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里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刚住进病房不久就不见了。护士们找了所有她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找到,报告了主治医生,医生说:“你们继续找,不要惊动了其他的病人。”医生向院长做了汇报。院长一听觉得很奇怪:女孩她爹回家了,她自己又不能走,她能上哪去呢?医生说:“这个女孩是从山区来的,离县城有五十多里路,她不可能回家。看她爹那为难的样子可能家里很困难,他回家凑钱一时也不能回来,她住进病房中午连饭也没买,也没看见她吃饭。”院长说:“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先不要声张。无论如何得先找到病人,至于病人治病有困难,咱是第一次收治农村困难农民得这种病的病人,不知县里能不能想办法资助?等我先向县领导讲讲再说。”医生从院长那里回来,抽出专人在医院内和县城她可能去的地方分头去找。
这个女孩叫谢燕,她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女孩没有妈妈,只有父女俩一起生活。家庭生活虽然困难,父女俩却总是乐呵呵的,这些天她爹发现一向活泼勤快的女儿,变得没精打彩,一有空就躺下。女儿的脸像蜡一样白里透黄,说话的时候也好像眼皮老是睁不开。他爹问女儿,女儿说:“很懒,总想睡觉。”她爹觉得女儿得大病了,于是就带了点干粮背着女儿,走了几十里路来到县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完了以后说:“孩子得的是白血病。要马上住院治疗。”医生给她开了住院单,还让护士先领病人去病房住下休息,让他爹去办住院手续。
她爹到住院处“窗口”,里面的护士要他交三千元的押金。这可着难了,“不用说三千元,三十元我到哪去拿呀!”他一声不响的离开了“窗口”,到医院外面两手抱着头,蹲了好长时间。怎么办呢?对女儿说:“我没钱给你治病。”不行,可是不说实话孩子住院手续办不下来,也不能住院治病。他想来想去才不得不去请求医生,准许孩子先治病后交钱。医生讲:“不是已经进病房了吗?那就先住下,你回家去凑钱吧。”
女儿是住进病房了,可我到哪去弄三千元钱呢?诊病的地方离病房并不远,他却走了很长的时间。他来到病房门口振振精神才进了病房。
这间病房里有四个病床,现在包括他女儿在内有两个病人,女儿和一个得同样病的女孩对面床。他靠近女儿压低声音说:“住院要交押金,你自己先在这,我得回去凑钱。”女儿问:“要多少钱?”“不多。”不等谢燕她爹说话,对面床上的女孩抢先说:“最少三千。”女儿一听“三千元”!就说:“爹,三千元你上哪去凑?这病咱治不起。”对面床的女孩又告诉他们:“三千元押金是办住院手续,一天得好几百元,要治这病得几十万呢。”求生本是人的本能,但是,对一个本来就没见过多少钱的穷人来说,面对“几十万元”这个天大的数字,她们求活的希望一下子就破灭了,这时他们父女心里想的是:只有等待死亡了!
小谢燕并没有被死亡吓倒,从床上爬起来拉着他爹就往外走。到了病房外面没人的地方,她对她爹说:“爹,这病咱治不起,走!咱们回家。”他爹哭丧着脸说:“不治病怎么行,我回家想法先把押金交上再说。”他也知道这病他们治不起,可是能叫女儿多活一天也是当爹的责任。对女儿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女儿知道现在无论如何也凑不出三千元钱,女儿便说:“没有办法,这病我不治了,咱家就有三间房子,房子是老辈留下的,能卖几个钱,咱村没有人会买,就是卖了能够住几天医院的钱?我多活这几天又能怎样。”她爹胀的脸通红,眼泪在眼圈里滚动着,他想女儿说的对,我们就三间破房子,要卖现在也不会有买的。他想让女儿“多活几天”的希望也很难实现,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女儿说:“谁叫咱穷又长了这难治的病。”她说:“但是,咱人穷志不短,咱就是病死,也不能叫病吓死。我要笑着离开俺爹,我死了爹一定要好好的活下来。”她用小手擦去她爹的泪水,对爹说:“我死前只有两个希望,一个希望我死后爹爹早早给我找个妈,二是希望能在我死前和我爹一起照个相片。找个妈妈和爹作个伴,照个相片留给俺爹好纪念。”一个多么好的孩子啊?她爹此时想:“我还能有什么能满足将离去的女儿呢?没有。”他便哽咽着说:“中、中、中,我早想照个相片,这次进城了说办就办,走,咱去照相片。”女儿坚持照完相片先回家。他想也好,先照相片,治病的事,回家以后再说。他叫女儿在外面等着,他回到病房退还了借来的碗筷,他想:女儿在医院一天了要不要付钱?要付我也没有钱了。他本想和医生说一声“以后把钱送来”。可是医生如果不让出院,我怎么对医生说呢,说“俺没钱,治不起不治了”。作为一个父亲这句话我怎么能说出口?他想来想去,只能狠狠心背起女儿“偷偷地”走了。
父女俩来到照相馆,一问,照个最小的照片也要四、五元,他带的钱交完挂号化验等费用以后,只剩下两元钱了。照个相片是女儿唯一的希望他都无法满足。他暗自喊道:“我这个爹……啊!”他如实的告诉照相的师傅“我只有两元钱”,他央求说:“俺从乡下来看病,父女俩照个相片做个纪念,希望师傅照顾一下或先欠着等取相片时再给钱。”照相的师傅看了看生病的女孩,收下了这两元钱,让他父女俩坐好了准备照相片。
女儿特意地梳拢了一下头发,重新整理了一下两只小辫上的粉红绸布的蝴蝶结,用照相师傅的化妆盒,照着镜子把脸上扑上了一点淡淡的胭脂。经过化妆她又恢复成一个活泼美丽的小姑娘。她依在她爹的前怀抱着爹的脖子,把小脸紧贴在他爹的脸上,一幅欢乐的姿态和耍娇可爱的样子。照相师傅让她们再笑笑,她真的笑了,发出了咯咯的笑声。照完相片谢燕他爹一直提着的心就是放不下,他很内疚“我这个爹不能给女儿治病,让女儿一天一天的等死,女儿照个相片这小小的希望我差一点使女儿失望,我实在对不起我的女儿。”他恨自己,他一句话也不说,迈着沉重的脚步,低着头苦思着……。可是,谢燕她想“这既是我有生第一次照相,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和爹爹照相片了。”想到这里她觉得她办完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照完相她爹背着她走上回家的路,她那颗兴奋的心还在蹦蹦地跳着。
当他们父女俩照完相片,太阳快要落山了,他这才想到中午饭还没吃,他背着女儿问:“你饿了吧?等走出县城咱找个地方要点水吃点干粮。”女儿说:“不饿,我急着早早回家。”等他们到家的时候,已经过半夜了。他把女儿放到坑上就忙活着烧水做饭,可是小谢燕经这一天的劳累再也动不得了,她躺在坑上连地方也没挪动一下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等她爹热好饭叫她起来吃饭,她连回应的声也没发出来。“睡吧孩子,你够累的了”,说着他把女儿挪动好了盖上被,他也和衣而睡了。第二天醒来,他看看女儿,他惊呆了,女儿长伸着腿两眼紧闭,脸色蜡黄一点血色也没有了,他只能从微弱的呼吸和煽动着的鼻孔看出女儿还活着。他叫女儿没有回答,推推她动也不动。他哭了,他自言自语的说:“都是我不好,去看病让女儿一天没吃东西,连口水没喝,我这个爹怎当的。”
一阵汽车的喇叭声,一辆救护车来到村头,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两个穿白大褂的人,向街上的人问道:“请问谢燕在哪里住?”一些孩子抢先说:“我知道,我送您去。”孩子们带领着穿白大褂的人往谢燕的家走去了。
