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禹也算是个老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带领本村八十多名爱国青年,奔赴抗日战争,保家卫国。
一九四八年,王效禹任清河地委副书记。一九四九年任清河地委书记。一九五零年,调任渤海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一九五四年任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一九五八年,在反右运动中,他不同意部下被打成右派,受到牵连,也被打成右派,受到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被降职到山东德州国棉一厂任副厂长。一九六五年平反,到海阳参加四清工作团。一九六五年六月调任青岛市副市长。同年十月,他参加崂山县四清工作团,任副团长。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八月二十五日,青岛市学生起来造青岛市委的反,受到工人的围攻,双方发生了冲突,出现了流血事件。
事件发生后,青岛市委对起来造反的学生进行镇压。但身为副市长的王效禹却站在学生一边,支持造反。九月四日,他以个人名义给中央文革发电,表明他对青岛事件的看法以及他与青岛市委的不同意见。
九月七日,毛主席就青岛八二五事件发出指示,公开支持青岛红卫兵。毛主席在指示中直接点明:
那位副市长王效禹的意见“我看是正确的。
九月十一日,中共中央以电报的形式,将毛主席的批示连同王效禹给中央文革的电报转发全国。从此,王效禹成为毛主席钦点的“革命干部”,而且是老干部中的造反派,名噪全国,从而成为青岛和山东造反派的头头。十月九日,中央在北京召开政治工作会议,中央文革小组破例通知王效禹列席参加。
一九六七年一月,王效禹安排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康生之子张子石等人到北京向陈伯达、康生、王力等汇报情况并请示下一步工作。中央文革表态支持青岛夺权。一月十九日深夜,在人民大会堂,康生、王力、关锋接见了张子石等人,指示他们赶快回山东夺权。二十日凌晨,他们就将康生的指示传达给王效禹。
一月二十二日,在王效禹的组织和策划下,青岛二十三个造反团体夺了青岛市委的一切权力。随后,王效禹又带领青岛夺权代表团赶往济南,二月二日,他主持了驻济的二十五个造反派组织会议,成立了山东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第二天,举行了十万人大会,夺了山东省委的一切权力,史称二、三夺权。二月二十三日,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山东大联委改名委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王效禹担任主任。三月二日,【人民日报】就山东夺权进行了报道,并发表社论【革命的三结合是夺权斗争胜利的保证】。王效禹身价倍增,成了全国关注的风云人物。
在担任了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后,中共中央又相继批准王效禹担任中共山东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一政委、中共济南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山东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合起来是六个一把手,即闻名全国的“六个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