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爱国诗人辛弃疾

时间:2025/5/3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465
  辛弃疾,号稼轩,出生在金国建国初期的济南。一一六一年,金国兴兵南下攻宋,耿京聚众二十多万起义,青年辛弃疾也率众二千多人叁加,并在军中掌书记。金兵南侵失败后,他劝耿京和南宋王朝联系,并代表义军到建康去见宋高宗。他北归时,叛徒张国安已害死耿京,并劫持部分义军投降金人。辛弃疾得知消息后,亲率五十人骑直奔张国安大营,绑张置马上,号召上万名士兵反正,长驱渡淮,奔向南宋。

  辛弃疾南归的第二年,南宋要跟金议和,他不顾身微官小,写成【美芹十论】上奏宋高宗,反对跟金议和。他驳斥了那些投降派,认为胜败兵家之常事,不能因一次失败而失去信心:他也反对那些轻举妄动的速战派,认为欲速则不达,建议国家作长期的战争准备。但南宋统治者没有采纳他的主张。

  辛弃疾南归不久,宋金对寺的局面逐渐稳定,主张对金妥协的那一派长期掌权,他们对辛弃疾采取了派斥的态度。他们任用辛做地方官,目的是利用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才能,应付地方事变,镇压农民起义。可是辛弃疾是带着北方人民收复失地的愿望南归的,为了准备力量,统一祖国,他在当地方官时必然要排击豪强,淘汰贪吏,跟南宋王朝的一些特权人物发生矛盾。辛弃疾的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不跟投降派妥协的政治态度,以及他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孤危地位,使他在政治上屡受打击,也使他在这一时期写的词交积着种种复杂矛盾的心情,形成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

  一一八一年,辛弃疾因言官弹刻落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自号稼乾。这时他受庄子和陶渊明的影响,在政治上流露出厌倦的情绪。但由于他一直期望把一生贡献给统一祖国的事业,表面上他好象过着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内心里还是愤慨不平的。

  一二零一年,韩胃当权,起用一些主张抗金的人士,辛弃疾一度出任浙东抚使,镇江知府等。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招募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经有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战斗生活,写下了一首生气勃勃的永遇乐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可是在辛弃疾的一切设施刚开始时,韩胃就把他免掉了。后来,在韩胃主持下,南宋北伐,结果大败。南宋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中伤诋毁辛弃疾,说是他在扇动北伐的,这对他是一个大刺激。就在韩胃失败的第二年,辛弃疾终于怀抱着他那始终不能实现的政治抱负与世长辞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