听说救护车来了,不一会儿村头就聚起许多人,当救护车到谢燕家去了,有人就议论说:“他父女俩去看病,没给钱就回来了,这不人家找上门来了。”有的说:“才住了一天医院得用多少钱?还值得开着汽车两个人来要?”有的说:“我看也不会,也许是来给她看病。”……
医院来的那两个人进了谢燕家的小院,院子里养的鸡和猪见来了这么多人吓的到处乱跑。小燕他爹听到医院来人了,也认为是来要钱的,他从屋里出来,迎上去说:“进屋进屋。”他把医院的人领进屋,慌乱地对医生说:“俺不是为了交不起钱才跑回来,欠的钱我一定送去。”医院主要是来看看,谢燕不见了,是不是真的让她爹领走的?此时医生护士都看到小谢燕她爹两眼通红满眼泪汪汪。一看谢燕她爹这个样子都是心里一惊:莫非谢燕出什么事了。他们跟随小谢燕她爹进了屋。医生一眼看到谢燕在坑上躺着,心里明白了,“原来还真是被她爹把她接走的,他们父女回家来了。”再仔细一看谢燕好像病更重了,谢燕听到医生说话,她动了一下想爬起来,但是,又沉重的躺下了。是医生看谢燕病情危急,也没说什么就弯下腰给谢燕检查,并忙对护士说“快准备抢救!”很快的给谢燕打了针,小护士又给她喂了水服了药。医生说:“不要紧,她主要是缺水缺食,太虚弱了,但是,现在这样不能再等待了,必须马上回医院治疗。”小燕她爹一听回医院就急忙说:“这病俺治不起,俺不治了。”医生说:“病越拖越难治,快收拾一下咱得马上回医院。”
在医生和谢燕他爹说话的时候,小护士把屋里扫视了一遍,小谢燕在土炕上躺着,她又想爬起来,小护士没让她起来,炕上一床破棉被两个枕头,炕席破了只铺在中间,炕席四边都露着土炕,土炕头上是做饭用的土锅灶,锅灶和炕中间用土坯垒了个矮墙,把炕和锅灶隔开,锅灶旁边一个水缸,家里没有箱子柜子只有筐子篮子等杂物。粮食等吃的东西在哪里没有见到,小护士心里说“真够穷的了”。谢燕的爹嘴里总是念叨着说:“这病治也治不好俺也治不起。”小护士想,得这种难治的病,家里又这样穷,可真够难为他们了。医生说:“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能不治呢,能治好,只要她父母兄妹的骨髓能配上型很快就会治好,至于费用也就少了,还可能得到县里资助。”小燕她爹一听能治好又有县里帮助,他高兴极了,他想:“还就是新社会,给了俺穷人生的希望。”本来被小病友随便一句话,一时失去的希望又重新在他心里燃起。他想,只要能治好俺闺女的病,县领导能先借上钱我这辈子当牛当马我也要还上债。可是他又想并自言自语地说:“我上哪去找她亲生父母呢?”这句自言自语的话,被医生听到了:“你不是她的亲生父亲?”“唉!说来话长……。”“那好吧,今天我们先接谢燕到医院治疗着,你无论如何也得赶快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只要她亲生父母到场,这病就好治。”小谢燕又被医院用救护车接走了。
小燕她爹可为难了,他想,八年前我抱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八年了,叫我到哪去找她的亲生父母?他在院里的小板凳上坐着低着头,回想着当年抱养这孩子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春天的清晨,太阳刚出来,东方的天空一朵朵白云被初升的太阳染的通红通红,照的屋山头上也特别的亮堂。下地干活的人们早出村干活去了。在街头路口却围拢了一圈妇女和孩子,有的人还在往那里跑。他刚出家门也准备下地干活,他一看村头围这么多人,出什么事了?他也凑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路边上放着一个用衣物包裹的婴儿,婴儿放在一只小篮子里,脸本来用小被的一角遮盖着。不知被谁揭开了,已把婴儿的脸露了一大半。尽管已是农历四月中了,但是这时的早晨还是较凉的,不知孩子是被太阳光刺的还是被晨风吹的,正在哇哇的哭个不停。
有人说是个女孩。就因为是个女孩,看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去抱养这个女孩的。他见此情心里一酸差一点掉下泪来,他想,又是一个没有爹妈的孩子。他挤进人群抱起这个孩子,连头也不回地往回家的路上走了。
他抱孩子的举动,把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有人喊道:“栓住把孩子抱走了。”有人问:“他抱孩子干什么,难道他能养着?”有的说:“一个光棍汉连他自己都管不好,他能养活这个孩子?”有人担心地说:“孩子弄到他手里活不了几天。”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嫂说:“孩子被丢弃就够可怜的了,又叫他抱去了就更惨了。”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说:“栓住这孩子命苦,可是他心眼好,他抱孩子也是一份好心啊。” 她一边说着一边擦着眼泪走了。
栓住把孩子抱回家,把包裹打开显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他给孩子擦洗干净以后,又重新包裹起来在炕上放好,可是孩子哇哇哭个不停,他想孩子大概要吃奶?可是上哪去弄奶给她吃呢?他想了半天才又抱起孩子走出家门,他来到一个有吃奶孩子的叔伯哥哥家,想求这家大嫂给孩子喂点奶。
栓住要找的这位大嫂今年三十岁左右,是个有两个孩子的妈妈,第二个孩子也已快两岁了。孩子他爹下地干活去了,大嫂在家里忙活着做饭和侍弄孩子。这位大嫂也曾到村头去看过,她知道栓住抱走了孩子。她见栓住抱着孩子来到她家,她就明白了,这是来找我给孩子喂奶的。说实在的她很可怜这个孩子,她也没想到栓住能抱养这个孩子。她也曾为这个孩子被栓住抱去而担心过。
栓住还从来没有上谁家去串过门,也从来没求过人,他这次来找大嫂也是叫这个孩子“逼的”,不得不来求大嫂。他来到大嫂的街门口,心里也还在嘀咕:进去吧,又怕被大嫂拒绝,不进去吧,孩子没奶吃。他在街门口转了好多一会儿,孩子在不住的哭着,他终于大着胆子迈进大嫂的院里,在大嫂院子里又停了一会,最后他才下决心进了大嫂的家门。
他是第一次到大嫂的家,他也从来没和大嫂说过话。他见大嫂家里到处干干净净,再看自己一身脏乎乎的样子,真不知道该站在哪里好,更不知道怎么向大嫂开口?他站在屋门里嘴张叭张叭就是发不出话来。
大嫂也是个快言快语的好心人,她知道栓住为开口求人在作难,她没说什么就从栓住手里接过孩子,到里屋坐在炕沿上给孩子喂奶。栓住一直站在房门外锅灶旁边一动也没动,远远的等待孩子吃奶。大嫂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唠叨着说:“你一个单身汉,去找这份麻烦,你自己能干还好,自己又不能干……”栓柱听大嫂这样说,他暗自说“嫂子,我当时看到这该子没命的哭,我的心都被揪碎了,我知道没有爹妈的滋味,可是她还刚出生不久,她怎么能经得起离开爹妈的折磨。当时我只是想:在场那么些人怎么都见死不救?我就冲过去抱了这个孩子。那时我哪顾得上去想怎么养这个孩子?”栓住听嫂子没再发话,他说:“嫂子,你帮忙我也不能叫你白帮,我可以帮着俺哥干活。”大嫂高声冲着外屋说道:“谁用你帮着干活,难道我给孩子喂喂奶还得要你打替工不是?”她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高声说:“你抱这个孩子,你知道人家背后都怎么说你?”
