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一首温润的诗里行走

时间:2023/11/9 作者: 鹿鸣杂志期刊 热度: 85700
徐辉

  我想,我一定来过这里。这段醉卧于江南水乡的记忆是那么温馨、熟悉而又亲切。但我确定我没来过这里,眼前的山水和风景让我觉得有点儿陌生,也让我的脚步变得迟疑。

  我知道,我一定是在梦里来过这里的!

  城市广场·古塔

  这是一个充满文化品位的广场。见过城市剧院和大展后,我发现脚下的路不平了。仔细一看,我发现了写在地上的奥秘。脚下的花岗岩石块儿上竟然刻满了各种各样的文字,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一笔一画间无不向我们传递这座城市的古老和沧桑。有的刻着4000多年前的夏代,大禹为治水两度亲临绍兴的事。其中一块儿“绍祚中兴”的石块儿吸引了我,这或许就是绍兴的由来吧。向前走,脚下的路仍在不时向我们传递古老的信息。绍兴人竟然用石块儿把他们的城池像地图一样雕刻在了广场的地板上!挖空的是河流,留下的是城市。不少像下水道铁格子一样的东西将隔开的城市相连,我知道,那一定是桥!绍兴是水养的城市,流水像蛇一样在城市中随意穿插、行走,又像一个微醉的女子,舞动水袖翩翩起舞!

  我们最想见的还是古塔,我感觉她一定也想见我们这来自千里之外的寻访者。我固执地认为,古塔一定是寂寞的,虽说站立在喧嚣浮华的闹市,但人们对她这位日夜守望城市的美人已经熟视无睹,而我们是真正想一睹芳容的客人。这是一座宋制六角形古塔,塔顶设有苍穹,一根避雷针高指向天空。塔身六面,每面开一门,每层开六门,塔身七层,意为“七级浮屠”吧。古塔的确够古老了,明显有些倾斜,岁月的风雨已将塔身洗得泛黄,塔檐周围丛生的小草和枯树更显出病人迟暮的荒凉和寂寞。它的模样让我想起了家乡那座临近洞庭湖同样苍老的慈氐塔。仰视古塔,感觉微雨中的古塔更显出几分唐宋遗韵的冷清和厚重,这冷清和厚重让我们读出岁月的荒凉与凄然。细雨草树,寻常城廓,一座古塔,一棵枯树,总能让人想起岁月如匆匆流水,冷漠而无情。

  面对古塔,我感觉他就像一位从岁月深处阔步走来的老者,拍去衣角的尘土,眼角似乎还残留着历史的硝烟和风尘,但仍精神抖擞。那些或开或闭的塔门就是他的眼睛,让他站在城市一隅,静静鸟瞰古城,鸟瞰这繁华的大街,鸟瞰街头行走的芸芸众生,历经风雨沧桑和世态炎凉,想必是大彻大悟的智者了吧!只可惜我不能当智者,古塔的塔门被木栅栏锁上,我进不了古塔,也无法走近这段风云历史,无法与他站在高处一睹这座古城的风采。我只能靠近,用手抚摸塔砖,触摸历史的温度。我始终觉得古塔就是一位看破红尘的隐士,他静立于闹市之中,对脚下的芸芸众生和万物幽灵却不闻不问,即使是横眉冷对,也并不发言,始终睁一眼闭一眼的。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某些人。我觉得观塔一如观人,塔是人按照自己的思想建的,建塔为供神,而神是人性的神性化,人们顶礼膜拜的表面是神,其实是神性的人,是心中另一个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塔就是城市里一个长生不老的人,或者说是一个神化的自己!

  民居台门·老屋

  从宾馆出来沿新河弄西行是一溜的民居。一路上,我们一不小心就与一个阅尽人间沧桑的古宅台门相遇。这些民宅位于繁华都市的另一面,就像历史的一片影子,又像一段被遗忘的岁月,蜷伏于都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独自回味过去的时光。从“宋家台门”到“马家台门”,再到“沈永和台门”,无一不是木质结构,显得简朴大方、庄重静穆。那些发黑的木椽和掉落的漆色,于无声中将岁月的密码传递给我们,让我们感慨万端。透过或掩或开的台门大门,我们的目光穿过一道或稍宽或逼仄,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子,落在里头木墙青瓦、墙体斑驳的老房子上。这些房子实在是够古老的了,矮小破旧的老屋仿佛在打瞌睡还未醒来的老头,薄薄的暖色涂照在粗糙的木板上,曙红的阳光慷慨地在木屋上涂抹,木屋便走进一幅油画的意境中。有的老屋木门木窗,石灰粉墙,那高低错落的电线在房门口随意进进出出,就像燕子飞过时留下的一道道弧线。而老屋的屋顶就像一块块黑色的稻田,青色的瓦沟间,生长着一些亮亮的、绿绿的新叶,看上去就像一行行新插的禾苗,充满生机和诗意。

