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发生了战斗,6月和8月,新疆又发生了武装冲突。事件发生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中苏两国进入战争边缘状态。
珍宝岛的枪炮声震惊了世界,也引燃了中国备战的烈火,中国军队调动频繁,机关疏散,老干部分流,全民大挖防空洞和防空壕,全国性的备战工作进入高潮,整个国家进入临战状态。1969年4月举行的党的九大,它的主旋律就是准备打仗。
这时,传来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深挖洞,广积粮,缓称霸。”全国军民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了一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新高潮。大队革委会坚决执行上级“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有关指示,组建了武装民兵排,我的两个弟弟参加了武装民兵,两枝刚发下来的半自动步枪就挂在他们的床头,我这个基干民兵也被叫去参加军事训练。
十月里的一天,大队召开了“声讨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大会,有数千人参加。会上,大队书记黄循湖和民兵营营长黄良端传达了上级“要准备打仗”的指示,会场里气氛热烈,情绪激昂,人们不断高呼口号:
“打倒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打倒新沙皇!”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加强防卫,巩固海南!”
“备战、备荒为人民!”
会后由武装民兵排打头,数千人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有一天夜里,大队民兵营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阻击“敌人”从二场向海滩发动的“入侵”,武装民兵排在二场一带的海岸线上埋伏,准备歼灭“入侵”的“敌人”,我则和数百名基干民兵们在南港村公室一带待命,随时准备增援在二场的武装民兵排。下半夜,传来命令,“入侵”的“敌人”已被武装民兵排全部“消灭”,演习宣布结束。
建华山大队人多地少,大米几乎靠国家供应,是吃供销粮的单位,如果战争爆发,敌人切断了交通线,粮食运不进来,我们就会不攻自破,粮食储备是一个大问题。大队党支部经过多次研究,决定组织一支垦荒队,到外地去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
我报名参加垦荒队,垦荒队有一百多人,都是参加过水利大会战的水利老战士,在几次劳动中,大家从不认识到彼此相熟,同艰苦,共患难,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值得信赖的老朋友。
垦荒队的队长是潘正河,他也参加过几次水利大会战,跟我是老相识了。指导员黄守坚,是大队党支部组织委员,大队干部,也是垦荒队的最高领导人。有人说他城府很深,派性强烈,我是第一次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从来没有打过交道。
出发前,大队党支部给垦荒队下达了任务:用一年的时间,开垦荒地五百亩,一年后争取粮食、蔬菜自给,建造好队员的住房,还要养牛、养猪和养鸡,搞好副业生产,建立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为以后的垦荒队积累经验,打好基础,争取三年后办成一个生产粮食的农场。
十月下旬的一天,建华山垦荒队来到了冯坡公社凤山大队,这个大队旁边有一块很大的荒地,面积有几千亩,人叫升谷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地方总是长不了庄稼。凤山人以前在这里也开过荒,种过庄稼,但都是颗粒无收,后来他们就不再在这里种地了。凤山的人听说建华山垦荒队要在这里开荒种地,他们都笑着说:“如果你们在这里长出粮食来,我们都把裤子脱下来给你们看!”我们打断了他们的话:“我们就是要在这里长出粮食来,你们走着瞧!”
垦荒队把家安好【先住在社员家里,等房子搞好后,再搬出去】。马上就开工了。垦荒队分三个摊子:开荒队、基建队和后勤组。我在开荒队里当了一个小小的组长。
第二天早上,黄指导员把我们带到了升谷坡,好大的一块地啊!听这里人说,从这里走到对面,要花半个多钟头。这地里光秃秃的,寸草不长,连树木也很少,但地势非常平坦。如果真的能在这里开劈一个大田洋,种上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办成一个大农场,那该多好!我当时憧憬这里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新的变化:稻浪滚滚,树林成荫,牛群成群,人欢马叫,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来我又纳闷: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凤山人就不用呢?
我们马上就开始了工作:先丈量土地,我们带来了尺子和标杆,在地上做上记号,钉上标杆。我们准备在五百亩的土地四周挖一条大水渠,在一百亩、五十亩、十亩的土地四周也挖上小水渠,用于以后的排灌。
丈量土地好了以后,我们就进行了挖水渠的劳动。挖水渠是一项大工程,工作量很大,我们全力以赴地干,大家的情绪很高,不怕苦,不怕累,仅用了十天的时间,我们组就提前完成了任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