栓住一听大嫂不高兴,就微低着头静静的听着一声不吭。大嫂叹了口气说:“你自己也不想想自己能不能养这个孩子,人家都说,你自己还管不好自己,这个孩子跟着你遭罪吧,很难说是死是活呢。”栓住心里想:大嫂啊,这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丢弃在路边,没有人抱她,我能眼瞅着她活活等死吗。我抱回家才知道我养活这个孩子将会有多难,可她刚来到世上就遇上死亡,我再困难也要把她养活好。大嫂又关切地说:“也不是嫂子说你,你看看咱村还有谁像你这样,既不疯也不傻,三十岁了还没找上个媳妇。你整天价不利不索的,吃了上顿不管下顿,谁能看上你!这回可好,又弄个累赘缠着,你可打这辈子光棍吧!”栓住心里知道嫂子是份好心,便说:“嫂子你的好心我知道,我和孩子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的。”他说完了大嫂也并没答话,她喂着奶仔细看看这孩子,心里话“多好的孩子,这个狠心的妈妈怎么就舍得丢了。”给孩子喂完奶,栓住抱着孩子回家了,他刚一放下,孩子就哭,“吃饱了还哭什么?”他又抱起孩子,可是他怎么弄孩子就是哇哇直哭,他真没有办法叫孩子不哭,急的他在家来回地转。
邻居张奶奶听到孩子哭声很心痛,她想一个没摸过孩子的光棍汉子,他怎么懂得照看这样小的孩子。张奶奶急忙来到栓住家,把孩子抱过来,解开孩子的包布,“她尿啦”张奶奶自言自语,一边说一边给孩子换尿布。并教给他怎么换尿布擦屎洗腚,张奶奶说:“孩子皮嫩要勤洗勤换,脏了湿了孩子不舒服就哭,还会伤了孩子的皮肤,孩子吃饱了没有病就不会哭,孩子哭不是饿了就是有了屎尿,再就是生病了,对孩子要细心要仔细要讲卫生,不能毛手毛脚的。唉!不容易啊,哪个父母不是把心都用在孩子身上。”张奶奶忙活完了放下孩子走了。
张奶奶六十出头的人了,她儿女都成家立业各立户头了,尽管老俩口单独生活可儿女们都很孝顺,不用二老干活吃穿不愁,小日子过的舒舒坦坦。张奶奶就住在栓住的隔壁,她十分心疼这个可怜的孩子,对栓住养活这个孩子也很不放心。所以,她得闲就来看看孩子。平日里她只要听到孩子哭,不管白天黑夜或刮风下雨,她都要过来帮忙。告诉他做什么给孩子吃和怎么喂孩子,张奶奶说:“孩子小要吃奶,过些日子可以给她点稀饭水、泡些鸡蛋黄给她吃、要一次少喂、按时喂饭、喂水。”他也学的很细心,按照张奶奶的办法孩子还真的听话了,从此他把心事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自从求大嫂给孩子喂奶,大嫂数落他那些话也真对他促动不轻,从前还没有人这样说过他。他回家以后就想:大嫂说我不争气这不假,爹妈死后我走投无路,自己觉得没有什么活头,反正是个死就混一天算一天的瞎混。这些年别人不拿我当人看待,我也就破罐子破摔,我真混,我怎么就不往好处想不向人家学呢?我比人家也不少点什么,腿不瘸眼不瞎,怎么就不能和人家一样。想着想着他就觉得鼻子发酸,他真想大哭一场。他很后悔,村里的好心人劝过他,教给他干活,关心他的生活。“可是我在爹妈手里游手好闲的惯了,惯的我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毛病……现在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混下去了。”他又想“现在有了孩子,张奶奶也说过,养活孩子要讲卫生不然孩子就会生病。再也不能邋邋遢遢的过日子了。”他真的说干就干,在孩子睡了以后他先把褂子脱下来洗了放在院子里晾着,打了水把身上从上到下擦洗了几遍,洗完了自己看看身上也不比别人差,握握拳头满身是劲。他一时高兴地想:“就凭我找不上个媳妇?看不好的我还不要呢。”
张奶奶看见栓住修饰打扮得干净了,很高兴的夸奖了一番,她回家挑了一身老头子穿过了的衣服和一双旧鞋给栓住送来,让他换上。张奶奶走了,栓住就换上了衣服,看了看还真合身。
栓住一天两次抱着孩子到大嫂家去给孩子喂奶,他想,孩子不吃奶不行,孩子吃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天天找人家喂奶尽管大哥大嫂不说什么,太麻烦人家了也很不方便。他想来想去,把养的一头猪卖了,把孩子交给张奶奶照看,他去赶集买回一头奶山羊。孩子有奶吃了,自己养的鸡下的蛋也都给孩子吃。从此他就既当爹也当娘了,下地干活的时候他就用背篓背着孩子,手拿农具牵着奶山羊。到了地头他找有草的地方把羊拴好,再背着孩子干活。
孩子两岁的时候,他抱着孩子去找村里最有学问的老先生,求他给孩子起个名。这老先生想了半天,说:“你姓谢,就叫谢恩吧。”他回家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对劲,这不是让孩子谢恩吗,不行,等孩子长大了会觉得他爹为了报恩才养了她。可是叫什么好呢?自己也真没这个才分。有一天他和孩子在院子里吃饭,见到一对家燕在屋檐下筑窝,他高兴起来,自言自语道:“燕子到我家来筑窝,是个好兆头,这是俺闺女带来的,好兆头!”他灵机一动,想:俺闺女整天唧唧喳喳和只小燕似的,俺闺女就叫小燕。从此他就叫女儿小燕,大名就叫谢燕,他反复对女儿说:“你叫小燕,你的大名就叫谢燕。”这孩子还真聪明,教了几遍她就能说:“小燕,我叫谢燕。”
这孩子也讨人喜欢,当她呀呀儿语的时候,她的小嘴就甜的叫爹,她能走路的时候就不让她爹抱着,从懂事开始她就没再哭过,她还不断抱着她爹的脖子亲了再亲,自己的小衣服就不用她爹洗,五岁时就能帮助她爹洗衣服做饭,慢慢地她爹干活回来就能吃上现成的饭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燕从六岁起就成了家里的“当家人”,家里的事就不用她爹操心,从此,她把这个家收拾的整洁有序。
栓住自从有了这个孩子,尽管白天黑夜操心劳力,他的生活却大有改变。他天天乐哈哈的,高兴的嘴都闭不上,见人就说:俺孩子会叫爹了,过些日子又高兴地说:俺孩子会走了,俺孩子会洗衣服了……他天天都有好消息向邻居们报告。不知不觉八年过去了,孩子已经八岁了,正准备报名上学她却病了,得了个动不得治不起的病。医生让我找孩子的亲生父母,她的亲父母在哪里呢?
