们买了东西分着吃。
他似乎更沉默了,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养牛和种地,他对土地有一股近乎狂热的热爱。
农村的夜晚总显得漫长和安静,老人们热衷于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那个老不死的老骨头,我说他起的那么早干嘛呢,原来是偷土的,用铁锨一趟趟的从人家的地里偷了土,往自家地里送,这老不死的,想给自己填坟头呢!”那个老者说的吐沫横分,听众们或满意的哈哈大笑或小心的附和着。
他的脊梁骨突然被村里的手指戳弯了。再未直起来过。
大人让我们离他远一点,离他的小孙子们也远一点,可是他的小孙子们那么厉害,下河、爬树无所不能,村里的孩子总是背地里找他们玩。夏天是钓鱼的好季节,他的小孙子便聚集了一帮泥孩子去钓鱼,他似乎很高兴,让他的小孙子们领孩子们到他家的鱼塘里钓去,鱼真多,直打的满塘水花飞溅,鱼一条条的被拎上来,装进系在水草上的网兜里,突然一个大人气匆匆的来了,拎起他的孩子,啪啪的打了几屁股,闷着嗓子吼道到“你不偷人家的鱼会死啊,你这个没出息的兔崽子,命里有贼啊?回家!”便把网兜拎起来哗哗的倒出一堆鱼惊悚的游走。田埂上的他愣愣的看着,颤抖着嘴唇,终是什么也没说。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直在外求学,再回到老家,又许多牙牙学语的小孩如春笋般生长起来,当年的老者也被时间的镰刀收进年轮的仓库。再见他,是在阳光大好的夏季正午,他打了一把破了顶的黑散,踏着一双黑色的雨靴,有白晃晃的阳光穿过破洞罩在他肥大的黑大褂上,他像一根枯瘦的芦苇,白花花的头发苇花般地飘摇在生命的秋季。婶婶说:你离家也不少年了,杨大爹也傻得了。
他为什么要打伞呢,这么好的天气!我想了想……也许他的世界早已风雨飘摇了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