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紫贝岭(5)

时间:2025/7/13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435
  历时几个月的大串联,我走过了许多地方,也看到了很多东西,大开了眼界,大串联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最高领袖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旨在“反修防修”。但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遇到很大的阻力。阻力来自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领导干部的抵制和反抗。如何打开局面,冲破阻力,把运动推向全国,是他在文革初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北京青年学生首创的红卫兵运动和大串联运动,使他看到了曙光,找到了打开局面的灵丹妙药,他要借助红卫兵的力量,来打破那些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顽固堡垒,他更要利用红卫兵的“全国性大串联”,把他亲自点燃的“文革之火”烧向全国。

  说实在话,我和大多数红卫兵一样,在大串联运动中,并不象伟大领袖所期望的那样,到全国各地去煽风点火,把文化大革命推向全国。利用大串联游山玩水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当时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没有外出旅游的习惯。我们一旦离开居住多年的故土,主要的精力便放在猎奇上面。我们查索名胜古迹,象走马灯一样天南地北地游荡,大大开阔了眼界。

  但是,当我们在各地东游西荡时,同时也确实闻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火药味,感受到时代脉博的跳动,身上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大串联使我们如最高领袖所说的那样“经风雨,见世面”。于是,回到本单位后,最早竖旗起来造反的那些人,就是我们这些参加过北上串联的红卫兵。

  1967年3月初,党中央一再下令取消全国性的大串联,我们也就打消了继续北上的念头,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当时,二月逆流黑风滚滚,全国造反派普遍受压,学校和县城里冷冷清清,大字报很少,更没有大辩论和大集会那种热烈的气氛,没有一点文化大革命的气息。我们看在眼里,急上心头,我们决心高举最高领袖“造反有理”的大旗,把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在紫贝大地上燃烧起来。

  大串联结束后,许多同学当了逍遥派,跑回家去了。我却选择了造反,努力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造反派战士。

  早在我们串联途中,针对“一、二三夺权”后滨海出现的混乱局面,xx军区联合一些群众组织,出台了“二、一五紧急通告”,遭到滨海红总等滨海市一些造反派的强烈抵制,滨海市掀起了有关二、一五紧急通告大辨论的高潮。

  回校后,我和一些同学也加入了批判二、一五紧急通告的行列中去。刚串联回来,我们的胆子大得很,连x区也不放在眼里。

  4月15日,我们几个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紫贝中学井岗山兵团】。兵团刚成立时仅有几十个人。在成立那天,我们在毛主席像下宣誓:“敬爱的毛主席!革命方知北京近,造反倍觉您老人家亲。为了捍卫您的光辉思想,为了捍卫您的革命路线,我们头可断,血可流,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紫中井岗山的成立,目标非常明确,一是要造反,一反到底,不把紫贝县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决不收兵!二是要充当主角,做紫贝造反派的领头羊。紫中井岗山的成立标志着紫贝文革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兵团成立后马上杀向社会,把紫贝搞个天翻地覆。此后,人民中学等许多学校都成立了井岗山兵团,它们同紫中井岗山一道,成了紫贝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

  4月下旬,紫中井岗山成立后,为了迅速打破紫贝县城文化大革命死水一潭的局面,首先在县城加大了批判【二、一五紧急通告】的力度。兵团派出专人,以评论员署名写了一批、二批、三批【二、一五紧急通告】的大字报,张贴在县城的主要建筑物上,并印成传单,在城乡广为散发。兵团还派出不少人,在县城街道和建筑物上书写了不少的大字标语,如“彻底批判【二、一五紧急通告】!”“【二、一五紧急通告】万臭无香!”“誓死保卫毛主席!”“誓死保卫中央文革!”等,以此来扩大紫中井岗山在紫贝各阶层民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5月上旬,我们在学校里集中力量批判工作组和校文革执行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并以平反十一名黑帮教师做为突破口。为了加快十一名黑帮教师的平反速度,兵团头头亲自出马,数次同校文革、军训团进行协商,均遭到无理拒绝。其中跟军训团林参谋长在音乐室进行公开辨论,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林参谋长借口这是工作组的事,再次拒绝了井岗山同学的正当要求,对于军训团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我们深感失望,由此种下了井岗山学生恼怒军训团的种子。

  5月12日,由于军训团、校文革一再拒绝为十一位教师平反【他们有这个权力】,我们决定单方面采取暴烈行动为自己的老师平反冤案,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正义的行动。晚上9点多钟,学校在体育馆举行文艺晚会,大部分在校师生都去观看演出。紫中井岗山看到有机可乘,集中了自己仅有的几十位同学,乘着夜色突然包围了校文革办公室。当时校文革办公室里仅有一个头头看家,我和几位同学乘其不备冲进了档案室,搜出了十一位教师的黑材料。当观看演出的大批学生赶来解救时,被早已准备好的井岗山学生挡在门外,无法进入档案室,只能在外面大喊大叫,眼睁睁地看着十一位老师的黑材料被我们烧个一干二净。当时没有出现武斗的场面。井岗山学生以自己的果敢行动为受到冤屈的教师平了反,赢得了紫中广大师生的赞扬,为后来井岗山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有名的“五、一二行动”,也是文革以来紫中学生之间发生的第一次冲突。

  5月中旬,紫中井岗山采取暴烈行动,冲砸校文革,搜烧黑材料,这是紫中井岗山成立后的第一次造反行动,学校里的平静局面从此被打破了。“五、一二行动”在紫中校园里引发了大规模的辨论,大批大批的师生被卷入这场大辨论的旋涡中来。一派学生认为这是“打砸抢”行为,是“反革命政治事件,另一派学生认为五、一二行动“好得很”,是“革命行动”。师生中开始出现相互对立的观点。

  几天后,在军训团的扶植下,学校里反对“五、一二行动”的学生联合成立了“紫贝中学造反联合委员会”【紫中联委】,并在学校体育馆举行规模盛大的成立大会。校军训团全体人员参加大会,表示了对该组织的支持。紫贝军代和县联总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在会上宣读了支持该组织的贺信。至此,在学校里,两个观点相互对立的学生组织正式形成了。稍后,人民中学等许多学校纷纷成立跟文中联委同观点的组织,它们都被统称为“联派”。这样,紫贝县相互对立的“联派”与“井系旗派”在全县范围内正式形成。为了争夺本县的权力,两大派组织进行了一年多你死我活的搏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