他正在家里苦思无门的时候,乡亲们来了,十几个人来到了小燕的小院里,有人问:“你想怎么找她亲爹娘?”“我真没办法。”“咱找村里与临村有亲戚朋友的人家,分头先去通过亲戚吹吹风,也许有人知道了就会传信给她亲爹妈。”“你也不要愁,该吃饭吃饭该睡就睡,你愁病了,还是办不成事。”“要撑起身子顶住,大家会帮着你想办法,村支书已到乡里求援去了。”乡亲们要分头去找人到各村传信,走的时候还留下了带来的钱物,有三元五元的,最多十元的。没有钱就留下了带来的鸡蛋和粮食。
乡亲们生活也不宽裕呀!这个小山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又没有副业,没有多少存钱的人家,尽管这样,人们听说小燕这孩子得了重病没钱住院,大家的心就像被接小燕的救护车一起拉走了似的难受,都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们,有钱的给钱,没有钱的就给鸡蛋或粮食。从小照顾小燕的张奶奶已七十岁了,两手不住抹着泪水也送来了三十个鸡蛋,连跟小燕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也把自己的储蓄钱全给小燕送来了。全村六七十户人家,就送来了三百多元钱、二百多个鸡蛋和三百多斤粮食。小燕她爹含着泪连连道谢,并说:“我一定还,小燕治好病她也会报答乡亲们的。”
乡亲们分头到各村寻找小燕的亲生爹妈已经三四天了。小燕父女和寻找她的亲生父母的事,已成了人们的主要话题。大家说:“这个没妈的孩子,又落在一个单身穷汉家里,这命已够苦的了,又得了这种病。”有人说:“穷不假,可人家父女俩过的舒坦,这孩子整天乐呵呵的,小嘴甜甜的,在街上碰见人不笑不说话。”“俗语说穷门出孝子,你看她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孝敬他爹。”“从小看老相,一定是个孝顺孩子。”“这孩子从小聪明又勤快一定有出息,可怎么得了这个病。”
有的人说“您说也怪,一个浪荡汉,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他也改好了,现在家有个家样,人有个人样了。”“这倒是,他现在见人也会说话了。”
说起小燕她爹,村里人话可就多了。他本来家境还算不错,独生子,父母很是疼爱他,他从小就是个老实孩子,只是从他爹妈死了以后,自己什么也不懂又没人管,才把他给啷当坏了。
他姓谢叫谢福臣,可是村里多数人只知道他叫“栓住”,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这个名子,只有村里花名册上才有。他也上过学,七岁时他爹死了,他小学刚读完不久他妈也病死了。那时候他还不到十三岁,他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别的亲人,就因为他是一棵独苗,又是在爹妈快四十岁了才得了个儿子,可真成了宝贝,怕再养不好就起了个名字叫栓住。他爹妈几年之内先后去世了,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当年他爹死了以后,她妈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家里活地里的活她没白没黑的自己干,给儿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不让儿子干活,她对儿子说:“趁着妈我能干的时候就不用你干活,你要抓紧时间集中精力读书、读书考学才能有出息。”栓住也就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干活的事也从来不管不问,“这些都有俺妈呢。”
妈妈拼死拼活的干活,实指望儿子长大成才。可是儿子在学校只学的识字,下了学有吃有穿又有玩,过着舒舒服服的生活。至于为什么成才,成什么样的“才”,老师没教父母也没对他讲,他实在也不知道。
爹妈哪里知道:他们只顾对孩子宠爱娇惯,始终庇护在父母的翅膀底下,不经风雨不见世面,像温室里的小苗一样,离开了温室哪能经得起风吹雨打。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有多少能不半路就夭折了呢?实践证明:为人父母不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的成长,更应该从小就要教孩子知事达理,学会动手动脑,树立起追求知识,自立自强的精神。从小就应教育孩子有理想有目标,知道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和实现它。可惜栓住的父母就因为半世得了一棵独苗,关爱有加过于娇惯,从而使他养成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恶习,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在他父母先后离开人世以后,栓住就落得了个悲惨的半生。为人父母啊,从栓住的经历不难看出:这究竟是“爱”还是害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栓住在他父母都死了以后,真像天一下子塌下了,虽然他年已十三却对生活一无所措。就是吃饭这样最平常的事,他妈不在了怎么下锅做熟了吃他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地里的活了。起初幸亏邻居的嫂子大娘帮他、教他做饭或叫家去吃一顿。他家的承包地村里收回去种了,可是他个人的口粮地就得自己种。开始一两年因为他还小,村干部和邻居们帮着他种。时间长了渐渐地人家就不管了,只能自己种地自己做饭吃。在这时候他还是什么也不懂,也不愿意干。得利村里有专门加工米面的作坊,不然他真的能清水煮粮食粒吃呢。地里有草了要人家告诉他应该锄草,庄稼缺肥了他不知怎么施肥,他家的粪因为只是烧灰和人畜粪,晒干了一阵被风就刮飞了,把粪施在地里,有的庄稼被粪烧死了,有的就没有得到肥力。庄稼在地里长的七高八低、稀密不均、壮的壮弱的弱满地花花达达的。到了收获的时候,成熟早的已经落粒了,有一些还在疯长着,一年下来收的粮食还不够他自己吃的。他不会干活也不愿干活,十七八岁了连镢头举不起来,他刨的地深的深浅的浅,看似很平整,细看看满地一个坑一个坑的,有好心人批评他教给他,他也改不了,所以村里人说他“天生就不是块干活的料。”慢慢的他和村里人也就越来越疏远了。
栓住本来就是个内向型的孩子,爹妈在的时候也是不言不语见人不说话,所以他从来不答理人,在同龄人中他没有朋友,当然在爹妈的保护之下也没有人惹他。爹妈不在了处处需要人来帮助,可是他连个谢谢的话都不会说,再加上爹妈的死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处处“不如意”,整天狼狈不堪的样子,和有妈的孩子一比,自己既难过又自卑,越发法地不接近人,所以人们说他“傻乎乎的”。他自卑又自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了,过上了“看着蚂蚁上树”的懒汉生活。
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一旦失去了志向那才是真正的可悲。穷并不可怕,“穷则思变”,穷是推动自己艰苦奋斗不断上进的动力。而栓住却没有从父母那里带来这种的追求和勇气,他整天介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朗朗当当的混日子。他饿了,该吃饭了,碰到什么就吃点什么,愿做就做点吃,不愿做不管生的熟的只要能充饥就随便吃点,吃过了或是累了倒头就睡,常常农忙的时候不干活白天在家睡大觉。