  走近这些民宅,我有些恍惚了,感觉到自己就像走进了故乡岳阳城西的那条老街。这是夏日的清晨,太阳刚出来,早晨的清辉懒懒地洒落在民宅的青石板上,洒落在街边的木房子上。磨得溜光的青石板在渐亮的阳光的映衬下,闪烁着哑哑的光。我只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充满激情的古代诗人或是江湖侠客,我的广袖猎猎迎风,我的长剑闪闪发光……

  江南水乡·乌篷船

  清晨,我们走向梦里的江南水乡,在城西老街,我们与一条河流不期而遇。河流的两旁,静沐在晨光中的老屋一如不愿醒来的老者,做着甜美的梦。我想,就算老者醒了,他睡在河中的影子也不愿醒,梦中的笑随着微起的波光一浪一浪递远。站在水上的老屋和睡在水里的倒影相互辉映,一静一动、一明一暗,在我们面前打开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走在画中如入仙境,水色天光、古宅倒影,一切都披着一层梦的轻纱,美得讓人神往,让人心醉。

  踏上石桥,眼前豁然开朗。泛动着天光树影、浮游着落叶等等漂浮物的河流在河岸的房屋树影间流淌,沿目光一路逶迤远去,她的一头与一座立有亭台楼榭的青山撞了个满怀,另一头被一些探头探脑的民居分开后又在不远处会合。那些河边的民居沿湖面都留有一排走廊,宽可容纳四五人通行。这种典型江南水乡的场景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我曾在电视里见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这里虽说没有同里的柔媚净爽,但也如同不染风尘的女子,自有一番风味。平静河流上,偶尔有一位打捞河流漂浮物的老者,驾小船划桨逆流而上,桨声欸乃,浪花翻飞,河水泛起阵阵不灭的涟漪。

  过桥后,是一条小巷。晚上的小巷阒寂无声,早晨的小巷却热闹非凡。这里是一个早市,卖家拿出自家鲜货干货沿巷叫卖,买家就沿途一家家地询问,杀价。巷子中人潮涌动,人头攒动,他们来的来,去的去,老老少少,表情各异。沿着河流一路向前,再从河流对面的走廊回返。这条巷子想必也有些年纪了,石滑巷深、白墙黑瓦,屋旁植柳,门窗雕花,走在河边,就仿佛跌入了一首古诗词中,云里雾里,不知今昔何昔。眼前的河流房舍莫不就是画家吴冠中笔下的油画,桨声船影,岁月无声。靠河的走廊上,有几位晨练的白发老者正抓着河边的石栏摆肩扭腰,说着闲话。河边几乎每家的民居旁都种着柳树,垂下的几丝柳条落入河流,引来一群戏水的鱼儿。我们看到了开始走过的那座石桥,桥侧爬满了爬山虎,远看去,就像挂在河流上的一个绿帘子,通过弧形的桥墩与河流里的帘子倒影连成一体,这一圆形的绿环仿佛就是一只翡翠手镯,戴在河流姑娘的手中。我不知道这座小桥的名字,姑且就为它起一个名字:石帘桥!

  河流一路跑到城市广场,石桥也像来赶集似的来相会了,龙门桥、仓桥等石桥一座连着一座。河流在这里分明呈现出另一个天地。河边是一片园林绿地,与城市广场连成一体。前方的河的对面还有一座大亭从河流中伸出,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大戏台。河面上悄悄地停泊着一些从鲁迅笔下走出的乌篷船,黑色的船篷就二尺多宽,弧高也不过二尺,大人要佝偻着腰方可进入篷中,实用性想必是不大的。在鲁迅的笔下,它们是他儿时玩乐的天地。但现在,它们兴许是城市历史的一种象征,是城市文化的一个背景。有几只经过改良、挂着旗幡的乌篷船迎面泊来,里面似有人影晃动,虽说但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我看清了鲁迅笔下的情境和雅致。

  行走于绍兴,就是行走于一首温润的诗里。回望老街,微醉在绍兴无比风情中。踏上这片土地,一路看到的是沿河而建的老街民居,沿途听到的是浓浓的“吴侬软语”。我真想再次踏上青灰色的石板道,到临水的茶肆酒楼里,品品花雕酒,嚼嚼茴香豆,观赏绍兴水乡古镇风情画卷,听绍兴大班、莲花落,尽情感受千年古镇的风貌,让一段难眠的岁月在心底荡起阵阵不灭的涟漪。

  当汽车恋恋不舍地作别绍兴,我的目光如一只只苍鹰,飞越路边的树木和房舍,在绍兴的上空久久盘旋,回望。

  山是时光旅行的影子

  桂林的山给我印象是深刻的,鲜活的,甚至是让人惊喜的。她在行驶的车窗外跳跃,在饥饿的目光里闪亮,在贫瘠的想象中飞舞,在荒芜的心田上生长,令我心动,更让我牵挂。一路看来,总感觉到桂林就像一个硕大无朋的公园,而山只是公园里的一个盆景。但如果把这路边的任何一座山移到桂林市区,那市区的山就立即失去了她应有的光芒。

