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下层,就是被当精神韭菜收割了!
人性基本上都是开放的,只不过意识逐渐的形成,然后把自己的人性慢慢的箍了起来。有的人随着见识的改变,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样,会越勒越紧;有的却刚好相反,丢掉一切,凤凰涅槃重新做人。
人性和皮囊的结合,密为一个整体。
我认为未结婚之前,多谈恋爱是解决胆小和脸皮薄的重要手段;结婚以后,虽然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但是纵观上流社会的下流人,活得那么滋润,在人前人后,还那么光鲜亮丽的抢着讲自己的成功史。我认为,道德准则根本约束不了他们,比之,之所以能够成功,也许从内心的放开,正是他们成功的一个条件。
不要用道德准则的歧义,不要过分束缚自己;也不要去放纵了,然后再用自己的道德认知去解释自己。感性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至少使人生更丰富多彩而又快乐。也许今天的理性约束和法律准则,会何尝不是一种垃圾,不要总是反复的用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来反噬自己,因为反刍的动物容易长肚子。
内耗,就像思想肿瘤!
工作、生活我们都需要无穷无尽的耐心,但是我们的耐心早尽花光了,像一个穷人一样,在无耐的底线挣扎。累且拼命续航,一刻也不敢停,怕停下,就如无法启动的机器。
伦理道德和感性享受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一方面,伦理道德会约束感性享受。例如,社会道德要求人们不能为了追求自己之欲望而去偷享受“美味”。另一方面,适度的感性享受也被伦理道德所认可,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在不严重冲突伦理道德原则下,人们能够在欣赏、体验等感性享受中获得身心愉悦。
但是,谁又能把这个火候掌握得那么好?
道家要求遵循自然,适当释放自己的心性,而儒家又要求克己。二者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一方面是把自己的心态开很多口放松一下;另一方面是对放纵的心态进行规范约束。一方面是打开自己接受社会,使自己与社会更多的交融,最终使自己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吸收一切内外的知识,丰富自己这个个体。而儒家其实要求你不是太过于的广泛的放纵,淫乱导致而不能约束自己。
再放纵的个体也要有一个边界,所以儒家做到了约束自己的这个外沿限定。
人生若一场小游戏,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神殿的游戏场景里,也许你在做阴谋诡计耍弄别人的时候,神仙却在那个场景之外,悠悠的看着你。他们嘴角上扬,抿着笑容。静静的望着你,向他们制定好的路途前进。这时,若放松自己,放过自己,反而可以给置你规则的神无所适从。
然后把握命运,或者顺其自然。脸皮厚一点,胆子大一点,顺应而为,借势而行。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赞(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