爹妈在的时候天热了有妈给他扇扇子赶蚊子,天冷了他妈早把衣服给加上了,早晨起来之前他妈先把衣服用火烤热了才叫他起来穿,他妈不在了这一切都没有了。多年来家里的衣服穿破了穿光了,现在是只剩下冬天他爹穿过的一身破棉袄,脱了棉袄就是一件破蓝布褂子。一条裤子本来是长腿裤也变成了短裤,裤腿毛着边朗朗当当。他的衣裳也不知道有多长的时间没有拆洗过,都油光发亮的了,他一年到头一双破鞋,这几年脚长大了鞋也破了,连鞋也不穿赤着脚,冬天也不知道从哪里拣的一双破草鞋套在脚上。他爹妈留下点东西慢慢的都被他败坏光了,箱子柜子破破烂烂也都被他劈了当柴禾烧了,家里空荡荡的。有人劝他批评他,他愿意听的也只是笑笑,有人说的话他不愿听,他就瞪着眼瞅瞅,就是被人欺负了他也只是瞪瞪眼拔腿走开,就这样他一混就是十多年,现在他三十岁了还没成家,尽管他既不残也不傻,可是哪个女人愿意找这样一个“傻乎乎的窝囊废”。男人们很少有人答理他,女人更看不起他。
栓住自从有了小谢燕,他首先解脱了自馁自卑的束缚,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他把小燕的命运和自己连在一起,他下了决心要改变失去父母的孩子的命运,决不让小燕再沦落到他已走过的道路,小燕是他的希望,让小燕过上有父爱的美满生活是他的目标。他变了,不但学会伺弄孩子,老奶奶说:“他可仔细了,一点脾气也没有,细心又能干,现在真成个好孩子了。”他学会了做针线活,小小不然的活自己就做了,他把孩子打扮的很漂亮,乡亲们说:“小燕被打扮的像朵花似的。”他自己也干净利索了,不但添了新衣裳,旧衣裳也穿的板板正正。人们说:“他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可是“刚像个家了孩子又摊上这样的病。”“可不是么,黄鼠狼专咬病鸭子,什么事都叫他摊上了。”有的说“哎!也真可惜,又把这个家给毁坏了。”大家担心“孩子的亲生爹娘在哪里,上哪去找呀!”有人埋怨说“她妈可真够狠心的了,自己养的孩子能狠心的扔了。”有人气愤的说“她妈当年能把亲生骨肉扔了,这时候她知道了也不会承认。”也有人说“也很难说,当初丢弃孩子也许有什么隐情。”“哎,现在的人哪……”。
小燕被医院接走的第五天,他爹正闷在家里犯愁的时候,从村外来了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直奔小燕家去了。村里人看见了都说这个人长的很像小燕。因此当这个妇女往小燕家走的时候,后面也跟来了一些妇女和孩子。这个妇女径直进了小燕的家,她见了小燕她爹话也没说一句,就跪下给小燕她爹磕头,把小燕她爹给弄糊涂了,手忙脚乱的也不知该做什么好,他想把她拉起来,又把手缩了回来,要说话又不知该说什么,他站在那里像木鸡似的发呆,嘴里哆哩哆嗦着喊:“这,这……你?”好长时间他才说出个“这是怎么回事?”来人一边哭一边说:“我就是小燕的亲妈妈,我对不起孩子,你真是个大好人,谢天谢地俺闺女有你这么个好爹。”这时候他这才明白,忙说:“快起来,你是来救孩子的。你真是她妈?”他高兴的喊了起来:“这可好了,俺小燕有救了。”小燕她妈从地上站起来,两人相对着看了一刹那,也就一刹那,他们都笑了。小燕她妈看着小燕她爹心里想:他变了,他现在可不比从前了,站在面前的是个英俊出条的汉子,只是这些日子为孩子的病太劳累了,他也够焦心的了,看他一脸愁容,人也比前些日子瘦多了。小燕她妈今天没有用头巾包头,乌黑的头发梳在脑后用一个大发卡卡着,浑身上下也修饰了一番,脸色虽然不如从前,但是,在男人面前那一时的含羞,涨红在脸上仍然是白里透红,陪衬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格外的俊秀。小燕她爹还是第一次正面看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真有点像俺小燕,原来俺小燕有这么个漂亮的妈妈。”他又惊又喜,也顾不得面前有人,他连连的高声喊着:“俺小燕她妈来了,俺小燕有救了。”引的站在门外的妇女们哈哈大笑,他这才觉得不好意思的傻笑起来。他高兴极了,也顾不得问小燕她妈从哪来,吃饭了没有,就急着收拾家门上医院。
小燕她妈也就顺从地跟在小燕她爹后面走。在路上小燕她妈就断断续续向小燕她爹讲了自己的情况和她当年不得丢弃孩子的原因……。
小燕她亲生父母的村庄,就在这同一条山沟的上面,离谢庄不足三里路,小燕她生父也是一棵独苗。他三十岁的时候得了一场急病死了,丢下了上有二老下有妻小四口人,还给妻子留下了一个“背生子”(也叫“遗腹子”)。由于这个家庭的主劳力的丧失,本来比较宽裕的小日子一下子垮了下来。小燕她妈因为身怀“背生子”一天一天的出怀了。当有人看出来她的肚子大了以后,就在背后议论开了,“张家媳妇男人才死了几天就等不及了,这不怀上孩子了。”“老规矩男人死了要守节三年,现在的人啊,你看!连三天都守不住了。”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这些长嘴舌的话,很快就活龙活现的传到她公婆耳朵里了。
作为长者对社会复杂多变的是是非非,本应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应该多加分析慎重对待。首先是不信“流言”,其次是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即便认为“流言”有几分可信,也应以爱护挽救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亲人,决不能以“流言”对亲人相逼,使矛盾激化。“亲不亲一家人” ,不然怎么能叫“一家人”呢。
开始公婆还仍认为媳妇是个好媳妇,俺“儿媳妇不是那号的人。”所以,“流言”再凶也只是半信半疑。俗话说“谣言千遍变成真”。当传言经过无中生有添枝加叶装扮起来,越传越神越传越难听的时候,两个老人受不了了,钻进了疑神疑鬼的迷阵中,在街上走就觉着有人在背后嘀嘀咕咕,自己的脸就发烧。老头子回家就不断的无故摔摔打打,公公想“现在的年轻人可真说不定啊,有的人在身边守着还看三想四的,何况是个年轻寡妇?”婆婆想:儿子不在了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可是也太显鼻子显眼了,给张家丢人。“流言”在两个老人思想上就形成了“合情合理”了,也就信以为真。他们还怎么能听进儿媳妇的解释?可怜一个本已受伤的家庭又遭受“流言蜚语”的袭击,从此,婆媳之间矛盾不断,一点小事公婆就“摔鼻子打脸”的找茬吵上几句。这时儿媳妇委屈的只能半夜三更哭哭啼啼。时间长了这个家终于被“流言”从内部打破了。有一天在公婆指鸡骂狗的时候,媳妇再也忍受不住了,婆婆媳妇撕破了脸吵了起来。一气之下儿媳妇就带着两岁的孩子走了。
凭空几句“流言”,逼走了一向孝顺的儿媳妇,怎能不使人痛心?退一步说,即便当真的儿子死后儿媳妇起了外心,新时代寡妇再嫁已是常事。况且儿媳妇为了完成丈夫的嘱托,照常细心的侍候着两个有病的老人的事实。“不看僧面看佛面”,在“流言”袭来之时本应伸出温暖的手上前拉她一把,齐心合力抵住“流言蜚语”的攻击,更不能与“流言蜚语”内外呼应来伤害自己的亲人。然而,他们却相信了“流言蜚语”,把矛头指向儿媳妇。年轻守寡的儿媳妇在“内外夹击”之下,会有什么结果呢?只能有两种结果:其一,媳妇心弱气短被逼上死路。纵观古今有多少蒙冤含恨的人被逼成了冤魂野鬼。其二,则是刚强不屈而又一时难辩,两脚跺地,拔腿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一走了之。张家二老不就是这样把儿媳妇给逼走了吗?可怜两个年迈多病又老来丧子的老人,在自己已遭不幸在身,却又相信“流言蜚语”把儿媳妇逼走了。两位老人此时此刻在生活上精神上,又落得何等的悲惨!“流言蜚语”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屠刀啊!
