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山纪念堂

时间:2025/7/5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489
  第二天,我们相约到中山纪念堂去参观,正好苏州同学带有照相机,我们便在那里照相,做为我们大家在广州串联时的留影。我们以孙中山铜像和纪念堂做为背景,一连拍了好几张相片,大家感到非常满意。

  位于广州市东风路旁的中山纪念堂,是广州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也是广州人最熟悉的地方。孙中山铜像和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款兴建的,坐落于孙中山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1929年动工,完工于1931年。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用铜材铸造而成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他高昂着头颅,左手叉着腰,右手坚定地扶着拐杖支掌着大地,身穿风衣,是那么潇洒之极。他仿佛在发表一段演说,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解决,中国人民不再会屈服外来列强的坚船利炮,伟大的中华民族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早在19世纪,前往海外学医的孙中山就开始接触革命真理。他团结大批爱国华侨和知识分子在1894年于擅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孙中山被推为总理。孙中山到处游说爱国华侨慷慨解囊支持革命,团结民众参加斗争,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他的领导下,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被推翻,唤醒了中国人民,也震撼了全世界。他的手书“天下为公”有多少人做为座佑铭,他最早提出的“振兴中华”唤醒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优秀子孙。

  在孙中山铜像的四周,到处都是红的花,青的草,绿的树,在蓝天和白云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壮观。中山纪念堂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是一座八角形古宫殿式建筑,采用钢行架和钢筋水泥结构,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欺山抱厦建筑而成。堂顶镶着宝蓝色琉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层,层层飞猿出卷。纪念堂重韵契山顶的中央,高悬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气势恢宏。中山纪念堂在文革期间没有开放,有时红卫兵或群众开大会时提供作为会场使用,因此我们无法看到中山纪念堂里面的真面目。

  事情也真够巧,在同样一个地方,几个月后,也就是1967年7月23日,孙中山的不肖子孙们在这里上演了一场闹剧,令后人扼腕晞叹。就在这一天,广州东风派主义兵在中山纪念堂里举行庆祝主义兵成立一周年大会,而红旗派则在越秀山体育场举行追悼糖厂武斗死难者大会。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一个要办喜事,一个要办丧事,两派群众在纪念堂、吉祥路一带不期而遇,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武斗,共聚集了两万多人,双方各有伤亡。为防止事态扩大,市军管会出动了21个连的解放军赶赴武斗现场,制止武斗,才平息了事态。

  在串联途中,我不断收藏红卫兵散发的文革传单,这些传单有北京来电、中央首长讲话、当权派材料、各地文革动态等,有印刷厂印的,也有油印的,五光十色,种类繁多。到广州时,我收到的传单已经装满了我的挎包,再也装不下去了。这些传单对我了解各地文革动态,学习文革经验有很大的帮助。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我经常看到红卫兵们在散发传单。有些红卫兵坐在车上发传单,马路上的人们在后面追着汽车跑,人们在汽车庇股拼命抢传单,你争我夺,非常好笑。但场面最壮观的是在高楼上散发传单。这不,今天晚上我去逛街,刚离开市府大楼不远,一阵喧嚣声把我招过去了,只见另一栋大楼前面,传单象雪花一样到处飘荡,数以千计的人在大街上随着传单的流动而涌动,跳跃着抢夺传单,我也走上前去捡了一张,楼顶上有几个人影在晃动,那是散发传单的红卫兵,场面精彩极了。

  受散发传单场面的刺激,我突然心血来潮,立即赶回市府接待站,到总务室那里领来一捆白纸,拿到住宿用刀子切成36开,然后跑到楼顶高喊着:“我发传单了!你们赶快来抢啊!”随即把那些白纸往楼下拼命丢。市府大楼底下马上聚集了一大群人,你争我夺,来抢我丢下的白纸。一会儿,争夺传单的热闹场面嘎然一停,人群爆发出一阵怒吼声:

  “烂仔!流氓!”

  “上楼去吧他抓起来!”

  “打死他!”

  我一看大势不妙,赶快奔下楼,跑到一个房间躲了起来。我被吓得流了一身冷汗,连大气都不敢出,我非常懊悔我刚才的鲁莽行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