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鲁迅和狂人日记

时间:2025/7/8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3670
  鲁迅先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偶象和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早已深入人心。我早在小学时代就读过他的文章。在中学时代,我们每个学期的语文课文中,就必定有他的小说或杂文,我在初中读过他的【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有些章段,我至今都能够背出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总是不厌其烦教导我们如何向鲁迅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在文革破“四旧”运动中,红卫兵横扫一切,所有的作家都被打倒了,唯独剩下鲁迅一人,这主要是毛主席的功劳。在那“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等于一万句”的年代里,如果不是毛主席打了保票,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给予极高的评价,谁能保证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毒草”?

  毛主席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文艺战士极为崇敬,称他为“中国的第一等圣人”“现代中国的圣人”,自认“我算圣人,是圣人的学生”。

  毛主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阵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沈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对一位中国现代作家,一口气连用了九个“最”的措辞,并冠之以“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个头衔的现象,是绝无仅有的。有了毛主席这句话,谁敢把他打倒?谁敢把他的文章定为“毒草”?

  鲁迅先生一生著作甚多,渋及面很广,他不但写小说、散文、诗歌,也写杂文和戏剧。【狂人日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刊物,在五四运动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他们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捧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

  1917年8月9日,鲁迅应钱辛同之请,答应为【新青年】写文章,并于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记】,的创作。在写作之前,他曾经看过大约百多篇外国文学作品。【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很、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作品的总序言。

  在【狂人日记】里,作者通过被迫害“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函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度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怨愤症的人,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在小说中,狂人异乎常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了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和敌视,被认为“有病”。狂人的怪异言行是彻底而纯谇的,狂人在日记中所叙述的环境缺乏写实性,但却一语道破几千年中国封建设会吃人的社会本质。作品中的狂人,实质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他明写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及的是作者思考的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灵,狂人不是一般典型性格,也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

  【狂人日记】整部作品几乎都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关起来后,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治疗,一直劝说周围的人不要吃人,最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绝望中的狂人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

  作品还通过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本子的形象暗示,将矛头直接指向保守的传统文化,“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对将来社会的幻想和期待。“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狂人对自我的评价和反思,也是自己对前途的绝望。小说末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实践性的探索。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史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狂人日记】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了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大批判封建礼教方面的流毒方面,它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