张家儿媳妇(小燕她妈)叫刘秀云,她娘家是在谢庄同一条山沟下面五里地的刘家集的人。她瘦长的脸型薄薄的嘴皮,尽管在农业活中摔摔打打风吹日晒,可她始终有一付白里透红的脸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可以看出她是个聪明灵利青年,鸟黑的头发两把刷子小辫搭在宽厚的肩膀上,尽管一付细腰轻盈的体态,但是,看得出她在妇女行里是属得上的壮劳力。结婚以后谁不夸她说:张家有一个既漂亮又能干的生产好手。一家四口欢欢乐乐真像一台戏似的生活着,公公婆婆见人就夸儿媳妇既能干又孝顺,邻居们无不羡慕的说:“是张家老两口前世修来的福份。”她们小夫妻结婚后在生了一个女儿以后,还计划着再生个男孩,让这个家更完美无缺。谁能想到好景不长,“儿子”还没出世年轻的丈夫就死了。丈夫的死无疑是对她的致命的打击,但是,她更万万也没想到接下来又生出“背生子”变成了“私生子”的风波。她怨她恨,她本想给张家生个“儿子”和代丈夫孝敬两个老人,以报答小夫妻一段恩爱结下的情义。她怎么也没想到却因为“背生子”惹出了如此祸端。她怨公婆老糊涂了听信“流言”,不顾婆媳多年的情义。她恨,恨那些“长舌婆”们无事生非,破坏了一个本已受伤的家庭和她丈夫预定的那一线的希望。她抱着两岁的女儿一路哭着回娘家了。
刘秀云进了娘家的村庄她又后悔了,她后悔不该和公婆赌气,“我一走痛快了,可两个老人会怎么样呢,两个多病的老人怎能经得起这样的打击。”她埋怨自己没有耐心的,让老人生气,她觉得对不起死去的大夫。又一想,我挺着一个大肚子回娘家该怎么说呢,“因为公婆不承认肚子里的孩子我赌气回娘家。”也许父母不会说什么,哥哥嫂子又会怎么样呢?”她的脚步放慢了,娘家门就在眼前,可是她腿难伸脚难抬,这个门坎还真的难进啊。她陷于进退两难的地步。最后她还是下狠心豁上脸迈进了娘家的门。她见到了娘所有的委屈便倾巢而出,她再也忍不住了一头扑到娘的怀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嚎淘大哭起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家里人知道秀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什么事使她伤心过。妈妈知道“一定是闺女受了什么委屈。”忙说:“先不哭,说说是怎么回事?”哥嫂也劝说:“先喝口水歇歇慢慢说。”她接过嫂子端的水碗喝了一口,又抽涕着哭着说出“背生子”的事,她详细的说了孩子坐胎是某日,现在算来已经多少天了,可是公婆不但不听她的解释,硬听一些长舌头胡说八道,她和公婆吵着一气之下回家来了。妈和嫂子都觉得秀云说的没错,就劝秀云不要生气在家住下再说。
刘秀云在娘家一个月过去了,婆家那里既没有来人,也没听到婆家那边的消息。秀云原是想,如果公婆想开了是他儿子的孩子,只要有个信她还是回婆家去生孩子,我怀的是我丈夫的后代,我要对得起我的丈夫。可是,实际情况却使她失望,看来还真的没法再回婆家了。她把想法如实的对娘说了,她娘想,尽管姑娘在娘家生孩子这话传出去不好听,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她晚上就和老头子商量,开始秀云她爹也觉得不太好,但是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就叫闺女在家住下吧,反正生孩子得上卫生院。可是嫂子这些天就不太高兴,只是哥哥看来很同情妹妹此时的处境,仍然对妹妹和平常一样的亲近,就这样刘秀云一直在娘家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坐了一周“月子”哥嫂就不给好脸子看了。秀云想,妈妈和正常一样照顾我坐月子,耗费的当然是哥嫂的,我不让妈这样做妈又不过意,这样下去时间长了必然为我引起家庭矛盾,可是我又无法在这时把孩子带回婆家,假如是个男孩,也许公婆还可能有一线的善心按受孩子,可偏偏又是个女孩。这样回去不但公婆的气受不了,在村里也没法过下去,就是自己豁上一张脸皮,可是孩子长大了也抬不起头来。因此,她想来想去只能狠狠心趁着孩子还小,赶快用丢弃的方法让好心人拾去养着,这样“只是个被丢弃的孩子”,至于她的父母是谁以及父母的是是非非也就对孩子无关。现在只能顾眼前的孩子,还能顾什么与丈夫的旧情、管什么张家的血脉。于是她背起两岁的大女儿,小篮里藏着小女儿就偷偷的离开了娘家。
当她路过谢庄这个小山村的时候,见到人们陆续地离开村庄干活去了,她从村里穿过时趁着四周无人,把孩子放在路口,又一步一回头不停地往前走,一直走出这个村庄也没人看见。她不放心,又急急地从村前转了回去,远远的在一块大, 石头上坐下,装成歇息的样子两眼瞅着被丢下的孩子,一直等到被人抱走了她才从石头上走下来,跟随着人群到了抱去孩子那人的家门口,她这才放心的走上回家的路,当回想起有人议论这个抱孩子的男人时,她又心慌了。母女连心啊,她人回家了,她的心一直还牵挂在被丢弃的孩子身上,她睡不着,也吃不下东西,在家呆坐着胡思乱想。第二天天一亮她又背着两岁的孩子来到她丢弃孩子那个小山村。假装走亲戚在这路过的样子坐在村庄路旁,当她听到孩子有了奶吃也有老奶奶帮着,抱孩子的人对孩子很好,她才放心的走了。
几年来刘秀云也没断的常来这个村庄远远的看看孩子,她看到栓住细心的侍候孩子、看到栓住背孩子下地干活,她觉得闺女不遭罪没受苦、没病没灾她放心了。此后她虽然不能三日两头来看孩子,也不超过十天八日来看孩子一次。她除了放心不下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还要管顾丈夫交给她的这个家,家里地里的活。
刘秀云回到婆家以后,看到公婆病更重了。家里到处是活,她不停地干活,可是她公婆并没有给她个好脸子看,更不用说说句好听的话,整天介好像是个陌生人。她晚上累的腰痛腿酸,她想想丈夫在的时候是多么好的家庭啊,可现在一家人连话都不说,自己孤零零的受累吃屈,谁痛谁管,我有怨我也有恨,这怨这恨又对谁诉说?
“人言可畏”啊!多好的一个年轻人,遭受在“流言”折磨之中。她自己顶着一头污水,还要承担起丈夫留给她的责任,照顾好有病的公婆、管好这个家。在村里过去的姐妹们多亲热,可是现在,在众人面前她是个“生私孩子的寡妇”,谁见了不是给白眼看就是远远躲着她。在地里干活别人家男男女女有说有笑,我这里是孤儿寡母手抓镢刨,一个人无法干的活,找个帮手都难,哪个男人敢沾我的边,即便到外村能找个短工,可不知又会刮起一阵什么风来。她暗中哭诉,“老天呀!我熬到什么时候又有谁能帮我洗刷去我的冤情?”她白天还是照常把“笑”脸朝向公婆,到了夜晚她却以泪洗面。
她只有去谢庄看孩子的时候,见到小女儿父女俩嬉戏的时候她才会有暗自一笑。慢慢地她感到唯有从谢庄父女身上才能看到一线希望。从小燕四岁以后公婆先后死了,她几乎有点时间就用头巾包着头出现在谢庄:看着小燕用小手喂羊、洗小衣服,烧火做饭,有时候她看女儿做的不对,她真想上前去帮她一把或喊她一声,但是她不敢也没有这个“权力”。她看见小燕她爹来了,她就得赶快远远的躲起来。
她见到栓住的时候心里想:这个男人变了,变的干净利索了、会说也会笑了,他和小燕那么亲热,从来没碰上他发过脾气,真是个好人哪,俺闺女真有福气碰上了这样好的爹。有时候她也做过和小燕一起做饭洗衣服的好梦,享受着家庭的欢乐。醒来她想:那只不过是个梦,唉,能做这样一个梦,我也心满意足了。
她也想过改嫁,“寡妇门前是非多”可是我比寡妇更难过。寡妇可以改嫁一走了之,而我寡妇加养私孩子的罪名双层身份,臭名在身,“正人君子”连接近我还怕沾上臭气,能改嫁吗?即便有人愿意接受一个双料“臭婆娘”,这又能是个什么人呢?“我真的会落到如此下贱的地步了吗?”那样非但不能洗清我的“臭名”反会给孩子们身上抹黑,所以改嫁不是我能走的路,只能继续过着这不明不白的生活。一个精明漂亮的刘秀云才三十几岁就变成了满脸灰气无精打采的“呆板人”,她整年累月只能低着头干活干活,她除了和大女儿说几句话以外,没有人和她说上一句话。
