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激流(17)

时间:2025/6/17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20503
  在文革中,新闻媒介和群众口语中使用最多的词汇是“走资派”,当时,连不韵世事的三岁小孩也要连吭几句“打倒走资派!”

  “打倒走资派”是搞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十六条】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就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那么,什么是走资派呢?从文革开始到文革结束,无论是党中央,还是毛主席,从来就没有为走资派定出明确的判别标准。至于下面群众,更是心中无谱。毛主席只是笼统地说,所谓走资派,就是他手中有权,又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所谓手中有权,那就可大可小,上至国家主席、总书记,下至生产队长、支部书记。从全国范围来说,所牵涉的人就相当多了。至于他们是否都走资本主义道路,那就另当别论了。由于走资派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别标准,就只好由人们的好恶来决定。在文革中被打倒的走资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面定的,上面叫打倒谁就打倒谁,二是由群众组织来定,在某个地区或某个单位,往往都有两派组织,一个要打倒,另一个要死保,这样就更乱了。所以在文革中,一个当权派,今天是革命领导干部,明天就不一定是了,全看他对所谓“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态度,对两派群众组织的态度如何。

  一九六七年六月,又有一个事件加剧了临夏地区两大派的矛盾:张杰事件。

  张杰文革前曾担任过临海县的县委书记,文革前夕调临夏地区任区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临夏革造会和临海县革联认为张杰是走资派,坚决要打倒他。大联总和临海县联总则认为他是革命领导干部,要坚决保他。军分区和军管会支持大联总的观点,认为张杰不是走资派,应该让他站出来抓革命促生产。革造会造反派要批斗张杰,军分区就把他藏起来。为此,革造会印刷了许多【通缉张杰】的传单,在各县张贴。

  一天,秦锐回临海老家,在公社门口看到贴着【通缉张杰】的通缉令。当时正好遇上小学时的一位同学许清甫,许是革联会的积极分子,两人不同观点。秦锐便问他:“老同学,通缉令是哪个组织写的?”许清甫一看是秦锐,眼睛睁得圆圆的,反问:“你要辩论吗?”秦锐斜视老同学的不寻常的表现:“辩论可以,但不能站在地上辩,起码要搭个台子,站在台上辩。”许取笑说:“写通缉令的人正愁找不到对手。你来的正好,谁不知道你是堂堂的思想兵的大头头,是临夏最大的铁杆保皇派,你出面和他辩,才是棋逢对手,这下有场好戏看了。”

  过了一个时辰,人们在菜市场搭了一个临时的台子,许便带着秦锐到了现场。

  这时,对方的主将也出场了,那是一位姓陈的颇有名气的老法官,他原来在某县法院工作,因犯了错误被下放到大坡看管水库。两人在台上相遇,好戏便开场了。陈法官从嘴上取下早已熄灭的烟斗,轻轻按了按蓬松的灰尽,不停地摇动着脑袋。

  秦锐首先开了炮:“听说你曾是个老法官,在这里我向您老请教一些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请问通缉令是针对什么人的?”

  陈法官神态自若:“通缉令是针对罪犯使用的,我在法院工作多年,我当然知道。”

  秦锐紧抓不放:“张杰现在还是区党委副书记,党的副书记怎么同时是一个罪犯?”

  陈法官一边动着他的烟斗,一边振振有词:“张杰已经被造反派打倒了,他现在已经不是书记了。”

  沉默。又是一阵沉默。

  秦锐看着陈法官故意摆弄他的烟斗,觉得有点好笑,声音低沉有力:“张杰的书记是上级任命的,要罢免也得上级说了算。他有错误,我们可以批判,怎么说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吧,现在怎么成了罪犯?难道你不知道,是不是罪犯要经过司法机关审判才能算数吗?”

  陈法官自嘲地耸了耸肩膀:“现在还有什么司法机关,公检法都被砸烂了,现在是造反派的天下。”

  秦锐抓住他的漏洞,马上反驳:“你别高兴的太早了,公检法不是你说砸烂就砸烂的。军分区已对政法部门实行了军管,现在是军管会说了算,不是造反派说了算,造反派给张杰扣的帽子不算数。无产阶级的大权什么时候都牢牢掌握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手中。”

  陈自觉理亏,乖乖地退到一边,蹲了下来,继续摆弄他的烟斗,不再出声了。

  对方看到第一个回合败了,赶紧调兵遣将。

  不多久,对方的第二号人物出场了,这位是一名大学生。他一上台,先做自我介绍:

  “我是政法大学学生,是省城红联造反派红卫兵。这次回乡串联闹革命,能与我小学同学,也是临夏红卫兵第一把手,临夏最大的铁捍保皇派在家乡的舞台上耍耍嘴皮,斗斗嘴巴,真是三生有幸。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支持我的革命行动,让我们团结起来,打倒走资派,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对方这段开场白,有两层用意:一是表明自己是大学生,是想从气势压倒秦锐。二是把秦锐定性为临夏最大的保皇派,煽动群众对秦锐的反感情绪。这样一来,从一开始,他以为可以占据上风,处于压倒的阵势。

  秦锐一边听着对方的发言,一边在心里想着他的对策:一定要紧紧抓住通缉令上三个要害问题,决不能让对方转移题意。

  在辩论过程中,秦锐始终抓住三个要点:一是通缉人犯的权力是政法机关特有的权力,不是任何一个群众组织可以随意享有的。二是你们既不是政法机关,却随意对一个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实施通缉,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三是退一步讲,即使张杰犯了严重错误,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十六条又有哪一条可以对他通缉?

  对方很清楚,在这三个问题上,他肯定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曾多次转移话题,但秦锐却死死抓住不放,最后他只好虚晃一枪,赶紧收兵。

  那天的辩论,大多数群众倒向秦锐一边,每当他发言,人群中都会响起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