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品山记(1)

时间:2025/9/30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420
  品山记1

  好久都没品山了,这回有机会去品一下山了。

  这山就在昆仑农场境内,过了美合镇,到了道殿村,就进山了。这山路坑坑洼洼,很不好走,小车开不

  了,只能坐摩托车,但骑摩托也得双脚支撑东正西歪地爬行。山道两旁都是密密麻麻的橡胶林,走了好远才能碰上一个小村落,站在稍高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远处迷朦的山。

  到了山底,山高路陡,连摩托车也爬不上了。

  那天正逢六月天,骄阳似火。我们绕过一尊石山,下面有条小溪,沿着溪流走,清风扑面而来,驱走酷热,甚是凉爽。小溪忽曲忽直,流水时缓时急,滩上还有溪蟹,到处奔跑,它大如姆指,行动敏捷,稍有动静,就钻进洞里面去了。走了很长的溪流,就看到前面有一座山,小杨说:“红罗加到了。”

  小杨是场部的秘书,也是我的向导,场部的干部都叫他“山大王”,因为他在这个农场呆了很长的时间,对农场的山山水水都很熟悉。

  在红罗加山上,有个小农场,场主叫廖春江。十多年前,他就上山了,承包了三百多亩地,在那里又种橡胶又养殖,小农场搞的红红火火。

  他刚上山时,生活条件非常艰难,搭个人字架,上面铺着茅草,那就是家了。挖个口字窟,旁边架条木板,就是取水的地方了,三条木棍支起来,中间吊个小铁锅,就是煮饭的地方了。这山,距离农场太远了,农场曾经几次垦荒种胶,都因路途太远不便管理而弃荒。但小廖就是不怕,亲自带领二三十个民工上山安营结寨。他颇有心计,带了一部小火锯,将开荒的杂木,锯成木料出售,做为原始创业的积累。把家安好后,他便带领民工们开荒,种下了第一批胶苗。不久,苗儿抽芽了,满山一片新绿,小廖心里好不高兴,不料,一夜的功夫,胶苗全给野猪糟塌了。他不甘心,安排民工们轮班守夜,敲锣打鼓,驱赶野猪。为了这些胶苗,他就这么苦苦熬了三年时间。

  现在,十多个春秋过去了,小廖的小农场种胶养殖全 面发展,年产干胶已达50多吨,年收入百万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