小燕病了,今天和小燕他爹一起走在去医院的路上,她觉得栓住是个大好人,她憋了八年的苦水堵的她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好人面前她才不自觉的在拉呱当中慢慢的吐出了真情,并一吐不可收拾。她说着说着就好像死去的丈夫就在眼前似的,把她几年的委屈甚至她心里所思所想一古脑的倾倒了出来。可是她眼前却是一个长着“榆木脑袋”的男人,他并不愿听,他也听不懂。他心里想的是小燕,他想如果能插上翅膀多好,他可以一步飞到医院,他只顾急匆匆的赶路,哪有心思仔细听这些,在听秀云苦诉的时候他也只是啊啊是是地应着。
当得知谢燕的父亲带来她的亲生母亲以后,医生护士和医院的院长都来到谢燕的病房。病房里充满着欢欣和喜悦。小燕初见亲生母亲和医院领导都来了,也不知她是喜还是怨,两眼含泪小嘴不住地煽动抖索,好像要嚎啕大哭似的。院长、医生齐说:“别激动,要稳住情绪,要做好精神准备,好做手术,这是你天大的喜事,你见到了亲生母亲,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院长问医生:“准备的怎么样?”“之前就已准备好了,就等检验配型了。”院长对谢燕和她爹说:“好罢,你们先休息。”又对医生说:“那咱们就开始工作吧。”院长和医生走了,一位护士带谢燕她妈去了化验室抽血查验去了。
病房里只有小燕父女俩。她爹告诉小燕,她的亲妈妈主动到她家的经过,并简单的告小燕她妈当年丢弃她的苦衷。小燕又一次煽动着小嘴,然后露出了面带着羞涩的喜悦,她后悔对她妈那一刻的怨恨,听她爹这么一说,她感到了妈妈内心的痛苦和对自己纯真的母爱,她心里觉得甜丝丝的。
经过查验配型她母女完全相符,医生对他们讲:“你们很幸运,难得这么顺利。”医院很快为小燕施行了骨髓移植,术后在专门病房进行隔离监护化疗。
小燕她妈尽管在配型和抽骨髓后,医生护士让她好好休息,可是她看到女儿到了监护室,她怎能躺住,她和小燕她爹一起守候在监护室外谁也不愿意离开,专心的看着女儿。他们好像听到了女儿那咯咯的笑声,女儿两眼看着自己的爹妈感到十分幸福的样子。
过了几天他们可以进女儿的病房,两人又白天黑夜双双的陪伴着女儿,瞌睡了就在外面连椅上或床沿上打个盹。她爹总是主动的去买饭打水,给女儿和她妈添水盛饭。他二十多年没有说过的话这回他都说了,没话说了就傻傻的朝着女儿和她妈笑,次数多了也真叫小燕她妈不好意思的脸都发烫。
有一次她爹睡了,病房里静悄悄的。小燕看着身边的亲生母亲守在身旁感到心里暖乎乎的,说不出来那亲切幸福的滋味。她心想:如果妈妈永不离开我们一家团圆能有多好,我爹也没成家,我多需要有个妈呀。这些日子她也看出:她爹妈之间亲如家人谁能说我们不是一家人?可是他们不是夫妻,他们又是我的爹妈。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他们真能结合起来能有多好。于是小燕便试探着对她妈说:“俺爹是个老实人,不怕吃苦,从来没有和人家吵过架,村里人都说他是老实人心眼好,对待我像宝贝似的疼我,我长这么大俺爹没朝我发一次火,好吃的他都说不愿吃非让我吃不可,到现在快四十岁了还没结婚,他没结婚不是因为人不好,而是因为他爹妈死得早,家里又穷,这些年生活好了些又因为有了我……”她妈说:“我知道,你少说话,大夫让你好好休息怕累着。”“妈,你怎么知道俺爹的事?”“唉,我尽管看见他把你抱走了,收养了你,可是听人家对他的议论我不放心,我没断着去谢庄村听听看看,一直到看到你生活正常了我才放下心。平常三日两头我也到你爹家门口瞅瞅你。”“妈,你怎么不进屋去说说话?”“一个寡妇女人闯到一个单身男人家去,难免风言风语,我可不能不防”说到这里她想前想后思绪万千。
她听出女儿夸他爹的话中有话,心想:女儿呀,你爹是个好人我怎能不知道?为了你我开始担心他养不了你,怕他对你不好。我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们,也经常打听他、观察他的为人,后来我不但信任他,还从心眼里为他的改变而高兴,甚至……所以经常去看你……。孩子你可不知道:自从有了你,我受了多少磨难?我一头污水何时洗清?谁能相信我、同情我?你这个爹是怎么看待我的?孩子,你妈不是不要脸面的女人,有些事你还不知道,你妈至今还怕,哪还有心思去想三想四的?
过了几天小燕的病好多了精神也很好,一个夜晚趁着她爹睡觉的时候,娘俩又拉起呱来,她妈说:“孩子,妈憋了一肚子话想告诉你,你妈不是坏女人,也不是不心疼你,都因为你亲爹死的早,你爹死以前我就怀上了你。”说着她的眼泪刷刷地淌着,她说:“怀上你不到一个月你爹就病死了……后来我的身子出怀了,就有人背后说长道短的,你爷爷奶奶听信流言,也认为我不守妇道成天冷言冷语对我。我解释他们也不信,我真是有口难辩。我实在受不了才不得不上你姥姥家去,在你姥姥家生下你,我在你姥姥家也不能常住,如果我带着你回家你爷爷奶奶又不能容纳我。你爷爷奶奶有病不能干活还需要我照顾。你有个姐姐那时候才两岁。我一个女人怀抱两个孩子还能干什么,不干活又吃什么?我受着思想和生活上的压力,实在没有办法才把你……我有罪呀,孩子等你好了病你打妈骂妈都行,可是你妈真的不是坏女人,就为这个八年了我赌着气一直不嫁人。”“妈,你不用说了女儿懂,我妈是好人,俺这个爹也是好人。”说完了她看看她妈,朝她妈咯咯地笑了起来,“小声点,你爹在睡觉。”她赶紧用手把嘴捂上,还出了个怪样,逗的她妈也裂着嘴笑了。
小燕她妈听女儿反复讲她爹,几次夸她爹是个好人,她从女儿着急的表情,她想;他是个好男人,他也是一个苦命人,艰难的生活磨练出一个能吃苦会疼人的老实人。可是,女儿呀,在这八年里你妈只能羡慕你们爷俩的欢乐,你爷爷奶奶健在的时候我顶着不守妇道的臭名,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哪敢去想那哪个男人好不好?你爷爷奶奶去世以后,我去你们家看的时候多了。慢慢的才羡慕你父女俩的幸福生活,心想哪一天能和你们在一起会多好,我也曾不由自主的就常往你们那里跑,有时不知怎么的就是难舍难离。那时,我一想那些是是非非我就害怕,我也恨过:我真的就不能守寡吗?我怕,所以那时我只能在睡梦中想咱们的幸福生活。女儿呀,我多想咱们母女团圆?你应该有个妈,他也应该成个家,现在什么事都明摆着了,再也不会有人干涉了,我什么也不怕了。可是您爹是怎么想的?他能接纳我吗?在医院这些天我还真觉得咱是一家人。停了一会,小燕她妈又说:“孩子,你爹是个好人我早就知道了,”她接着说“当我不得不把你让别人收养,丢弃你的时候,他把你抱家去了,妈也不放心,我也跟随着人走在你爹回家的路上,亲眼看他进了家门。当我听到人们议论说你爹坏话,我也看着你爹穿的破烂不堪,身上脏呼呼的,我心里就有些担心起来,当时我真后悔怎么能叫他抱去呢!”她稍停了一会又说:“人都走了,我也回家了,可是我的心还在你的身上。我吃不下睡不着,我几乎天天去你爹家,站在不被看出来的地方,瞅着你看你爹对你怎么样。当我听到你有奶吃了也有老奶奶帮着,你爹对你照顾的很细心,我才放心了。”“这几年我也没断去看你,远远的看到你和你爹有说有笑的时候,我才能暗中高兴一阵子。”她抽泣着说:“后来我知道你病了,我看见你爹背着你去看病,我看见你爹又把你背回家。救护车又把你接走了。我回到家晚上一合上眼就听见你哭叫着喊着妈妈,我赶快跑过来娘俩抱在一起哭,一直把你姐姐都哭醒了。当我听说“只有她亲生父母才能救谢燕”,我就想立马闯进你爹家,对他说“我就是当年丢弃孩子的人,我就是孩子的亲妈妈”。可是一想到人们对我的谣言时,如果在这种时候我闯在你爹的面前,这个口怎么张呀,一个“生私孩子”寡妇,一个丢弃孩子的妈妈,这脸可往哪里放?再说泼在我身上的污水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几天来我围着这个小村庄转来转去,我的心都被揉碎了,最后我才想明白了还是先救命要紧,我不管将来我的“臭名”是不是会影响你们,我的脸面又算什么?这才走上前告诉你爹我就是你的亲妈。小燕听妈妈说完以后,深深的为妈妈不平,她安慰妈妈几句,给妈妈擦着泪水。有一天晚上她妈不在,只有小燕和她爹的时候,小燕她爹说:“我看你妈好面熟,好像在哪见过她?”“真的?俺妈说她知道咱们家,也知道你和我。她说我亲爹死的早,我还有个姐姐比我大两岁,俺姐姐比我棒,从小像个男孩子,家里的活地里的活她都能干,现在上小学四年级认识好多字呢。”小燕稍停一会又说:“俺妈可是个好人,她不是不喜欢我才把我扔了,是被多嘴多舌的人逼的,为了争这口气她至今没再嫁人。爹,俺妈可是个好人。”她拉着她爹的手摇晃着说:“爹,你说是吧?”“是,是,是好人,咱们小燕也是好人。”
