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回到石碌镇,找到了红林农场场长李运英先生。
这石碌镇,除了红色的矿山外,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橡胶林。李场长说,红林农场有十軣万亩土地,一半以上土地种橡胶,剩下的搞多种经营。它分成一内一外,给城市围起一圈厚实的绿色屏障,挡热风,透湿气,大大地改造了石碌的生态环境。过去红林人靠橡胶吃饭,三万两千多亩开割的橡胶,年产干胶近三千吨,总产值四千多万元,基本上解决了红林人的温饱问题。
“但是,红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李场长顿了顿,又说了下去。人的思想,是人的本能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改变了人的思想,激发了人的智慧,要富起来,单靠橡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在多种经营方面大做文章。
接着,李场长跟我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位浙江籍工人当了米粉厂的老板,他做的米粉不用化学原料漂色,煮不烂吃来十分爽口,很受顾客的欢迎,生意做得很红火。还有一个年轻工人叫罗晓文,除了割胶外,还养了几千只鹌敦鸟,这些小家伙,你只要给它吃足就下蛋,一个月一只鸟就下了二十几个,一个蛋卖一毛五钱,一天几千个蛋,你看能卖多少钱?现在每个红林人每年收入五六千块钱,只能算是温饱了,还不能达到小康水平。在红林境内,有座宝妹山,连着石碌水库,山水相应,十分秀美,山腰有股清泉,水质清甜无比,将来还可以搞个大矿泉水厂呢。
黄昏下了一场大雨,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我走出卧室,观看雨中的山景。在一片葱绿的苍茫中,游移着一把花伞,象是一个身着健美衫的少女,近了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一会儿,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来了,她们在一块草坪做健美操呢!她们个个精神传注,兴致勃勃,衬着她们鲜明的身影,我悄悄地品出了一股静穆的秀美。
红林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是城乡结合的一个新的群体,他们不贪恋天地的恩赏,他们有深远的思考,并为未来的辉煌而拼搏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