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自绝路(2)

时间:2025/7/2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1948
  于会泳在学习期间的专业学习成绩十分突出,学习期满后便被学校留 在校属的音乐团工作,之后又调到民族音乐研究室,从事说唱音乐的教学和研究。

  在音乐创作和研究上,于会泳不断有新作品发表。除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章外,他还先后谱写和改编了歌曲【不唱山歌心不爽】、【幸福花开遍地香】、【女社员之歌】等,这些歌曲因富有民族风格,又流畅上口而别具情绪,所以在发表后流传颇广。

  六十年代初,虽然于会泳的政治处境依然如故,但他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还是得到爱才如命的贺绿澄院长的多次公开赞赏,不久就任命他为新设的民族音乐理论系副主任。

  一九六四年六月,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后,江青从中挑选了一批剧目作为她所谓“京剧革命”的“试验田”,下令各地进行修改提高,并建议选派一些“懂戏曲,有专业作曲知识,又有戏曲改革事业心”的音乐家,充实到这些剧目的创作队伍中去。

  上海市委宣传部与文化局对此作了专门部署,拟定了原有的京剧【智取威虎山】、淮剧【海港】、和新选的话剧【龙江颂】三出戏作为重点剧目。一九六五年三月,于会泳被借调京剧院,担任音乐设计组组长。

  这年六月七日,江青在上海艺术剧场观看【海港】的彩排时,忽然问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张春桥:

  “于会泳是什么人?”

  于会泳之所以引起江青的注意,是因为北京的【红灯记】、【沙家浜】相继到上海演出期间,他在【文汇报】上连续发表了【戏曲音乐必须为塑造英雄形象服务】、【评郭建光的唱腔音乐设计】两篇评论文章。江青在上海时 看到这两篇文章。

  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江青在锦江饭店接见【智取威虎山】创作组全体成员时,事先指名要于会泳前去参加。

  江青与于会泳见面时,江青握着他的手:“啊,你的文章我看过,写得很好,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应该说我们早就认识了。”

  江青的几句话,使于会泳激动的晕头转向。他按照江青的指示,废寝忘食地对【海港】音乐进行反复修改。在帮助修改【智取威虎山】的唱腔时,于会泳将杨子荣【胸有朝阳】唱段的尾句音乐,衍化到【东方红】的旋律上去,这使江青对于会泳的作曲才能也开始刮目相看了。于是,于会泳就成了江青“京剧革命”的重要智囊人物。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