栓住经过这些日子和小燕她妈共同照顾小燕的过程中,看得出小燕她妈是个好女人,待人和气说话沉稳,干活利落,对小燕十分体贴,照顾的很细心,对俺和小燕像自己家的人一样,我真得好好感谢她,俺小燕说她妈是好人,那还能假。在来医院的路上俺就听出来了她是个好人受了很多委屈,这样的好女人遭受那么大的苦,这么多年冤屈谁能受得了,她顶过来了好样的。他暗自也想过:她能留在小燕身边她们母女团圆有多好。
小燕的病情日渐好转,身体也恢复的很快。又过了一段时间她要求出院,经过医生检查,医院同意她出院,医生告诉他爹县里的领导说费用县里帮着想办法,你们不用担心了。谢燕回家要和在医院一样继续吃药,不能劳累短时间更不能干活,要好好休息、防止感冒,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医生给开了些药带着,还告诉她爹妈:“过十天半月一定再来医院复查,要注意观察她的身体情况,如果有什么变化要马上来医院或立即打电话。”医院的救护车把她们三人送回了小山村。
村里的人听说谢燕病好出院回来了,一些人陆续来到谢燕家,有的拉着谢燕母女的手问长问短,小伙伴们亲热的在小燕身上摸摸这摸摸那。人们在小燕家问长问短一会以后,有人说:“咱们走吧让她好休息。”人们陆续的走了。
送走了来看望的乡亲们,小燕这多天的心事就是放不下。尽管是个才八岁的孩子,但是,她聪明伶俐很懂事。她多想有个妈呀,在村里当看到人家的孩子生活在父母身边过着幸福生活,小的时候就常问她爹:我怎么没有妈?她也曾哭着让她爹去找妈妈。逐渐长大了,也听到一些她是被丢弃的孩子,她伤心过、她恨过自己的妈妈。她知道了她的身世后,知道她爹的为人,她非常爱她爹感激她爹对她的救命之恩和养育之恩。她懂事了她感到她爹一个单身男人带着她有多难,她多想他爹能成个家,我也能有妈呀!在医院治病期间她的生身妈来了,她第一次享受着母爱的幸福。她多么想爹和妈妈能真正成为恩爱的夫妻,我们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呢?现在她们离开了医院回家了,可是她想:我妈就又要走了,不但爹和妈又要分离,我又要过着没妈的生活。小燕心急如焚,可爹妈是怎么想的?没有时间了,快说说吧。所以她急忙拉着她妈的手不肯松开,好像她妈就要跑了似的一直把她妈拉到炕沿上坐下才说:“爹,妈你们先坐下说说话,我去拿柴草烧水给您喝。”她想让爹妈单独说说心里话,她边说边走出门。但她没有去拿柴草,她在门旁小板凳上坐下一面喂鸡一面听着里面说话。屋里的声音很小听不见,她急死了。她停了一会儿就抱着一些柴草放在锅灶旁边,刷了锅添上水就烧水,水烧开了她打上五个鸡蛋,不一会鸡蛋水就好了,她给她爹妈一人一碗放在面前,每个碗里都是两个荷包蛋,最后她也自己盛了一碗,她的碗里只有一个鸡蛋,喝完水吃完荷包蛋,她靠在妈妈的身边,她终于等不及了,便娇声娇气的贴着她妈的耳朵说:“妈,你不要走了,俺爹多好,我姐姐再来咱是多好的一家人,妈,我不让你再离开我。”说着她抽泣着哭了起来。“不走,不走,只要你爹不撵我我就不走了!”她说话声音较高,她说的话是在安慰女儿,也是说给他爹听的。她想:“多么好的一个男人,如果真能两家合一家,一家四口一定不会错。”她早在心里这么想了很久了。从小燕三四岁的时候,她把心就全用在小燕父女俩身上,她每去一次谢庄后就觉得时间过的太快,不知不觉又是半天,往回走的时候脚也抬不动。有时候她真想一步闯进去当面和他爷俩一起说说话。她也很想知道这个男人的心思,希望他能说句真心话。小燕她爹听了小燕对她妈的要求,他从心里高兴,他心想:我也真怕她离开这个家,在医院看护女儿这些日子,也真觉得和小燕她妈很合得来,如果小燕她妈能留下有多好,他早想对她说说自己的心意,又不知该怎么说,几次想开口又被堵嗓门以里就是吐不出来。今天我说不出口的话聪明的女儿替我说了,他急忙傻笑着说“不撵不撵”。小燕她妈终于听到从他嘴里吐出了这句话,尽管不太清楚可看得出他是真的,她一块心才放下来了。小燕听到她爹妈都表态了高兴地跳了起来:“我有爹也有妈了。”
在他们正高兴的时候外面来人了,来的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家三口起身相迎,请支书和主任坐在炕沿上,小燕要去拿草烧水,支书连忙制止,不让烧水。支书说:“说说话就走。”村支书是个女的,她对小燕她爹说:“谢燕治病的费用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县政府与县医院商量,医院减免一部分、号召县里社会各界捐一部分,剩下的由县民政局用救助款补齐。”小燕她爹硬咽说谢谢各位领导救了俺小燕一命。支书接着说:“应该多谢这位大嫂,如果没有这位大嫂的及时贡献,谢燕的命有钱也难救啊。”“是,是。”小燕她爹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小燕她妈满脸通红,略低着头抹一把眼泪说:“给大家添麻烦了,我有罪!我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孩子,应该感谢领导和乡亲们,还有她有个好爹。”说着鼻涕眼泪止不住地淌着。支书便说:“你们的事我也听说过一些,这位大嫂是一位既刚强又善良的人, 谢燕的事把你们凑到了一起,这也是个缘分。”她脸朝着村主任说:“你说是吧主任?”村主任被问的摸不着头脑的应着:“是,是。”大家静了一会,支书又说:“是不是还要我们再来穿针引线,需要就说不要客气。”说的小燕她妈的脸又涨的通红,她爹只是“嘿嘿”的傻笑。支书说完了又和村主任说:“好吧,我们要走了,有什么事尽管找我们,我们一定会帮忙的。”说着他们起身告辞走了。
支书和村主任走了以后,小燕她妈对小燕说:“我把你姐姐自己放在家里,这些日子我一直放心不下,我得先回去看看。”“是,那是。”小燕她爹总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小燕却仍不放心的抢着说:“妈,你可说话算数,可不能再丢下我不管了。”说着便抽泣着哭出了声。“孩子你相信你妈,你妈再也不离开你了。”“还有俺爹呢”不等她妈说完她就插嘴说。“你放心,我还是那句话,您爹不撵我我再也不离开这个家了。”“不撵,不撵,这个家要你来管,我早就想好了。”她爹刚说到这里,小燕便拉着他爹妈的手,把三个人的手放在一起说:“来!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能变。”“不变不变”她爹妈一齐应着:“妈回去看看你姐姐,给你姐姐说也要对你姥姥说,你的病好了也叫她们放心。”“一定早早回来。”小燕拉着她妈的手摇晃着说:“把孩子领来”,小燕她爹这几个字像一滩火,烤得小燕妈的心窝热呼呼地:“好,好,好。”她一连说了几个好。他们娘俩又拉了一会儿呱的功夫,她爹已煮好了一些鸡蛋,用毛巾垫好放在篮子里让她妈带给她姐姐。
小燕她妈接过篮子要走了。小燕和她爹一直把她妈送出村很长一段路,分手时小燕她妈说:“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快回去吧。”父女俩才停了下来,可是小燕她爹又紧赶几步上前小声对小燕妈说:“别忘了对她姥姥姥爷说说咱俩的事。”小燕她妈抿嘴一笑低着头往前走了。他却站在原地久久地没有离开。小燕走上前,两个人又眼望着她离去的身影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了,还站在那里很久很久。
穷怕生病富怕贼,好人最怕长嘴舌。
无中生有是非生,多心多疑常遭祸。
贫困鳏居救弃婴,贵人相助战病魔。
危急喜见生身母,苦尽甘来良缘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