  一路玩味着桂林的山时,就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山。我出生在一个山明水秀的山村,从小与青山相伴,对大山呼唤,在山间奔跑。山就是我的伙伴,是我的知音。没事可做时,就静静骑在老屋的矮墙上看山。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秀,大山之外,群山深处,除了青山还是青山。日日读山,夜夜品山,成了我每天的心灵静修课。

  家乡的馒头山是平凡甚至平淡的,性格是温和的,曲线柔美得近于抛物线,与桂林那刀削斧劈的险峻陡峭截然不同。家乡的山既不高大,亦不威猛,巴掌大的山一口气就能跑上去。山上林木也不深,除平常的树木花草和野果蘑菇及小动物外,几乎连稍大一点儿的动物都藏不住。但山上的竹木可做家具和农具,补贴家用,山上的野花野果也丰富了我的童年。家乡的山虽然平淡无奇,却是我最忠诚、最信任的朋友。高兴时,它欢喜地让我踩在脚下,喊上一二声,山就在远方用沉重的声音应和。烦恼时,她又默默忍受我的践踏,并暗中将我的泪水收藏,成长满树养眼的绿。

  如果说家乡的山是一位憨厚朴实的乡里村姑,桂林的山就是一位风姿绰约的都市美女。她站在桂林的云雾之间,或迎风而立,或美人回眸,或卧佛侧睡,或佛掌轻合,或新篁出土,或仙女出浴,或绽放如莲,或奔走如兽,或飞翔如鹰,或游动如鱼,或匍匐如龟……桂林的山是变化无穷的,千奇百怪的山,让你搜索枯肠也难找到一个合适、贴切的形容词,继而不得不叹服自然的鬼斧神工。难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过桂林后赞叹“莲玉笋世界”。似是而非的山影,让你捉摸不定,就像天上的流云,一会儿是万马奔腾,一会儿又化作饮水的鲸。它像一匹奔腾的战马,又像一株雨后新出土的鲜笋,似一只竖起的佛掌,又似一个放笔的笔架,若少女的双峰,又若一只慢行的骆驼,如打坐的高僧,又如一片飘浮的云。感觉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更多的时候,一排山离开,又有一群山走来。山与山相聚又离开,重叠又错开。一山接一山递远,远山就成了近山的影子。时光是个顽皮的孩子,他驾在山脊,骑山作马,乘山旅行。这时的山,又成了时光旅行的影子。

  桂林看山。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山和目光一路奔走,常伴在你左右,不远不近,也不离开你的视线。窗外,比翠绿的近山远一点儿的是铁青色的山,更远处是淡蓝如烟的远山,三个层次的山完美地演绎着色彩的渐变,将大地推向天空的边缘和虚无,让目光投向比天空更辽阔的边际。一个人看山,也许只能读到大山的一隅,而全貌则可能永远掩映在迷雾中,但山永远在诱惑人们注视它,注视它的苍凉与博大,注视它的坚毅与巍峨。

  山是一本打开的书,或是一部册页,迤逦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山是我们的好朋友。她喜歡突然给你一个惊喜,或是与你捉迷藏。更多的时候,是与你赛跑。你走,她也走,你停留,她也停留。有时,山随车动,有时,山随心动。这时,你就能读懂山,山也能读懂你。人人心中皆有山。

  山是与人亲近的,没有距离的。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至亲,或是生命中的一个知己。山与人的心灵之间如有距离,那是你没有亲近她。只要你走近山,认真地读山,山与人的心灵之间就会融为一体,还能顺从你的心意,感知你的情趣。山就是一个藏在内心深处的影子,这影子放射在天地之间,就成了山。山是人暂栖身心的港湾,是人寄托情感的出口,是潜伏在身体里的真实灵魂。读山,就是读自然,就是读自己真实的灵魂。读过山后,或共鸣,或感叹,或陶醉,或钦羡,或与大山一起沉思,或与大山一起默想。古代文人墨客,无一不喜好品山、读山。陶渊明“性本爱丘山”,他把尘世比作“樊笼”,愿意回归到自然的大山中;王维有他的辋川别墅,他在大山里享受着“空山不见人”“夜静春山空”的孤独之美;李白独坐敬亭山,他站在山巅高声吟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文豪,每个人的胸中都有一座起伏的大山。他们带着激动,带着希望走向大山,与大山对话,和心灵交谈。他们沉浸在大山的怀抱中,从大山中悟道,从而写出风华绝代的美妙篇章。

  山是时光旅行的影子。山是人心。读桂林的山,就是读一本自然的画卷,就是读一篇复杂的诗文,就是读一个真实的自己。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